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说服朱骥
朱骥摇摇头道:“三年前,我本来是想让骁弟也进锦衣卫从初级校尉做起的,却不料突发事情,我自身难保,这三年骁弟也是到处打点短工奉养寡母,苦了他了。”
周显庸心里一乐,这不正好等着帮他吗?再合适没有了。于是他道:“朱兄也知道,如今我这身份,不便离开京城,什么事都仰赖众兄弟帮忙,朱兄若是肯帮忙说服令弟,周某真是感激不尽,也不需太急,等老夫人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再走不迟。”
看朱骥仍在犹豫,周显庸道:“朱兄若是顾虑令弟做了商人以后不便举仕,大可不必担心,我只需要令弟拿出两年时间,帮我把这趟线路铺开即可,我可以给他办个假名,等朱兄日后再起复的时候,绝不耽误令弟前程。”
“起复?”朱骥苦笑:“谢侯爷吉言,那还不定是牛年马月的事,或者这一生……”
“朱兄不必气馁,周某敢打包票,朱兄不止会起复,或可朱紫加身!”周显庸斩钉截铁道:“朱兄尽管韬光养晦,做好准备工作即可!”
朱骥盯着周显庸,面上笑意渐无,眼神锐利,语气也僵硬起来:“侯爷,朱某确实亏欠您人情,容待朱某缓过精神,日后必定图报,只是您这既然仅只是借用舍弟两年时间,却说出如此……如此……”
显然他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措辞去形容周显庸说过的话,连说两个如此,后边却冷冷道:“我等时运若此,不过自身命舛多乖,怨不得他人,侯爷说出如此这般斩钉截铁的——诛心之言,莫非是有什么更严重的事需要舍弟去博命不成?朱骥非是那种踩着人头登云梯的奸邪小人!何况要用兄弟换前程?”
说话间他脸色已经沉下来。周显庸看他这样不由想笑,他双手撑住大腿笑道:“朱兄,我乃一个外邦来的流爵,既不结交权贵文武,又不想混迹政坛,何来那么大能量?我只不过从小到大饿怕了,天崇文门外于少保那句话,至今时时回荡在周某脑海里——”
他说至此看着朱骥的眼睛正色道“一愿天下苍生丰衣足食,二愿山河无恙,再无刀戈之患!”说完这句话,他眼看着朱骥面庞越来越放松,最终只伸手用力搓了把脸道:
“泰山大人一生清风朗月,赤胆忠心竟落得个……”他的语调苦涩,再说不下去了!
周显庸道:“朱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我虽处江湖之远,忧得何尝不是民?”他叹口气,接着道:
“不知道朱兄听说没有,我府里最早成立的是一个农作物育种培养的基地,说实话,这近三年来,已经大见成效,培育出来的新麦种和稻种亩产翻了一番,但是连着两年上表请求自上而下推广,都不得允许,何者?不过是当官的不敢往上报,怕担责,如同王安石变法一样担心推广过程中就走了样子。”
周显庸看朱骥不理解他说的内容与他们先前的谈话有什么相干,于是继续道:“今年春天我只好允许我实验田里干活的那些农户买那些种子,在他们自己家田地里种植,虽然夹杂在其他普通麦田稻田里,授粉会受影响,但是秋天这几家农户已经高兴坏了,因为用了新种种出的粮食,亩产量高了三分之一。”
朱骥有几分动容。虽然他不太懂作物的事,对周显庸说得授粉什么根本不明白,但是听他说能让老百姓的粮食亩产量提高三分之一,还是很了不起的壮举。
于是朱骥赞道:“侯爷有悲悯之心,能为天下黎庶做出贡献,确属可敬!”
周显庸道:“我说这么多不着调的话,就是想告诉你朱兄,周某饿怕了。这一生,最想做的事不过是像于少保说得那样——让天下百姓吃口饱饭!哪怕官府不支持,我自己也要挣钱去继续搞这个作物增产的研究,而今,我还开了学堂,招收天下愿意学习科考之外技能的孩子们,水利、工程、工具改进、机械制作,如何能制作出更好的肥料上到农田里,达到更高效的增产作用!”
他越说眼睛越亮,举手阻止了朱骥的插话,继续道:“这些学生吃住,学习、实验用的东西,都需要大量金钱完成,所以我不得不扩大自己赚钱的路子,这些都需要有人助我完成,而这些人必要信得过人品,朱兄,你现在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他真诚道:“哪里有什么用你兄弟性命换你富贵,只不过我看出那批遭难的官员,有许多都是治世良臣,犹如我这样需要人才,国家也是需要人才,早晚这批人都得起复,不独你朱兄一人!”
他站起身跺了跺冻得发麻的脚,双手用力互搓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与其等着在一批又一批新科进士中去大浪淘沙,还不如起用现成能上手就干事的老吏,朱兄,你说是也不是?”他继续道:
“政治风云,哪里有一锤子打入万劫不复的?只要没死,今日阶下囚,明日未必不是殿上臣,朱兄又不是自身有何大罪,起复不过旦夕尔!”
周显庸看朱骥点头,知道他是个忠正磊落的人,品性高洁,不擅逢迎,不屑攀附!
看朱骥面容逐渐和旬,周显庸追问道:“朱兄,你看令弟这里是否能行?”
朱骥点头道:“骁弟这里我去说说看,既然知道侯爷是做什么,我倒是放心了,手下还有几个原来的锦衣卫兄弟,禄指挥使上去就除名好几个,虽然各有各的一些小毛病,但人品还过得去,侯爷要是需要,我去招呼他们,让他们去府上。您看看可用的留下用便是了!”
周显庸大喜道:“那可太好了,朱兄,我这里先谢过了,保证不会亏待他们,虽然去外地路途辛苦,保证他们这两年赚以往十年的花销,千里求财不丢人。谁没有家小需要糊口是吧?”
他说完再次拱手道:“天不早了,今天多有打扰,明天我去找个相熟的太医过来给嫂夫人换个药方试试,老这么拖着不行!”
朱骥也不推辞,拱手谢过,送出周显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