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青柳(1)订正
离开小镇时,柳韩山算了一下日子,不知不觉离开京城已有两月之久,再过几天就是惊蛰了,他们打算赶在惊蛰的前一天抵达安平县。
天气丝毫不见回暖,反而因为连着下了几场细雨,有些侵骨的寒意。尽管他们在赶时间,可遇到这种极端的天气也只能缓步而行。
就这样在官道上缓弛了一天,临近傍晚时,终于到达了一个驿站。
驿站名为清风驿,外头只悬挂了一盏旧灯笼,烛光透过泛黄的灯笼纸落在斑驳的木门上,映出几分岁月的痕迹。门是虚掩着的,透过门缝,能够看到由正厅里散出来的烛光,隐隐约约还能听见一位老者和一名少女在说话。
柳春扭头看了南锦衣他们一眼,在柳韩山的示意下,用手叩响了木门。
“吱呀”一声,木门从里头打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走了出来,夫人手里握着烛台,已经快要燃烧殆尽的蜡烛被夜风吹得忽忽悠悠。烛光落到老妇人的脸上,忽明忽暗。
老妇人先是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番,见他们有男有女,且都是年轻人,便晓得他们几个是赶路的。她推开一扇门,借用门板挡住了院内的寒风,热情地对他们道:“诸位是要借宿的吧?里面请,这正厅里有热水和热茶,只是没有吃的。”
“这驿站里没有吃的?”柳春皱着眉:“那你们是怎么在这驿站里生活的?”
“这位小爷误会了,我说的没有吃的,是我们这个驿站不提供吃的,凡是投宿到我们这边的,都是自备干粮。实在没有的,就跟着我们凑合一下。”
老妇人说着往院子里指了指,南锦衣他们这才注意到,此处驿站与别处不同,院子里既没有停放马车的地方,也没有堆放杂物的地方,而是种了一些蔬菜。因为天气寒冷,萝卜和白菜大多都冻在了院子里。吃的话,倒也能凑合。
“在院子里种菜,这上面的人知道吗?”柳春抱着剑往上指了指。
“咱们这里不是官驿。”老妇人热情的将他们几人迎进去:“从前是的,但因为这条路上行人少,这清风驿就给取消了官制,由我家夫君代为管理。我家夫君从前也是领朝廷俸禄的,清风驿被撤销了之后,上面为补偿他,就让他继续做这里的管事。凡是这驿站里的东西,归我们用,但不归我们所有。这过路的客人,甭管是官家的还是普通百姓,只要投宿,我们都开门。自带干粮的不取分文,需要我们提供吃喝的,适当给一些也就是了。”
“原来如此,我倒是头一回听说。”柳春第一个跨进院内,确认院内没有异常后,才向柳韩山点头示意,“阿婆,这段时间来你们清风驿投宿的客人多吗?”
“不多,这年前年后是清风驿最消停的时候。这年前来过两拨客人,一波是官家的,是进京城谢恩的。另外一波是来自民间的杂耍艺人,跟咱们一样都是普通老百姓。甭管是哪家的,都只住了一宿就走了。年后,也是两拨客人,一拨是官家,另外一拨是你们。看你们的穿着打扮,应该是经商的商人。这再往前走不远就是安平县,听说这安平县热闹的很,尤其是最近这段日子,好多生面孔。”
老妇人将几人迎到正厅,将烛台放到桌子上,“几位稍等,我去端个火盆过来。这天气太冷了,瞧你们这一身寒气重的,烤烤火,暖和暖和。”
“我跟阿婆一块儿去吧。”柳春抱着剑跟了出去:“阿婆怎么知道安平县很热闹?”
“我夫君,也就是我那个老头子带着我家闺女去过。”老妇人笑眯眯地往侧面厢房里看了眼:“我们在这前院种了蔬菜,在后院养了鸡鸭鹅,这自个儿吃不了,家里又需要换些别的东西,每隔一段时间,我夫君就赶着驴车带着我闺女去安平县。这安平县大大小小的事情,我们多多少少也能知道些。”
“那您知道安平县令吗?”柳春问,观察着老妇人的神色。
“您是问柳大人?那可是位好官儿啊。听说他进京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安平县来。这安平县的老百姓可惦记着他呢。”老妇人将一个火盆点燃,里头都是自个儿烧的碳,模样虽不及城里卖得好,取暖效果却是丝毫不差。
就在老妇人忙活着的时候,门响了,随后是马儿的嘶鸣。
老妇人往门口看了看,对着堂屋喊了声:“青柳,去开门,恐是又有客人来了。”
少女应声,跟着从厢房里走出一位老者和一名少女。
少女生得明艳动人,跟眼前这对儿老夫妇没有丝毫的相似之处。少女很害羞,目光刚一对上柳春就转了过去。她提着裙角跑去开门,不见客人进门,却见她十分欢喜地走了出去。
老妇人见状,忙喊道:“青柳,谁来了?可是你认识的人?”
“阿母,是棠大人。”青柳的声音自门外传来:“棠大人的马受伤了,我先帮着他处理一下。”
“要不要你阿爹帮你?”老妇人的担心是挂在脸上的:“你一个女孩子家,哪里会处理什么马?老头子,你倒是去看看你闺女啊。”
“你闺女的心思你还不清楚,棠大人对她而言不是外人。”老者嘴上那么说,人却往门口去了。
柳春虽觉得奇怪,却也没心情搭理旁人的事情,见火盆处理好,便端着火盆去正厅了。
正厅里摆放着四张桌子,三张是空的,另外一张,做了他们这一波人。下马车时,芍药和朱明玉已经将车上吃的喝的东西拿下来了,只一会儿功夫,就摆满了大半张桌子。
柳春端着火盆进去时,她正扎着脑袋听南锦衣说青娘和绿禾的事儿。
这绿禾被他们安葬了,附着在发簪上的绿禾的怨气也被南锦衣驱散了。青娘去了一处尼姑庵,说是余生要静修,临行前,将那支发簪送给了南锦衣。
这发簪的根部刻有一些曲线,初看时,南锦衣并未瞧出那是什么,直到方才查看发簪时,借着晃晃悠悠的烛火,才认出它来。那是镇魂符,是凶手故意画上去的,至于目的,自然是为了镇压绿禾。
“是那位李少爷吗?”芍药好奇道:“这发簪是青娘送给绿禾陪嫁的,自从给了绿禾,就被她随身携带,直到她无辜枉死,才借了她的怨气回到青娘身边。绿禾死的时候,青娘还在梦缘小筑,这发簪上的镇魂符不可能是她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