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基本问题探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从研究商品入手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货币一般关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之前已经存在,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生产方式之中,而且,无论生产方式如何,商品货币一般关系表现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是共同的。马克思之所以从商品入手讨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是因为,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前提”,“商品既表现为资本的经常的元素前提,又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直接结果”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4.,资本主义生产是发达的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可以不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进行,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必须以商品经济为历史前提,它的发展必须以商品经济为载体,没有商品生产,就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商品这个经济细胞已经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萌芽。研究商品这个物不是马克思的目的,恩格斯说:“经济学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马克思第一次揭示出这种联系对于整个经济学的意义,从而使最难的问题变得如此简单明了。”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4.商品首先是物,但它不仅是物,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二者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生产中的基本矛盾(见图2-1)。在这个矛盾统一体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与生产力相关的具体劳动生产的,而价值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本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因此,商品中包含的矛盾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图2-1 简单商品生产中的基本矛盾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必须通过交换使它们各自得到实现才能解决,为了解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产生了货币,货币的出现可以缓解但是不能彻底解决矛盾。货币出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更重要的是,货币所有者在市场上购买到了自由的但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所出卖的劳动力,被雇佣的劳动者能给购买它的人创造剩余价值,货币因此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简单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与其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产生,表现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列宁在《谈谈辩证法》中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从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萌芽)。——一般辩证法的阐述(以及研究)方法也应当如此。”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8.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利润。利润从哪里来;为什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之前的生产方式相比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上会有如此强大的动力,而财富增加却伴随着贫困扩散;为什么生产发展却引起经济危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客观事实出发,把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细胞来解剖,观察其生命体的结构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发现,利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这个绝对规律的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系列问题。再进一步看,剩余价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只有揭示了价值的源泉和本质,揭示了价值规律,才能揭示剩余价值的源泉和本质,才能揭示剩余价值规律,那么,什么是价值,价值客观存在吗,价值的本源和本质是什么?就成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之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马克思说:“我所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指从威廉·配第以来的一切这样的经济学,这种经济学与庸俗经济学相反,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见[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99注释(32).就已经开始研究商品的价值本源问题,并且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从剖析商品入手,在批判地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价值的本质、源泉及其客观性,从而揭示了商品经济形态中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价值规律,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作,它的全部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