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切身体会,不可推行
章德殿内,一片安静。
刘隆坐在御台之前正翻阅着过往的典籍。
邓凤也是坐在阶下的小桌子上,手上整理着竹简上的内容。
“陛下,东观那边又送来一些您需要的典籍。”蔡伦小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摞子竹简。
看着桌子上堆满的竹简,刘隆也是苦笑。
竹简查阅起来对他来讲还是比较吃力,尤其是上面弯弯曲曲的字,更是让他颇为费神。
蔡伦将手上的竹简轻轻放了下来。
“陛下,东观令马融让我告知陛下,若是还有需要,他们立刻着手整理。还有他让臣告知陛下,如今在许慎等人的努力下,经书的编撰很是顺利,请陛下放心。”
刘隆点了点头,放下竹简,揉了揉眉心。
“按照竹简上的记录,几位先帝的度田令一直在进行,表面上看起来还算顺利,但细细品味,却是有些不尽人意。”
自从光武帝退功臣开始之后,一直到和帝,都是在一心牵挂着朝廷的田亩之事。
可惜,各个世家大族纵横交错,难以彻底执行。
刘隆深吸一口气,不自觉想起了前两日农耕时候的那位老农。
哎!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天下州郡多少良田,但在这如今的大灾之年,又饿死了多少百姓。
原本刘隆以为,邓绥大力赈灾,应当能够缓解百姓之疾。
但,自从上次桓良从下属州郡回来之后,告诉他百姓的现状,让他触目惊心。
尸骨遍野,易子而食不是一句空谈。
铁一般的现实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刘隆喃喃道。
邓凤闻言,放下毛笔,抬起了头,疑惑道:“陛下,您这句诗怎么如此悲凉,百姓有那么困苦么?如今虽说有灾难,但朝廷放粮赈灾,早就解决了他们的口腹之痒。”
刘隆看了一眼邓凤,内心暗叹。
他不怪罪邓凤如此说话。
站在他的位置来看,父亲为大将军,从小到大一直都是锦衣玉食,衣食不缺。
再加之一直养尊处优,生长在这洛阳尊贵的环境当中,怎么会切身明白下面百姓的苦难。
“邓凤,天下百姓千万,良田无数,但落在百姓手中的粮食又有多少......”
“朝廷虽说赈灾,但是这其中的恩惠又有多少能够入了百姓的口中。”
邓凤面色一凝,立刻揖礼道:“陛下,臣知错了!”
“你没错,这不怪你,朕内心明白,你还是有一颗为天下的士子之心,否则你也不会想着入宫呆在朕身边办事。”
听到天子如此说话,邓凤的内心隐隐一震。
他听出了陛下对自己的希冀。
“多谢陛下,臣一定会好好办差。”
就在这时,殿外的小黄门跑了进来,说道:“陛下,司徒和大司农求见。”
闻言,刘隆看向殿外,嘴角流出一丝微笑。
这两人今日前来,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很快,两人便来到了殿内。
“陛下,今日臣与仲成前来,是向您禀奏农耕事宜。”尹勤开口道。
“如何?”刘隆点了点头,问询道。
“在陛下的安排下,大司农部早就指派田曹前往周边,教授了百姓曲辕犁的使用方法,如今京师周边都在使用其进行耕种,一切稳步推进。”
“另外陛下让臣在下面推行的堆粪法,臣也和司马苞商议计划之后,派人传授了下去,来年必将丰收。”
司马苞点了点头,揖礼道:“陛下,司徒所言不错,一切都在执行当中,请陛下放心。”
刘隆轻轻一笑,回应道:“辛苦二位了,你们都是朝廷重臣,朕放心。”
他对两人的办事还是颇为满意。
毕竟这两人也算自己人,交谈起来也是较为轻松。
“今日你们前来,朕刚好有一事问询。”
“陛下,您请说。”尹勤脸上笑着揖礼道,实则内心已经颇为期待。
司马苞同样神色一凝,看了过去。
“朕今日在查看先前朝中的记录,看到几位先帝一直在推行度田令,不知如今朝中如何?”
此话一出,尹勤内心一震,但很快他便恢复了过来。
“陛下,自我孝光武帝开始,便一直推行度田令,期间虽有曲折,但一切还算顺利。”
听完尹勤的话,刘隆微微一笑,看向了司马苞。
司马苞一笑,立刻道:“陛下,如今朝廷并未推行度田令。先帝薨殁,太后辅政,加之您年幼,因此一直都还未实行。”
“卿觉得,度田令如何?”刘隆饶有兴趣看着直言不讳的司马苞,问了一句。
“吾孝光武帝推行度田令,乃是看到了世家豪族的弊端。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以及荫户,手中钱粮无数,但朝廷却没有税赋,加之这些世家豪族大量兼并土地,朝廷的土地确实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了公田。”
司马苞继续道:“陛下曾有一言,乃是‘庄园经济’,这种状态就导致国贫民弱,但却富了一众世家豪族。”
尹勤在一旁,看着滔滔不绝的司马苞,内心大为震惊。
同样,坐在一旁的邓凤也是认真听着几人的交谈,内心思索。
如同司马苞所言,在如今大汉世家豪族林立的状态下,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一直都没有彻底解决。
即便在先帝手中,那场度田令导致的叛变,至今仍是历历在目。
建武十六年秋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
刚处死河南尹张伋等人,结果就爆发了一场波及全国的武装骚乱。
当时,许多大地主拥有武装,号称“大姓兵长”。
刘秀以“度田不实”之罪诛杀了十余个郡太守后,下令加紧度田。
于是这些大姓兵长们就武装反抗,许多农民不明真相,也跟从大姓兵长反抗,这就是史称的“度田事件”。
“陛下,如今度田令想要推广,臣以为不合时宜。”尹勤内心清楚,一旦执意推行,先不说太后那边是何决策,下面的州郡指不定会生出事端。
刘隆扫了一眼尹勤,淡淡说道:
“如此利国利民的度田令不能推行,朕倒是想听听司徒高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