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数字时代赋能与变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3 用户共建:形成用户主导的互联网生态

Web 3.0致力于构建一个依托区块链技术、以用户为主导的网络生态体系。在Web 3.0时代,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并在交互中运用各种技术实现内容的创造和价值的分配、流通,形成往复循环的体系,构成Web 3.0生态。相比于Web 2.0的中心化特征,Web 3.0想要打造用户所有、用户共建的去中心化平台。Web 3.0生态体系主要由以下4个模块组成,如图1-4所示。

图1-4 Web 3.0生态体系的4个模块

1.用户身份

在Web 2.0时代,很多用户都有每注册一个新平台都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和验证码登录的经历,手机里充满了服务商发来的验证码。

Web 3.0时代则省去了上述烦琐的操作,用户以分布式数字身份(Decentralized Identity,DID)参与网络世界的交互。该身份为用户所有,完全由用户自己掌控。

在Web 3.0时代,用户可以将自己在不同平台的身份认证信息存储在区块链地址中,这个区块链地址也是用户的钱包地址。用户普遍使用钱包来保存和管理DID,通过钱包登录各个应用。

在Web 3.0中,很多用户交互都会涉及数字资产,因此可以用保管数字资产地址的钱包作为身份载体,使用户能够自主保护私有财产与身份隐私。用户可以利用钱包管理DID,进入Web 3.0生态体系。与Web 2.0相比,Web 3.0更注重用户身份的安全性与私密性。

2.用户交互

在Web 3.0时代,用户通过特定的应用和平台进行交互,实现数据在不同平台间的流转,最终构成完整的Web 3.0世界。价值的创造、分配与流通也在用户的操作中一一实现。

在Web 2.0时代,用户创造的内容价值大多由中心化平台获得,而在Web 3.0时代,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用户创造的内容价值将转化为数字资产,分配到用户的账户中。

3.用户组织

Web 3.0的生态建设离不开协作,能够使用户进行有序协作自治的组织是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是一种依托区块链而形成的组织形态,因此它是去中心化的,能保证社区自我治理的公平性。

区块链为DAO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持。DAO的组织规则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进行编写,由程序执行。同时,规则存储于区块链上,具有不可更改性。DAO在Web 3.0生态系统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根据DeepDAO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4月5日,全球已经有4833个DAO。

4.底层支撑

区块链技术和分布式存储为Web 3.0提供了底层支撑。以太坊将智能合约运用在区块链上,使编程、开发能够在区块链上进行。自此之后,去中心化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共同构成了Web 3.0生态体系。

分布式存储为Web 3.0提供了数据存储层。在Web 3.0生态体系中,用户交互活动产生的所有数据都需要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存储。在这种方式下,数据不需要由第三方平台托管,有利于实现数据价值归用户所有,形成用户主导的Web 3.0生态体系。

例如,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分布式文件系统)是实现分布式存储的方式之一,一般用于存储和访问文件、网站和应用程序的数据。因其具有去中心化、用户所有、用户共建等特点,所以IPFS是典型的Web 3.0生态应用。

Web 3.0从生态体系的4个模块入手,致力于为用户搭建一个能自己掌握数据的去中心化平台。未来,用户能够与其他用户一起共建平台,创作优质内容。

CHAPTE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