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景老三的新发现
李承乾从大安宫出来,没有回东宫,而是拐去丽正殿,给母亲请安。
“人之初,性本善……”
进入丽正殿,他就听到一阵稚嫩的读书声。
“大兄。”见到他进来,城阳眼珠子一转,从胡蹬上跳下来,迈着小短腿噔噔噔冲过去。
李承乾如今已有经验,在城阳奔跑到近前的时候,就一把将其抄起来,不让她撞瓷实了。
“大兄,城阳可想你了。”城阳抱着大兄的脖子,小奶音柔柔软软。
“你不是想大兄,你是不想读书。”豫章没好气道。
她伸手想要把妹妹抱过来,结果城阳死死楼住大兄脖子,不肯松手,还嚷嚷着:“大兄救命,救命啊。”
李承乾抱着她往殿内冲,惹得小姑娘咯咯咯笑。
给母亲请过安后,李承乾拿起案几上的书,见上面写着《三字经》。
城阳坐立不安,开始在大兄怀里蛄蛹,畏惧《三字经》如虎。
半月前,孔颖达以国子监祭酒的身份,上书奏请皇上,刊印《三字经》为天下蒙学书。
皇上同意,命国子监以阳版雕刻印刷。
如今第一批三字经已经在长安周边启用,跟《千字文》一样被官学指定为蒙学书。
根据国子监收到的反馈,各地官学对三字经大加赞赏,很多底层小吏和读书人对写出此书的太子,亦是大加赞誉。
秘书省奉命印制了一批质地精良的《三字经》,李世民将之赏赐给各勋贵朝臣家族。
宫里也留了几套,用来给皇子皇女启蒙用。这两日豫章得长孙皇后之命,教导城阳三字经。
结果,很棘手。
聪明伶俐的城阳,根本吃不了一点学习的苦,学了两天,还是只会一句“人之初,性本善”。
“城阳,你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李承乾问道。
城阳摇晃小脑袋,“鹅不知道鸭。”
“这书是大兄写的,城阳是不是不喜欢大兄呀,连大兄写的书都不喜欢读。”李承乾做伤心状。
“不是鸭不是鸭,城阳可喜欢大兄了。”城阳很着急,为证明自己说的是真的,从大兄怀里挣脱出来,拿着书跑到豫章跟前。
“豫章姐姐,城阳要读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豫章愣住。
你不是学两天,就只会“人之初,性本善”吗?
我这是被骗了?
李承乾在丽正殿陪阿娘和妹妹们一上午,配合着尚衣局的薛奉御量了尺寸。
婚期将近,尚衣局要给太子赶制喜服。
程怀默因为做了太子伴读,不适合再待在千牛卫,被调往金吾卫做校尉。
做千牛卫时,只有皇上皇后太子等人出行时,需要千牛卫随行保护,程怀默才有正式任务。
如今做了金吾卫,需要守卫皇城,每日都需站岗执勤,不再那么自由。
保护李承乾的人就换成了房遗爱。
经过尉迟恭魔鬼般的训练,房遗爱的武功大有长进,甚至短短时间里,连个子都长了不少。
尉迟恭说已经把房遗爱的基础打好,以后只需按部就班的勤练武艺,等其成年,就是一员虎将。
是以也不再限制其自由。
房遗爱很亢奋,骑着高头大马,昂首挺胸的护卫在太子周边,任何胆敢靠近太子的不明物体,都将遭受他无情的绞杀。
从东宫到皇庄,一路上已经有三条野狗,一只野猫,一匹路边吃草的驴子,遭遇他恐吓。
另有一根从天而降的树枝,被他用巨锤一砸两节。
这巨锤是楚国公给他特制的武器,共有两柄,每一柄都有四十斤。
按照楚国公教的武功招数,如果房遗爱在战场发了狂时,是可以左右开弓,一通乱砸的,神鬼莫能抗衡。
当然,那是以后等房遗爱彻底长成,更换更重的双锤后。
景老三等几人原本是将作监的工匠,因为参与制作了净化提纯桶,被李承乾暂时借调到皇庄,帮忙建造酿酒坊。
实际上是为了防止他们被人收买,泄露浊酒净化的事。
景老三在给太子见礼之后,神秘兮兮的把太子殿下拉到一边,让太子观看一套正在运作的设备。
“殿下你看,这是什么?”景老三指着正在被火烧的铁锅,兴奋问道。
李承乾凑近看了看,不认识。
景老三不怕烫的从锅里捏起一些白色粉末,就要往太子嘴里塞。
“大胆,住手!”高禄厉声制止,气的手指都在颤抖,“你、你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能随便给太子殿下尝?”
景老三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举动多么孟浪,噗通跪倒,把手指往嘴里一塞,嗦了嗦后,才声音颤抖道:“殿下恕罪,小民无恶意。”
“高禄你不要太紧张。”李承乾把高禄扒拉回来,然后把景老三搀扶起来,温和道:“景老三,你直说这是何物?”
“回殿下,是盐。”景老三道。
见太子没生意,他情绪安定下来,说到“盐”字的时候,又兴奋起来。
这次不等太子询问,他就滔滔不绝的介绍起来,“殿下,之前小民不是参与了木炭提纯浊酒吗,小民就想着木炭能提纯酒,那能不能提纯别的呢?”
景老三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盐,不是权贵人家食用的精盐,而是普通百姓吃的粗盐。
粗盐色泽不正,味道苦涩,有些吃了甚至会中毒。
景老三把粗盐融到水里,加入木炭静置,过段时间,发现盐水清澈很多。
他又用火烧,把铁锅里的水分蒸发,果然在锅底得到了一层更干净更白的盐。
李承乾把铁锅里的盐,跟旁边罐子里的粗盐作对比。
即便他养尊处优,不食人间烟火,也能看得出来前者的品质更好。
“殿下,用这个法子,百姓就能吃上更干净的盐。”景老三激动道。
李承乾却没有他乐观。
“景老三,你家里平日吃的什么盐?”
“白盐。”景老三道。
粗盐多数都是白盐,但景老三说的“白盐”是比这陶罐里的粗盐品质再好一些的白盐。
“你为何不买细盐呢?”李承乾又问。
“殿下您别开玩笑,细盐岂是小民能吃的起的。”景老三苦笑。
“对啊,你吃不起。
如果用这个法子,把市面上的粗盐都变成细盐,就算品质变好了,但盐的总量不增反减,你觉得百姓还能吃得起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