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9章 医者
宋君此刻继续诉说着山阳之行:“下属等人又去找了刘刺史,但是刘刺史对我等爱搭不理,回报的下属总是对我等说:“刘刺史忙于军事,无暇来见我等,让我等自去与铁监官员谈论。这种商贾之事就不要找他了。”
戏志才点点头,心里觉得这倒是有可能,毕竟青州黄巾已经进入济北国他身为兖州刺史应该要对付这批黄巾,更何况打赢了他就可以获得整个兖州的所有权,即便是朝廷不册封,他也是当之无愧的兖州牧。
想明白这些也就不再去想,于是询问道:“接下来呢?”
“我等又去铁监与那官员交涉,说明了这些情况,可是那官员竟然让我等以市价购买铁料的同时还要贿赂他两千金,实在是太过分了。”
宋军说到这里也是怒发冲冠,戏志才倒是没什么意外的地方,像这样的蛀虫在大汉末年有很多,他们大多都是桓灵时期买官得到的官位,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捞钱的本事一绝。
说到这里宋君望了望戏志才,低声问道:“戏公,我得知这样的消息很是愤怒,于是决定不再购买山阳铁监的铁料,不知您觉得对吗?”
宋君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若是您觉得我做得不妥,我再带人回去找那个官员。”
戏志才看到他小心翼翼的模样,笑着摇了摇头,说到:“那边你做的很对,这个官员明摆着是在敲竹杠,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在做生意,你要是给了他两千金那才是做错了。”
宋君听到这话也是不由得喜笑颜开。说到:“是极是极,我当时也这么认为的,戏公将真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等,我等绝对不能够随意浪费来之不易的金钱,这不是在帮曹使君,而是在损害曹使君的利益。”
戏志才笑着说道:“你有心了,以后你的商队就和赵君一起负责颍川道东郡的这条物资线吧。”
宋君见戏志才不仅没有怪罪他,而且还再次对他委以重任,于是躬身说道:“多谢戏公,下属必定竭心尽力为您、为曹使君办事。”
“好了,你且起来。跟我说说你在山阳郡的见闻吧,就像赵君那样。”
“是,下属从东郡出发,途经济阴郡,来到山阳郡,沿途所见人民多数还是有些存粮,济阴的百姓日子过得明显得有山阳郡的好。”
“此话怎讲?”
“济阴的百姓家中普遍都有存粮,粮食价格在市场上也不算很高,大概五十钱一斗。但是山阳郡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家中有存量的是少数,普遍都有菜色,不是很健康。粮食价格和陈留差不了多少,也都是接近百钱一斗粮食。”
“济阴的官兵不及山阳得多,大约有一万出头,山阳则是刺史刘岱手里握有接近两万人马,但是绝对不到两万,袁遗手里有接近五千人马。”
······
戏志才点点头,心里想着:永和五年,济阴郡六十五万人口,山阳郡六十万人口。按照宋君的描述,济阴的人口多于山阳,大约有五十万左右,山阳则有接近四十万。陈留,山阳,济阴,东郡这些都大约减损了三分之一的人口。
整个兖州永和五年有四百多万人口,按照上面的推论现在兖州人口大概也就是两百多万不到三百万的样子。
嗯,只要强硬推行,屯田之策完全可行,这有利于普通百姓,至于那些大家族不信他们敢对握刀的人嚣张。
只能说戏志才想的乐观了一些,历史上兖州以张邈陈宫为首的大家族叛乱虽然有各种原因,但是离不开的就是杀了名士边让以及有在兖州举行屯田的讨论。
可以说这两条就是触发兖州之乱的重要原因。兖州之乱曹操和吕布打了整整两年,接着好不容易赶走了吕布又爆发了旱灾蝗灾,兖州对于曹氏集团来说已经没有一点油水。按照戏志才现在的估算兖州还有两百多万人口,恐怕经历历史上那场兖州之乱至少也得去掉一半人口。
自己的根据地被打成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荒野之地这对于曹氏集团的打击是巨大的!曹操打张鲁的时候,汉中都还有不低于十万户人口,也就是接近百万人,这么一对比,兖州一个州,省级单位人口也就比汉中这个市级单位多那么一点。
怪不得老曹喜欢搞拆迁,把人口集中到自己的核心区域。
戏志才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知道自己该休息了,于是强忍着不适对两位使者说到:“你二人辛苦了,下去休息吧,以后就按照赵君说的每月去一趟颍川,按照市价购买五万斤铁料。你们两支商队汇合为一支队伍专门负责颍川事宜。”
两人恭声道:“是,我等必定不会让戏公失望。”
“下去吧,我就不送你们了。”戏志才的声音有些虚弱,他现在只感到头晕想吐。
戏志才踉跄着走到床边,衣服也不脱就直接躺在了床上,直到这时他的身体才好受一点。戏志才放空思维,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
不知不觉到了夜里,管家来到房门边,轻轻的敲了敲房门,对着戏志才说道:“主人,大夫到了,您看是不是让他为您检查一下?”
