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正经三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给董卓找了个新爹!

———地湿衣裳润,林昏鸟雀投,不知何处笛,吹作满江流。———

看着遍地狼藉,张羽歌下意识想从兜里点一支烟,不过在摸到口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穿越到了三国,这传说中的事后烟自己是抽不到了。

“怎么样?你这身体...还能行吗?”

“不行了,真的太累了......”

此时的池阳君经过几个时辰的社会人文活动之后,已经完全瘫倒在地。

毕竟五雷灌底可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池阳君虽然现在的身体是十八岁,但是实际年龄和家庭环境也决定她是一个吃过见过的选手,由于之前身体的老化,她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大英警察进小学的感觉了。

一个老树抽新芽,一个养精蓄锐二十余载,对战双方也算是势均力敌,棋逢对手了。

本来张羽歌见此情形只是想草草了事,但是初次开展社会人文活动的小张并不这么想,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就多来了几fa。

众所周知,大头通常都是儿子,而小头的才是爸爸!

与此同时,在大殿之外的董卓和文武百官正在等待殿内的战火结束。

“大战八十老妪,这小子口是真不挑啊!”

“这场面会何等惨烈啊!不能亲眼所见可谓此生憾事!”

“何止是惨烈,简直就是壮烈啊!”

“俺也这么觉得!”

......

听着文武百官的话,董卓的脸色黑的和昆仑奴一样,一想到自己的老娘正在殿内和一个二十多岁的宦官积极开展社会人文活动,董卓的心里顿感五味杂陈。

不过那又能怎样?

哪怕对方和自己老娘进行社会人文活动,他们也进不了这名宦官的五步以内。

不过对方终究是个宦官,估计这场社会人文活动最终应该也只是无鸡之谈。

董卓还在殿外宽慰自己的时候,殿内的张羽歌重新穿好了衣服,打算趁四下无人溜出宫殿。

同时池阳君也穿好了衣物,看着狗狗祟祟的张羽歌,池阳君问道:“官人是要做什么?不如同妾身一叙,妾身或许能帮得上忙。”

正常来讲,在三国时期和其他男人进行社会人文活动的女人是被封建社会所不容的,但是池阳君作为董卓的生母已经八十多岁了,这个年纪其实早就已经看淡了很多事情。

并且现在在面前这个身着宦官衣服的男人一探深浅后,自己从半截入土的八十老妪回到了二八年华,此等手段说一句神仙在世也不为过。

作为董卓的母亲,池阳君也明白这样一个人对于董卓的权势有多么大的助力......

所以池阳君打算给董卓找个后爹!

至于董卓同不同意并不重要,现在这个时代孝可是立足之本。

“我估计董卓这个泌阳的是非杀我不可了,现在老子势单力薄,跟他硬刚纯属打灯笼进茅房找死,所以我打算溜出大殿逃得一线生机。”

池阳君闻言轻笑一声道:“有妾身在,官人何必如此耗费心神?稍后妾身与官人一同前去,有妾作保想必仲颖定不会与官人刀兵相向。”

闻言张羽歌点了点头,打算尝试一下通过池阳君的方法逃出去。

正所谓一日夫妻百日恩,如此算来他们之间也算有五百多天的恩情了。

最主要的是张羽歌第一次与人交手就五探深幽,双方收兵之后或多或少腿也有点软,估计逃跑的时候会影响发挥。

“下次可不能了!”

待二人休整完毕,张羽歌和池阳君便携手走出大殿,见里面有人走出,数十名西凉军士卒立刻持剑上前。

“放肆!速速命董仲颖前来见我!”

一众西凉士卒看着眼前这名俏丽的少女一时不知所措。

之前只知道殿内有老太君在,这名少女的出现完全在众人的意料之外。

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早已等候多时的董卓快步走上前来,在见到少女的一刻,仿佛看见了自己年少时将自己抱在怀中的母亲......

那时的母亲是何等的风华绝代,正如同......现在这般?

“母...母亲?!”

“哼!仲颖为何如此无礼,面对母亲竟也用刀兵相见?”

“速速收起兵刃!不得无礼!”

“喏!”

随着刀剑入鞘,原本面若寒霜的池阳君也将表情舒缓,拉着董卓走至张羽歌身前说道:“此为我夫君,姓张名仁字羽歌,以后便是你的继父了,还不快来拜见?”

而在池阳君说话的功夫,张羽歌则用戏谑的眼光看着董卓,仿佛在说“你看!你妈给你找了个新爹!”

“继...继父......”

听到池阳君的话,董卓还没从母亲返老还童的震惊中缓过神来,便再次愣在原地。

几个时辰前此人还是阶下囚,现在转眼就成了他的继父,这个结果无论如何他也接受不了!

而且他看自己的眼神......

真特么欠揍啊!

不过此人不仅能在虚空之中将人引渡至身前,还能做到无视所有攻击,并且能令耄耋之年的母亲重至二八年华......

这样的能力不可谓不大!

虽然此人年纪轻轻没有任何声望,还特么是个宦官,但是考虑到这名“天眷者”的能力,认为继父...也不是不行,不过......

而就在董卓愣在当场,思索要不要认下这个继父的时候,身后的文武百官也将返老还童的池阳君收入眼底,随后众人心中经过一阵头脑风暴之后也有了算计。

“董贼此时已经大权在握,若是将这名天眷者收入麾下,只怕我大汉江山不保!”

想到此处,司徒王允顿时心生一计。

“启禀丞相,此人于大殿之中,天子驾前,强迫池阳君行苟且之事,上不遵天子,下辱没丞相,若丞相不将其凌迟处死夷灭九族,丞相威严何在?大汉威严何在?

何况老太君在董大人仙逝之后恪守名节,然此人行不轨之事致老太君名节不保,致董大人在天之灵受此大辱!若不将此獠诛之,则为于天子不忠,于令尊不孝!

如此不忠不孝之名加至丞相之身,恐朝堂不安,社稷不稳,还望丞相三思!”

“望丞相三思!”

--------------

注:董卓生母姓名已不可考,池阳君是封号不是姓名。

东汉时期就已有继父的称谓,称之为继父或假父,但是假父为日常的非正式称呼,在正式场合继父才符合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