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提高记忆的条件
一、明确记忆的动机
动机是记忆的动力。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有记忆的动机,注意力就会格外集中,记忆就会长久。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做两个实验。
实验一:
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某工厂团委举行舞会,由王大海同志负责发放舞会入场券,一共200张入场券,各团支部派人来领取。请注意已经领取入场券的人的姓名和领取的入场券的张数。
第一车间支部 刘文芳 29张
第二车间支部 何国刚 31张
第三车间支部 文 梅 39张
第四车间支部 许海英 22张
宣传支部 刘文利 36张
机关支部 郝明华 9张
后勤支部 江海涛 13张
采购支部 胡右强 21张
请问一共有几个支部领走了舞会入场券?
肯定有许多人回答不上来吧?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你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领票人的姓名和领取的入场券的数量上,却忽略了有几个支部来领取入场券了。这说明,人们只记住想记住的事物,而不会记住那些他们不留意的东西。
也就是说,人的识记目的和记忆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记忆的效果就越好。
实验二:
我们再把下面的一段文字读一遍,读时请尽可能记住所有的内容。
电梯操纵者把门关上,除操纵者、助手和你外,还有12个人乘电梯。以下是电梯每次停下时的出入人数记录:
出2人,入3人;
出3人,入4人;
出8人,入6人;
出4人,入3人;
出6人,入12人;
出7人,入4人。
问:电梯共停了多少次?
这下子可考住你了吧?你也许只顾记住出入电梯的人数,可就是没注意到简单的停梯次数,结果哑口无言。
可见,再简单的数字,你没有在意时,也会变得复杂起来。相反,再复杂的事物,只要有意识地去记忆,也会记得住的。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之父——弗洛伊德坚持这样的观点:要想记住一件事,必须是个有心人。他认为,人们所记忆的事物,应该是自己要记住的;人们所遗忘的事物,应该是自己要遗忘的。他说:“动机是所有记忆和忘却的基础。”
弗洛伊德自己也有过一段这样的经历:有好长一段时间,他一直记不起一位女患者的名字。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这位女患者曾患有恶性胃溃疡,而弗洛伊德却错诊为神精失常。这次误诊大大挫伤了弗洛伊德的自尊心,使得他在潜意识中想忘掉这不光彩的一页,于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忘记了这位女患者的名字。
可见,动机不同,记忆的效果也会大不相同。
例如在平时,我们被介绍与某人的两三位朋友认识,往往不到几分钟,就已把他们的姓名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我们一开始就没有记忆的动机。如果你的确需要记忆,当没有听清楚别人介绍姓名时,应该非问明白不可。这时,对方往往会因为你这样注意他,而格外高兴地回答你,同时你可以因为集中注意力而记住他的姓名,得到了对他确切的印象。
因此,在记忆之前,明确记忆的动机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事先不想记住某件事,就不可能对这件事产生足够的注意力。这就像有些事物你虽然看到过,但没想到以后还要提到它,所以你就不容易回想起来。
例如,你回家或许每天都要上楼去,但你能说出一共有多少级楼梯吗?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对一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记不起来,并不能证明你的记忆力不佳,而是你没有记忆的动机。
你借了5美元给别人,可能很快便忘记了;但你借了50美元给别人时,恐怕你不会那么容易忘记。这是因为你有了记住这件事的动机。
记忆的动机出于各种不同的需要,也出于各种不同的兴趣。
有这样的人,他可能忘记了约会,忘记了孩子,忘记生活中的许多琐事,但对于他本行的公式、定律、数据却记得一清二楚。
我们来看一下爱迪生的例子:
1871年的圣诞节,爱迪生刚举办完自己的婚礼,突然想出了解决当时还没有试验成功的自动电报机问题症结的点子,便悄声地对新娘玛丽说:
“亲爱的,我有点要紧事到厂里去一趟,我今晚一定回来陪你吃饭。”
新娘一听,心里不大乐意,但一看到他那副紧张的样子,只得无可奈何地把头点了点。他这一去,到晚上也不见人影。
直到将近半夜时分,有人去找爱迪生,见厂里点着灯,隐隐约约有人影在晃动着。进去一看,爱迪生正在那儿聚精会神地干活。
来人不禁脱口而出:“你这个新郎,原来躲在这儿,害得我们找得好苦呀!”
爱迪生恍如大梦初醒,忙问:“什么时候了?”
“快12点啦!”
爱迪生大吃一惊,立即飞也似的直奔回家,一路上边跑边叫:“糟糕!我忘记了!今晚要陪玛丽吃晚饭哩。”
爱迪生为什么会把如此重要的事情都忘了呢?
问题就出现在“重现”这个阶段上。尽管他有记忆的动机,但由于对某一部分接受过强,而对另一部分就相对减弱了,以致爱迪生忘记自己的新婚之夜。
有意识的记忆可以使记忆的时间保持得长一些。对初次见面的人及其服饰、在电话簿上查到的电话号码等,一般来说人们是很少有意识地去记的,即使当时记住了,过后也就遗忘了。
像这样的记忆叫作短暂记忆。这种记忆当然与自己的意识有关。与此相反,过了很长时间仍能取出来的记忆,就叫长时记忆。
心理学家英斯帕令曾对短暂记忆究竟能保持多长时间做过试验。他先让人看半秒12个无意义的数字,然后请试验者说出来,结果试验者只说出了4个。他又把数字增加到十四五个,结果试验者还是记住4个。把数字减到10个,或是8个,试验结果仍然相同。
这说明,不管在半秒之内被试验者的头脑多么敏捷,甚至他能把全部数字在那一瞬间都记住了,但一下子又忘得只剩4个了。
心理学家彼得逊教授还做过这样的试验:
他选了两班学生,把一件事情同时告诉他们,并要他们记忆。他对第一个班的学生说两小时以后要进行一个测验;对第二个班则说测验放在两周以后。
两个小时后,他让两个班一同参加测验,结果第二个班的成绩不及第一个班。两周以后再测一次,这回第一个班又不如第二个班了。
可见,时间对记忆力有影响。这启发了我们:不要随便更改计划。把一件事提前或推后进行,效果很可能不及按原定计划的时间去做。
那么,以后你要记住:无论事情大小,只要有记忆的动机,注意力就会格外集中,记忆就会长久。
请记住,动机是记忆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