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卷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吴佩衡

吴佩衡(1888—1971),名钟权,原籍四川省会理县鹿厂红岩子乡。自幼受父吴兆瑞(号堃,字子祥)庭训,诵读过《三字经》《百家姓》《龙文鞭影》,稍长,又读了四书、五经等书。由于吴佩衡在学术上有一定的造诣,以及他对中医事业的献身精神,深受医界同仁和广大群众的敬重。1930年被昆明市中医界选为昆明市中医师公会(民办群众性学术团体)执行委员,同年冬季,代表云南中医界应邀赴沪出席全国神州中医总会,抗议汪精卫取缔中医之反动条例,其后留沪行医六载,于1937年2月返回昆明。1939年被选为昆明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1942年成立云南省中医医师公会,又当选为公会理事长,并受聘兼任云南省中医考试主试委员及云贵考铨处中医考试襄试委员及检核委员。为进一步倡导中医学理,于1945年创办《国医周刊》以资促进中医学术交流。为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于1948~1950年创立了云南第一所中医学校——云南省私立中医药专科学校,任校长兼教师之职。新中国成立后,吴佩衡先后任云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云南省中医学校校长、云南中医学院院长、云南中医学院党委委员、云南省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云南省分会副会长、《云南医药杂志》副主编等职。1956年、1959年两次赴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及全国文教卫生群英大会,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吴佩衡18岁时,到会理县城拜名医彭恩溥先生门下为徒,在彭师教诲之下,导入医学门径。从师卒业之后,回到乡间行医。秉承老师的学理,对外感内伤及各种常见杂病,每施以时方、验方而获得效果。但时值民国初期,农村经济落后,卫生条件很差,瘟疫疟痢等传染病流行。最初,他经验不多,遇到疑难重症,常感束手无策。他为了寻找行医创业的道路,也为了采风访贤,广开见识,务求在医学上的深入造就,于1921年离乡,从会理县来到了云南,一面临证实践,一面又研读中医经典,突破了当时的陈规陋俗,为滇省开创了经方学理,在医术方面逐渐显出了他超群的技艺和个人胆识。

吴佩衡积极响应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欣然投身于新中国的中医保健及医学教育事业。当时他已年逾花甲,除坚持经常的诊务外,还承担起云南省中医进修学校、云南省中医学校及云南中医学院的教学任务,自编教材,亲自课堂讲授,毫无保留地把他数十年的经验传授给学生。晚年他曾深有感触地说:“中医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要为它做出一点贡献,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以至于毕生的精力。”吴佩衡从不放弃自己的信念,始终保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为祖国医学事业贡献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