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投石入湖
三天之后,汉朝和南匈奴的贸易合作基本商定,双方互通有无,亲如一家。
汉向匈奴出售粮食、布匹等日常消耗物资,匈奴以马匹交换,另外在林阳的坚持下,匈奴青壮年有意者可加入汉军,待遇从优。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南匈奴在和鲜卑部族的战斗中,如果有需要,汉军可以提供帮助。
换而言之,南匈奴是制衡鲜卑扩张的棋子。
临行之际,考虑到蔡文姬身子较弱,不善骑马奔波,呼厨泉为表示诚意,找来一辆马车让她称作,并亲自骑马将汉军送到长城边境。
朔方郡水草丰盛,现在是朝廷流放犯人的去处,蔡文姬于此地寻见了蔡邕,父女相见哭红了双眼,眼泪打湿衣襟,亲情感天动地,不必细说。
“琰儿,这些日子你受苦了!”蔡邕老泪纵横,枯瘦的手掌抚摸着女儿的面庞,询问近况,蔡文姬当然不肯道出在草原遭受的非人待遇。
“父亲,女儿没事。多亏了左将军施以援手,咱们父女才能重逢。”
说着,一指站在远处的林阳,蔡邕识得大体,连忙跑过来道谢,说尽客气话。
“举手之劳,蔡学士不必记挂在心。”林阳敬重蔡邕的绝世文采,行了个晚辈之礼,而后说道:“边境气候苦寒,伯喈先生身体单薄,晚辈想请您一起回到关中。”
“不不!那怎么可以,流放边疆是朝廷的命令,私自潜回,罪同抗旨不尊,可是要掉脑袋的!”
读书人认死理,何况是蔡邕这等名动天下的惊世鸿儒,对皇权的威严素来有敬畏之心。
“来人,伺候蔡大学士上车!”
论讲道理,十个林阳不比一个蔡邕,但办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林阳懒得浪费口舌,命令两个士兵,强行将蔡邕架上马车。
“先生,请吧!”
虎背熊腰的士兵走过来,行伍出身的粗人哪懂得文人的道理,不管蔡邕怎么挣扎,仍无济于事。
“将军,我父亲身体不好……”蔡文姬神色焦急,担心士兵们手下没个轻重,把蔡邕那一把老骨头折腾散了。
蔡邕一家被带上马车,董家的人看到了,流出羡慕的眼神,感叹命运的不公。
感叹归感叹,该受的罪一点不能少,他们还得继续劳动改造。
上了马车,蔡邕就任由命运摆布了,车夫一甩马鞭,车辆跟着军队缓缓前进,沿途的景色无心欣赏,蔡邕最担心的是,如何面对朝廷的责罚。
虽然林阳再三担保,回到京城,保他们父女二人平安无事。
但王允的性格他很清楚,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更有强大的世家集团做后盾,万一起了冲突,林阳将要面临无休无止的麻烦。
“唉……生死由天定,或许是条活路也说不定。”蔡邕双目紧闭,想到了另一种可能。
“父亲,我相信他!”蔡文姬的语气无比坚定,那个曾救她出樊笼的英姿少年,胸中蕴藏着惊人的希望。
“女儿,你……”蔡邕的双眼精芒矍铄,察觉到女儿的变化,露出了莫名的笑意。
蔡文姬扭过头,掀开帘布看着车外,一声不吭。
光阴流逝,转眼又是三天。
蔡邕重归故里,来到尘封已久的府邸前,心情说不出的复杂,双手颤抖着打开门,阔别多日,竟有种想流泪的冲动。
“蔡学士,在家好好休息,有需要随时来找我!”林阳亲自送蔡邕到家,并留下两名士兵,吩咐他们要保护好此处。
“晚辈告退!”
待了一会儿,林阳推说有事务缠身,离开蔡府,蔡邕躬身相送:“将军慢走!”
纸包不住火,第二天蔡邕回到的京城不胫而走,欢喜者有之,别有用心者有之……
王允正在府内品茶,自从董卓死后,他以匡扶济世第一功臣自居,接人待物,多了几分傲气,自问功劳无人能及。
“大人,蔡学士回来了!”
“慢点说,怎么回事!”王允板着一张脸,呵斥道。
“小的听说蔡邕,蔡伯喈回来了!”仆人从外归来,在市井中听到传闻,急忙回来禀报。
王允听后眉头紧皱,嘀咕道:“奇怪,蔡邕不是流放到边疆了,怎么会出现在长安?”
“哈哈,蔡邕啊蔡邕,亏你空有满腹经纶,这次谁也救不了你!”
王允素来不满那些曾亲近董卓的官员,蔡邕私自潜回,正落人口实,给了某人斩草除根的机会。
一名仆人看不下去,出言劝道:“司徒大人,蔡大学士为人挺和善,你何苦刁难他呢?”
“住口!”
王允怫然大怒,摆出公正无私的面孔:“尔等宵小懂得什么,跟着董卓为虎作伥的,都该杀!”
“只有铲除一切奸佞,社稷才能安定,大汉王朝方能长治久安!”
说罢,王允成竹在胸,领一队士兵去蔡邕府上兴师问罪。
“咣当!”
有王允撑腰,士兵粗暴的踹开了蔡邕家的大门,如狼似虎的冲进去抓人。
“什么人?”
蔡邕闻声走出来,看到一连阴笑的王允,心知不妙,说道:“王司徒别来无恙,先进寒舍喝杯茶,慢慢谈。”
王允直接拒绝:“蔡伯喈,你本是戴罪流放之人,私自回京,等于视大汉律法无物,给我拿下!”
“王司徒,老夫是有苦难言啊!”蔡邕低声哀叹,逢此乱世,他就好像秋风中飘零的落叶,面对兵荒马乱的世道,自小修习的四书五经、圣人典籍,全然无用,实在可悲。
“住手!”
王允的士兵正要擒拿蔡邕,院中冲出一名士卒,抽刀挡在蔡邕身前,大喝道:“我乃左将军麾下将士,尔等不得无礼!”
离开前,林阳留下两名士兵,此时另一人见势不好,趁机溜到后街,骑上快马回将军府报信。
“听到没有,退后!”
面对王允手下几十人,那名小卒怒目凝眉,怡然不惧。
“放肆,我可是朝廷的司徒大人!”王允暗吃一惊,难怪蔡邕敢大摇大摆的回来,原来是有了依靠。
但又怎么样,杀了蔡邕,左将军会跟他公然翻脸?
“嗯,应该不会!”王允理所当然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