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家父始皇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7章 选官

萧何对此表示怀疑:“这……这能行吗?”

“应该可以吧。”

“当然可以。”扶苏开口说道。

“大秦的读书人有很多,这些人缺少的只是一个上升当官的途径,而我们就可以给他们这个机会。”

“公子的意思是……更改选官制度?”萧何开口问道。

“差不多,以前大秦的官员都来自于军功制度和朝廷官员的选拔举荐,这就很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个是容易形成利益团体,官员之间相互勾连,另一个就是打压那些真正有才能却不想同流合污之人,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对我大秦的损失。”

“另外,我们对于关东之地的大片地区管辖力比较微弱,为了暂时的稳定局势,很多官吏都是从当地的利益团体选举出来的,这就在根本上造成了国家无法选拔到家世清白,志高良德的人才,长久下去,关东大地的官吏体系都会溃烂掉,到了那时,六国怕是会死灰复燃的。”

萧何开口接着说道:“公子所言非虚,如今关东之地的官吏确实都有着很大的问题,各个地方势力的错综复杂,让朝廷的监察之权无法下行,下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们根本无从得知。”

“就像此次邯郸之乱,邯郸,雁门,太原,巨鹿四郡之地,几乎六成的官吏都是跟随叛军,鼓动着百姓一同造反,他们的心根本就不在大秦。”

“可还建立怎样的官吏选拔制度,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件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不能平衡好各方的利益,怕是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

随着扶苏和萧何的分析,其他几人的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

“所以还是要打?”韩信开口问道。

扶苏说道:“当然不能打,什么事都要靠打仗来解决,治理就不会长久稳定的。”

“不过我们也不需要平衡什么利益,选官制度本来也不需要考虑他们的意见,我们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行事才能对大秦最好就可以了,若是他们得寸进尺,也就别怪我举起屠刀了。”

萧何在一旁沉默了片刻后再次开口说道:“将选择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由中央制定一套标准,地方将符合标准的人员名册上报,满足标准的人再到中央进行复核,这样如何?”

扶苏点头,萧何所说的已经很类似于科举制度了。

他开口补充的说道:“可以,不过我觉得,还可以更加完善一些,按照行政等级划分标准和考场,如县考,郡考,国考,难度递增,根据实事出考题,选拔那些真正有治国之才的人。”

“考题由中央官员确定,考官由中央随机派遣,考场由中央随机设定在当郡一城,考题加盖玉玺,着令考题保密,如此确保最大的公平性。”

陈平此时也明白了,开口说道:“还要同时建立单独的监察体系,确立严格完善的律法,确保考生不敢抄袭作弊,也确保考官不敢因私废公。”

韩信说道:“公子,官员分文武,考题是否也要分文武,文有文的考核标准,武也要有武的考核标准,如此一来选才更加准确,可以选择出更合适的人才。”

扶苏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逐渐就讨论出了一个完善的制度,此刻他是很震惊的,后世的科举制就这么在几人的讨论中诞生了。

历史上的科举制在隋朝诞生,大规模作用于唐朝,武考也是出现在唐朝的武则天时期,如今科举制足足提前了八百多年出现了。

此刻,扶苏都有些插不上嘴了,只能听着几个人讨论,从这中就能看出来每个人的特长和才能,萧何真是不愧萧丞相之名,头脑最为清楚,在五人中是最擅长治国理政的。

陈平也很聪明,也很符合历史对他的评价,谋士,毒士,他的建议里总是带着杀气和冷血,扶苏觉得,他倒是挺适合干廷尉这个活的。

至于韩信,他表面上看着挺简单,三两句不离打仗,历史上也很多人评价他情商低,除了打仗并无特长,可这也要看同谁相比了,后世人将他同萧何,张良等人相比,说韩信的死就是居功自傲,不懂得变通,情商低,这中评价未免有失偏颇。

扶苏亲身接触了以后感觉韩信似乎只是有些理想化的忠诚,他的军事才能无可挑剔,政治才能同样不弱。

相比萧何和陈平等人,他的想法理想,纯粹了些,历史上,他看刘邦,其实就是将千里马遇伯乐套用在自己的身上,他将自己比作千里马,把刘邦比作伯乐,他始终觉得刘邦这个伯乐会理解他,懂他的忠诚,在其他人看来有些僭越过分的举动在他看来并不觉得那样,他也觉得刘邦这个伯乐会明白他的忠诚。

可结果就是他可能是那个千里马,不过刘邦肯定不是他以为那个能够理解他的伯乐。

刘邦不是,扶苏觉得他倒是可以,就是不知道韩信觉得他是不是这个伯乐了。

韩信身旁坐着的是蒙毅,蒙毅坐在那里,表现出来的就是沉稳,冷静,表现的有些内敛,他大多时候都是在倾听几人的话并进行思考,出声发言的时候所说的也都很在点子上。

这种性格和行事风格,当贴身秘书可是再合适不过了,也难怪历史上嬴政会时常把蒙毅带在身边了。

别说嬴政,扶苏也喜欢蒙毅这种人跟在身边,家世干净,能文能武,知进退,守规矩,历史上能与之相比的屈指可数,也就西汉武帝的秘书霍光能与之想比了。

四个人之后就是袁空了。

袁空这个人,感觉他有些萧何的才能,有些陈平的阴毒,还有些蒙毅稳重和韩信的忍辱负重。

他很聪明,知道自己在扶苏眼里是个什么样的位置,能扮演一个什么角色,知道该怎么样讨扶苏的开心。

对于他,扶苏的心里总有些戒备,感觉他有点像一个人,聪明睿智,能文善武,有野心,能忍辱,这不就早期的司马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