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FACE
前言
智能网联汽车是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最佳载体,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从技术研发与测试验证阶段逐步迈入示范应用与大规模推广阶段。在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发布了多项管理规范和相关标准,已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验证与示范应用体系,国内多个城市已经开展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部署,加快了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应用步伐。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在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产品认证与管理、商业化应用等方面也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和创新经验积累。
与此同时,面对智能网联汽车,尤其是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商业化所面临的主要共性问题,以及不同创新应用场景商业化落地存在的个性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探究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所面临的问题与实现路径,促进多种场景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在上述背景下组织研究并编制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编制工作历时1年有余,集合了行业内外80余家单位、近200位专家,共同研判了面向2025年前后的智能网联汽车各场景应用路径。
《路线图》梳理了不同场景下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的现状与成果,辨识了不同场景应用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识别了相应功能要求,通过优势落地场景的协同带动效应,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探索适应高度自动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路线;以汽车为核心,实现汽车、交通与智慧城市共同发展的智能网联新型体系架构;充分融合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特征,以“十四五”期间不同场景下车辆、设施、服务的普及为目标,最终形成发展里程碑和实现路径等内容。
《路线图》研究了面向短期(2021—2022年)、中期(2023—2025年)、长期(2025年以后)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应用的总体目标、愿景、里程碑与发展路径,提出创新发展需求,以期为我国汽车产业紧抓历史机遇、加速转型升级、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指明发展方向,提供决策参考。
《路线图》在编制过程中,始终遵循前瞻性、系统性、科学性、开放性和公益性的原则。在组织架构上,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负责总体组织和协调工作,并组建了5大类13个专题组。其中,停车场(库)泊车专题由纵目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研究、Robotaxi专题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研究、高速公路自动驾驶乘用车专题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研究、通勤客车和专用车道快速公交专题由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研究、高速公路自动驾驶货车专题由北京图森智途科技有限公司及陕西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研究、港口货运专题由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研究、矿山运输专题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北京踏歌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研究、末端配送与巡逻侦察专题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组织研究、环卫清扫专题由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研究、无缝化服务专题由东风悦享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研究、数据发展专题由希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牵头组织研究。此外,总体编写组成员刘卫国、李乔、霍克、张泽忠、刘宏骏、李晓龙、李欢欢、刘璟、李明、郭利荣、于胜波、杨忠伟参与了本书的组织编写工作。
最后,感谢参与《路线图》编制工作的全体专家的努力和贡献!感谢产业界、科技界、学术界同仁们的大力支持!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为本书出版所做的大量工作!希望这本凝聚了行业各界专家学者心血和智慧的图书,能够持续加快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研究产品管理办法与标准、优化政策环境、打造产业应用生态,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