大明:这个皇太孙无法无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8章 皇帝这是改革?这是刨根吧!

蒋瓛在边上听完朱元璋的话后也是有点诧异,没想到陛下这么快就要进入到主题。

这是完全认定了朱雄说的那个改革的办法是好的。

说实话,这要是一般的人得到了皇帝的认可,那都不知道要多开心。

尤其是像朱元璋这样的皇帝,可是蒋瓛却想说,你朱雄连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才能却得到皇帝这样的认可,那你是因为是嫡长孙的原因,还是才能的原因呢?

不过不管怎么说,皇帝陛下看完了朱雄的意见之后,立刻就召集户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可见对这件事情的看重。

赵勉、聂震和傅友文三个人听完了朱元璋的话之后也愣了,赵勉斟酌再三之后说道:“陛下,太子殿下新近薨逝,储君之位尚未确立之际,此刻推行税务改革,是否显得过于急促”

其实赵勉提出此问,并非单纯质疑税务改革是否操之过急,而是他心中有所顾虑。

他顾虑的是,皇帝难道心中已有了皇太孙或太子的人选,这才决定推行税务改革?

这么一琢磨,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尽管他岳父认为已是胜券在握,即便太子妃两度遭遇尴尬,但在那些支持朱允炆继任皇太孙的文官看来,局势尚未尘埃落定,他们仍视此为可争取之局,且胜算颇大。

然而,皇帝陛下突然提及税务改革,却让赵勉瞬间警觉起来。

傅友文听闻此事后,微微一愣,随即心中泛起一丝喜意。

这是为何?

皆因这两件事情发生得太过接近,前两日太子妃还刚遭遇尴尬,今夜皇帝却半夜召集他们商议另一要事。

这分明透露出皇帝陛下心中储君人选已定的迹象,或许正是要册立秦王为太子。尽管秦王未必能成为一位贤君,但至少他出身武将派系,对于武将派而言,立秦王自然要比立朱允炆更为有利。

这便是官场之人的心思,七窍玲珑,所思所虑极为复杂。

即便是两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但只要提及的时间、地点不同,便足以引发不同的联想与揣测。

朱元璋没有去管他们到底在想什么,瞥了赵勉一眼,“你对朕立储君一事兴趣多了点。”

这话就如同雷霆打下来,将赵勉吓得浑身颤抖,立刻扑通跪倒在地上,然后磕头求饶,“臣知错,臣知错。”

即便赵勉已经位极人臣,可是在朱元璋这位皇帝的威严之下依旧有些受不了,立刻磕头求饶。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他心里边也在暗暗发苦。

如果朱允炆没被立为皇太孙,对他们的计划是个巨大打击。

如今文武百官哪个心里没有点小九九?

皇帝已经六十有五了,在如今这个年月,算是高寿,本来身体就已经快到极限,又历经了长子过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可能随时都会倒下。

所以大部分的官员都在为后边前程也好,布局也罢做打算。

赵勉和刘三吾这对翁婿更是想到前面去了。

有刘三吾在皇帝面前给朱允炆铺了一条路,今后朱允炆要是登基称帝,那还不得将刘三吾奉若上宾。

而他们现在底子还比较薄,所以刘三吾这个老奸巨猾之人,就开始在科举上面做文章。

他当然知道如今的科举考试会弥录誊封,到时候只要文章被抄写了一遍,不管是字迹还是籍贯都看不到。

但是文风这东西,只要有心人,是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所以他在老家选了几十个认为比较有才学的年轻学子,给他们单独开小灶,凭借着他的才华,他还是能把这几十个学子的文风,塑造成自己熟悉的模样。

到时候进入科举考试,凭借着文风也能将这些人给挑出来。

反正现在北方的士子才学方面要远远落后于南方,到时候即便南方的士子选的多一点,那也没人能说个不字出来。

所以赵勉才会这么关注朱允炆能不能当上皇太孙,因为这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布局。

而朱元璋是个多聪明的人啊,一看到赵勉现在的表现,立刻就回想起他问过赵勉的岳父刘三吾,关于储君一事。

当时刘三吾的话犹在耳边,刘三吾是坚决反对立燕王朱棣为太子的,那番话说的也是滴水不漏——如果立燕王朱棣为太子,那秦王跟晋王的位置又该怎么摆?最好就是立现在的皇孙朱允炆。

当时他觉得刘三吾秉公持正,可现在看赵勉的表现,他心里埋下了一颗疑惑的种子。

朱元璋本身就是疑心非常重,一旦有了这个苗头,他看着赵勉怎么都不顺眼。

只能说伴君如伴虎,那真不是一句假话,朱元璋从赵勉对立储君一事多,关心了那么一点就判断出他们翁婿二人一定在搞什么名堂。

不过现在朱元璋不想理这件事,而是说道,“税务一直是我大明重中之重,你们户部管着天下赋税,可曾发现我大明如今赋税有什么问题?”

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摇头,赵勉更是说道:“如今我大明赋税国策由陛下所定,革除故元之弊病,已是趋于完美。”

聂震和傅友文都附和,朱元璋听完他们的回复后则问道,“那朕向你们讨教几个问题。如今乃开国之初,百姓都得了土地,所以我大明的赋税能从百姓的土地上征收而来。

“可随着时间推移,如果百姓土地被地主兼并,这部分地主家中又出了几个秀才或者举人,那朝廷该如何去征税?

“又或者说,将来读书人越多种秀才和举人的越多,部分偷闲耍滑之辈将名下土地挂靠在举人名下,这部分赋税又该如何收?

“又再者权贵勾结官员,将名下原本一万亩土地,在誊录鱼鳞册时,却反称只有二百亩土地,从而逃税,这又该如何算?

“这些问题汝等可曾考虑过?”

当朱元璋说完这番话,就看到赵勉他们三个人的脸上阵青阵白,这是赋税改革吗?这可是在刨底。

这个问题当官的这么聪明,难道想不到吗?

当然想得到,他们想改吗,当然不想改,因为他们就是利益既得者。

像赵勉这样的户部尚书在老家就拥有十几万亩土地,但这些土地都不在他的名下,而在家族某个举人的名下,不用交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