戏志才从睡梦中醒来,说到:“嗯,让他过来吧。”
很快管家就带着一位中年人走到戏志才的床边,管家对这位中年人说道:“这就是我家主人,他从小身子骨就弱,最近这段时间很是劳累,你且为我家主人好好检查一番。”
中年人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他虽然不知道这位管家的主人是谁?但是也大概能猜到一点,不过他不关心这个,只在乎这钱给的到不到位。很显然管家的钱给到位了,要不然也不会顶着宵禁的名头来为这家主人检查。
管家退到一边,点起了好几盏油灯,让这房间更亮一点。
医生将自己的手搭在戏志才的脉搏上,过了好一会,眉头越皱越紧,然后又看了戏志才的舌苔,问了很多问题。
最终小半个时辰过后,医生终于停止了检查,沉声说道:“你家主人中气不足,气血亏空,不适宜长期处理如此劳累的事物。
我这边开个方子,你让你家主人每日服用两次。或许会有效果,但是记得千万要保养好身体。”
就在大夫写好一道方子后,戏志才突然拉住了大夫的衣角,说到:“如果长期工作劳苦,我还能够活多久?”
大夫有些沉默,最终敌不过戏志才的眼神,沉声说道:“若是工作劳苦,得不到休息,恐怕最多十年。”
戏志才听到这个数字不知道该欢喜还是该悲痛。十年啊,高皇帝,光武皇帝一统天下用的时间也不过就是十年左右,有这十年足以辅佐明公成就一统大业了。
可是还是这该死的十年,自己虽然赢得生前身后名,但是再也看不见盛世到来,看不到啊乡间儿童嬉戏的笑容,看不见都市里面摩肩接踵的繁华。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自己的孩儿才几岁大,十年时间还看不到他长大成人,等我去往阎罗殿,他的母亲问我说咱们的孩儿你照顾得怎么样了?我又该怎么回答?
不知不觉间戏志才的眼角留下一滴泪水。
医生见状,只当是戏志才觉得自己只能活十年太少,连忙说道:“若是保养得好,不在接触如此劳累的工作,或许能活二十年也说不定。”
戏志才无声地摇摇头,如果不能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即便自己能活到七十岁,又同行尸走肉有什么分别?
戏志才缓声说道:“多谢大夫你告知,不过就算是飞蛾扑火也得有照亮这世间黑暗的理想。”
医生不由得感叹,说到:“值得吗?”
戏志才只轻轻说了一句:值得。便不再言语,医生虽然没有听仔细,但看到戏志才那决绝的眼神也明白了他的心意,不由得有些感动,虽然他不认同戏志才对曹使君的忠诚,在他看来曹操也不过和那些军阀一样罢了,但是谁能拒绝伤害一个赤胆忠心的好官员呢?
医生缓声说道:“你的病情我会再想想办法,以后每月我都会来给你免费检查身体,虽然不是很认同你这样的理想,但是你是值得尊敬的。”
戏志才笑了,说到:“那你就等待吧,等到盛世降临,你就会明白我们这些为之奋斗的人的理想,到时候你就会认同我的理想。”
医生也笑了,说到:“那你可得好好活着,要不然我都没处于人诉说这份心情。”
“好。”
医生走了,管家端着一碗肉羹,上前来对戏志才说道:“主人,喝了这碗羹汤吧,我安排人去为您熬药。”
戏志才勉力坐起身来,小口喝着羹汤,温热的汤流入肚中,感到身体一阵舒畅。说到:“你费心了。”
管家笑道:“这是我的职责,您在外面辅佐曹使君成就霸业,小人没有那么多学识,但是也是可以照顾您起居生活的。”
戏志才喝完了羹汤,便又昏昏睡去。管家看着自家的主人,心中不由地叹息:“这乱世早点结束吧。”
笔者语:戏志才这样的传统儒士,历史上有很多,他的具体事迹已经不可考了,所以自己给他加了很多戏,但是他对于曹操前期事业的帮助确实很大,可以推测的就是很多具体政策都有他的建议。我自己也在尽力还原一个忠诚,有才华但是天不假年的一个心腹谋士的形象。他就是曹操事业前期的郭嘉,反过来郭嘉又是曹操事业中期的戏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