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HTML的发展
HTML由英国计算机和物理学家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他在1990年开发了万维网的服务器和客户端。万维网也简称为Web,是通过互联网发布和获取信息的系统,这个系统使用的文档格式就是HTML。我们经常使用的网页,如百度、淘宝、京东等网站的网页,还有微信公众号中的文章网页都是万维网中的网页。
万维网主要包括服务器和客户端,客户端一般就是浏览器,当用户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并按Enter键或单击链接时,浏览器就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会发送对应的文档给客户端,文档的格式通常是HTML。图1.4展示了Web的服务器、客户端,以及HTML文档的关系。

图1.4 Web示意
为了适应互联网的发展,HTML标准不断更新。1995年HTML 2.0标准发布,它是后续HTML标准的基础。
HTML5是HTML的新版本,已于2014年正式发布,成为推荐版本。但在这之前关于HTML新版本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很久。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有很多问题不能使用旧的HTML标准解决。
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如何用HTML展示音频、视频。HTML5之前的标准中没有音频和视频专用的标签,所以那时,实现在网页里播放音频、视频的技术有很多,其中最流行的技术之一是Flash插件,但总体来说很不统一,对移动设备(比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支持也不完善。
早在2010年,时任苹果公司CEO的乔布斯就发表文章“Thoughts on Flash”,预言随着HTML5的发展,播放视频将不再依赖Flash插件。
如今HTML5标准中加入的<video>、<audio>标签得到了大多数浏览器的支持,使得在网页中插入视频、音频如插入图片一样简单。而Flash已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HTML5现在已获得极大的成功,有广泛的应用,且还在不断发展和更新。HTML5的发展既推动了浏览器的发展,也促进了HTML5应用的开发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