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卫生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北京大学是我安心教学、潜心研究的摇篮和基地,距1999年在北京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开始从事健康与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证跨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已15周年。其间,主持了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足行万里书万卷,常拟雄心似丈夫”,以拳拳爱国之心和忧民之情,矢志以自己所学专长为党和国家的科学决策提出建议和思路。15年来,主持国家级重大课题,带领北大学子,上山下乡,长途跋涉,深入30余省市区的城市和乡村基层实地调研。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思考求证政策法规实施之利弊,静心分析,建言献策,完成2部译著、6部专著、9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咨询报告、40份内参、100余篇学术论文。

《大国卫生之道》2007年完成初稿后,年逾古稀的母亲成为第一读者,阅后告我“卫生部人才济济,自有道行,初生牛犊不要孟浪”,故初稿虽成八载,未面世出版。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汤一介先生(临终前)、梁柱先生、乐黛云先生等老一代著名教育家励之“卫生人可道之,人异则所道不同,有心得大家切磋,不失学者本分”。北大第十任校长周其凤院士、前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先生在阅过本书清样后还亲手题写书名以示勉励、推动。因此我又重拾初心,但也决意多加时日,再加琢磨。我的良师益友崔永琳方家、胡蓉女士亦建议我对15年来科研成果的重要学术观点、建议,做个梳理和分析。经其鼓励和启发,我将15年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搜集整理了起来,并自勉继续深入研究。我虽满怀挚诚,但也并不奢求著成经典,我所述之道,仅是我心中所想之道,亦为我足下所行之道,一步一志,跬积步累,唯愿可以我一人之微道,与诸为政为学者交流共勉,以铸民生福祉之康庄大道。

夕阳西下的傍晚,逐字重读这些倾注了我无数心血和思考的文字,虽然它们曾散落在不同的载体中,许多文章或资料从未发表过,有的是我为在校生和在职培训学员准备的讲义,有的发表于内参资料,现已被官方在网络上公布,有的是科研标书,其中的联系却千丝万缕,串联起的不仅是一个青年学者不停求索的成长之道,一个拳拳赤子对卫生领域不懈关注的奋进之道,也折射出了中国卫生事业不断进步的发展之道。中国的卫生事业肇始于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随着城乡医保等政策开始走进万户千家,二元(城乡)三维(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碎片化的推进逐步被一体化的城乡统筹所取代,逐步形成体系的中国卫生事业又正与世界、社会,与教学、科研发生着蓬勃的互动。基于此,我将这些文章分为三个板块,即道之弁、道之通与道之广,旨在呼应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同时真实记录我工作中的一点心得、一点情怀——道在于心,亦在于行,道之所至,有我对天地之心的一份追随,对往圣之学的一份崇敬,还有对生民之命的一份牵挂。

王红漫

于北京大学文珍阁

甲午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