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史料举隅及研究方法
武科研究之难,史料匮乏为其要因。然武科既为抡才常典,与其运行过程相伴之纸本及实物史料,实际不在少数;不过未经系统整理披露,有赖研究者亲力发掘。近年史料公布刊行呈现加速之势,稍微改变既往文、武科举研究史料严重失衡之状态。加之电子资源日新月异,文献获取之便捷,与往日已不可同日而语,凡此皆有助深化武科研究。兹择本书主要参撷者,分类举述如下,兼论各类史料之性质,以及如何互补为用。
其一为未刊档案之类。此类史料多为武科运作中直接产生,最为接近制度原貌,价值甚高。其重要者,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硃批奏摺,军机处汉文、满文录副奏摺,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代武进士登科进呈录等。台湾地区所藏史料裨益最多者,当属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内阁大库档案;此外,尚有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书文献馆藏清代军机档、上谕档、善本古籍及历朝宫中档奏摺,以及台北图书馆藏清代武科满汉文小金榜、武会试录、武进士登科录之缩微胶卷。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明代武科乡、会试录,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图书馆藏清代科举考卷,以及上海嘉定科举博物馆藏清代武殿试卷,亦得采撷。此类未刊档案之内,除有清代武科运作之章奏文移,更有武科乡试录、题名录、会试录、武进士登科录,及武科大金榜、满汉文小金榜、武科乡试、会试、殿试之考题与答卷,以及武进士取录人数、甲第、履历单、授职清单等核心史料,最为珍贵。若无此类档案,难察武科运作详情,则制度研究不免流于编排典章、摘录条例。
其二为历代正史、典制、官书之类。武科乃常规抡才体制,其制度之沿革变化,载诸典册,有迹可寻。本书考述历代武举制度,多参历朝正史之职官志、兵志、选举志、学校志、礼志及武科关联人物之传记。历代典制之书,则《十通》内关涉选举、学校之部,《古今图书集成》之选举典,《唐六典》、《大明会典》及《明实录》等,征引甚多。清代典章部分,以《武场条例》、《大清会典》及《大清会典事例》为基础,采及《八旗通志》、《大清会典图》、《学政全书》、《科场条例》、《中枢政考》,以及清代历朝起居注、上谕档、硃批奏摺与奏议等。全书征引《清实录》总逾三百条,以详察武科制度之沿革与运作,端赖《〈清实录〉科举史料汇编》之助。(80)实际引用时虽已逐条检回《清实录》原书,重新校核标点,然索骥之初,受惠于此编甚多。《清史稿》虽述武科规制甚为简略,且不乏疏漏,然其中保存武科士子事例甚多,对于铸成人物群体及个案之“立体论述”甚有助益,不致使内文限于典章条文;复因该书乃最后一部官修“正史”,其中可见纂修者对于武科制度及武科士子之态度与笔法,亦可深察。此外,顾廷龙主编《清代硃卷集成》、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以及秦国经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对于考察武科人物群体之出身背景及授职迁转等,助益甚多。
其三为各地方志、文集、笔记之类。地方史乘有其局限,本书考述武科基本制度及著录武科重要人物,不以方志为直接来源依据。然方志所载,颇能见其制度于地方之运行实况,诸如学校之设立、膏火盘费之发放以及地方武职之迁转,因此文中间有所采。私人文集、笔记之作者,不乏亲见武科运作乃至典试武闱、校阅内场者,其记录尤应参考。本书征引方志较多,难以备举。至于文集笔记等私家著述,如阮元《两浙輶轩录》、王士祯《居易录》、梁章钜《浪迹丛谈》、陈廷敬《午亭文编》、陈康祺《郎潜纪闻》、李棠阶《李文清公日记》、郑观应《盛世危言》、唐才常《唐才常集》、朱彭寿《旧典备征》,以及曾国藩、张之洞之文集等。此类文献,在前述两类档案、官书之外,多能提供关涉清代武科之“地方知识”及“个体认识”,对于丰富武科样貌,亦有裨益。
其四为报刊杂志之类。清季局势钜变,报刊杂志兴起,影响近代政治、文化与社会至为深远,学界多有研究。此类文献为认识武科之后期运作,以及民间舆情对待武科之态度,另辟途径。本书论及清季武科之影响及革废,亦参考《点石斋画报》、《申报》、《益闻录》、《格致新报》等报刊较多。其中,《点石斋画报》内容宏富,图文并茂,洵为晚清研究之宝藏。叶汉明等所编《点石斋画报通检》,检索便利,嘉惠甚多。(81)
亦需指明者,传统文武科举同称“抡才大典”,不过武科研究异于文科之处,在于可用史料多为文官、文人所记录和编纂,其中不乏对于武科及武人之偏见与误解,需要审慎辨析,持平立论。为此,需要在研究视野及方法层面,有所留心。学术研究本无定法,因应需要而灵活取用;人文社科之基础研究,所重仍在视野及见识,非止方法与技术。本书所用之基础方法,即文献史料之细致解读,此亦文科研究“诸法之母”;必要之时,辅以文本之“话语分析”及视图解析之法。在宏观层面,常存比较研究之视角,涉及文武科举、满汉、旗民等议题,以及清代历朝武科运作情形,尤其多采比较视角,以见异同。细节之处,本书虽以文献解析与质性分析为主,必要时亦多结合计量统计方法,以期细密准确。此外,考察武科家族、人物之授职、迁转及其地位、影响等议题,亦将群体研究与个案分析方法相互结合。
以要言之,本书考论一代典章,主要近于传统史学“书”、“志”之体,兼采其“传”、“表”之例。对于晚近史学之研究视野,及其谋篇、论析、计量、绘图诸法,亦择要采撷,以期兼得其长而有所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