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短篇写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PART I 付费短篇是什么

第一章 付费短篇:新的风口

第一节 付费短篇的定义和运转逻辑

付费短篇就是“付费才能看的短篇小说”。由于这类文章最早出现在知乎的盐选专栏,所以很多创作者称它为“盐选文”。而我觉得“付费短篇”是更精准的称谓。我按自己的理解给“付费短篇”下了个定义:字数为5000~30000字,免费部分不超过30%,以吸引读者付费阅读为目的的文字作品。

在聊怎么写好付费短篇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清楚付费短篇的底层逻辑。

付费短篇这种形式的出现,本质是为了解决内容平台的变现问题。中国互联网界有个“魔咒”:内容越优质的平台,变现越难,比如天涯、知乎、豆瓣、贴吧……无一幸免。

可残酷的现实是,不解决变现问题,平台就无法生存。而内容平台变现无非就是这3种方式:卖货、卖广告、卖会员。

我们先梳理一下这三种传统变现方式的利弊。

一、卖货变现

很多内容平台[1]都尝试过靠卖货变现。卖货看起来是最直接的变现方式,但实际上,内容平台卖货,销售链条还是非常长的。

内容平台卖货,必须先将广告伪装成“内容”,业内称之为“软文”。

内容平台和电商平台不同,不能直接把产品放在首页,大声叫卖:快来买啊!这就导致成交率经过“点击内容—阅读内容—到达购买链接位置—点击购买链接—跳转至购物App—付款”六步后大幅降低。如此一来,大部分的内容平台卖货卖到最后,就是成为一家大型“淘客[2]”,收点佣金、手续费,但这不足以作为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

当然,大部分内容平台也有自营产品,如咖啡、日历、书……但这些产品,归根结底,是包装成商品的“情怀”,普遍溢价较高,销量平平。购买自营产品的用户心里也很清楚:我喜欢这个平台,为爱发电,还能得个纪念品,仅此而已。

总之,对内容平台来说,卖货容易引起用户反感,收益也较低,只能作为权宜之计。

二、卖广告

卖广告是大部分内容平台变现的选择。

创作者或者平台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内容,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偶尔把用户的注意力卖给有需要的商家,达到变现的目的。这看起来是一种不错的变现方式,却存在两个巨大的风险。

第一,流量不够。

大部分内容平台本身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从站外大量引流才能维持日活量。这些内容平台自身仍然需要从头部平台获取流量,如果再将流量卖给其他商家,利润微薄。

我曾经运营过一个有60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以下简称“公众号”)的商业板块,给超过40家世界500强企业写过广告文案,广告总营收超1500万元,所以我对品牌方的心理很了解。

品牌方投放广告的逻辑是很明确的:以品牌宣传为目的的广告基本集中在头部平台,做到电视台、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开屏全覆盖;以产品转化为目的的广告,一般集中在转化率高的个人博主。

而内容平台的处境很尴尬,做品牌宣传,覆盖面不够广;做转化,转化率又低于个人博主。

就这样,内容平台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被卡住了。

第二,跳转链接不可控。

这个问题,其实是自身流量不够直接引发的连锁反应。内容平台本身流量不足,导致只有出价非常高的广告,才能保证广告业务的利润。那么,什么类型的广告出价高?如社交App、网页游戏、理财App……

卖广告的本质是依靠用户信任,用户信任这个平台,才在这里看内容。结果一通跳转,转到某些非法网站,导致了金钱或者其他方面的损失,甚至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情况不是加强审核就能避免的。很多平台外表看着正常,结果用户点进去,这些平台就变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黑店”。长此以往,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就会持续下降。直到有一天,用户不再相信这个平台,那么这个平台的广告位也就没有了价值。

所以,卖广告也无法成为内容平台的有效变现方式。

三、卖会员

卖会员是几乎所有内容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视频、音频平台几乎也都是这样做的。

知乎早期也卖会员,掌握了一大批优质电子书资源、杂志版权,还请了很多名人做付费知识分享。内容是好的,但有一个缺点:付费场景太冷静了。那么,怎么让用户产生付费动机呢?这需要创造条件。

付费的艺术就在于让用户不假思索地付钱。前期要先把用户服务得称心如意、兴致盎然,再暂停,把“付款码”拿出来:您好,后面的项目是要付费的。这时候,用户花钱买的并不是产品,而是此刻情绪的释放,此刻好奇心的满足,对后续内容的无限期待。

假如你是一个不喝咖啡的人,路过一家咖啡店,看到咖啡卖30元一杯,你大概率不会买。但是同事跟你讲了个八卦:“昨天,楼上公司搬走了。结果,今天早上又搬回来了。你知道为啥吗?咱们买杯咖啡坐一会儿,我慢慢给你讲……”

代入这个场景,你购买这杯咖啡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因为在第一种付费场景下,你考虑的是“我需不需要”;在第二种付费场景下,你考虑的是“然后呢,我想知道答案”。在第一种场景下不买,理所应当;在第二种场景下不买,难受一天。

而大规模创造这种付费场景的方式之一就是付费短篇。

于是,内容平台可以把一开始留给卖货和广告的流量导入付费短篇。比起卖货,付费短篇天然就与内容平台更契合,它不需要假装成内容,因为它本身就是内容。

比起卖广告,它的风险小。流量不是从内部导入外部,而是都在内部,只是把免费流量转化为付费流量。完成这一步后,内容平台甚至可以去流量价格低廉的头部平台投放广告,在实现收益增长的同时实现用户数量增长。

付费短篇可以为不同用户量身定制“无痛付费场景”。对于爽文[3],就在主角最出风头的位置截断;对于悬疑文,就在悬念即将揭晓的位置截断;对于复仇文,就在复仇者即将报仇雪恨的地方截断……

用户付费获得此时此刻的情绪释放,有些用户甚至会直接买下接下来一年的舒畅——所有付费短篇、名著、杂志等免费看,还能听名家分享知识。这样,原先的优质内容储备就成为商品价值的一部分,而付费短篇成为付费的理由。用户在看付费短篇的时候,通常是非理性的,会冲动消费。但理性回归后,用户看到商品的价值,依旧会觉得物有所值。

至此,内容平台依靠“付费短篇”完成了变现的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