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窗花史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六、窗花老艺人说家史

窗花老艺人魏桂荣是宋家小庄人,她的父亲叫魏占鳌。魏占鳌是1949年后考取蔚县窗花社(当地俗称)的第一批窗花艺人。魏桂荣从小练就了“童子功”,是蔚县窗花又一代传承人。她传承了窗花技艺,也记得她家往昔窗花生涯的酸甜苦辣。

魏桂荣和姐姐魏桂英讲的故事,令人百感交集。

第一个故事“卖了嫁衣学做刻刀”。魏占鳌当初学做窗花时没有拜师傅,他听说刀子是用钢丝打的,就把车轮条(车轮子辐条)找来直接用锤子打,不管怎么打也打不成刀子,手却打出了血泡。他妻子建议他去铁匠那儿取经,他就去铁匠铺子里偷学做菜刀。可回家后,刀虽然做得很像,但因为太软,根本刻不动纸,为此他琢磨了一夜。妻子看出了他的心思,默默把自己心爱的、舍不得穿的嫁衣拿了出来,让他去当铺当了换钱,再去铁匠铺里问个究竟。后来,他从铁匠铺回家后连晚饭都没顾上吃,就开始“作战”了。他妻子偷偷看着他,一会儿把钢丝烧红,一会儿把钢丝放在铁块上敲打,一会儿把钢丝条放在水盆里,就这样折腾了一天多,一把像模像样的刻刀总算打制成功了!有了这个基本功,又经过多次的实践,魏占鳌终于掌握了制作刻刀的技术。

第二个故事“做蜡板被人戏耍”。魏占鳌虽然学会了做刻刀,但还不会做蜡板,他以为问一问前辈就能自己做了。他去请教村里的前辈,人家告诉他是用砖头面儿和锯末做的。他回家把砖在磨石上磨成了面,再用面罗过滤了,兴冲冲地和锯末混在一起,做成了“蜡板”。但是,刻刀一碰到“蜡板”就崩刀刃。试了又试,废寝忘食打的几把刀全部败下了阵。为此,魏占鳌冲着妻子发火,妻子不甘心无故受气,冲着他就骂:“你也不想想,蜡板还能用砖头做,那还不如叫砖板!”他一听,有道理,于是,马不停蹄地找来了蜡,重新做了一块蜡板,等干了一试,刀虽然没折,但是依然不好用。这一次他左思右想突然明白了,问题可能出在比例上,然后他又以不同的比例做了好几块蜡板。经过几番折腾,最终成功地掌握了做蜡板的方法。

魏占鳌先生的杨家将人物窗花作品,刻染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第三个故事“多做窗花供孩子上学”。魏桂荣小名叫二子,她姐姐魏桂英的小名叫白子,她哥哥的小名叫大金子。一家人做窗花,父亲魏占鳌主管刻和卖,母亲管染色,白子管揭和穿,大金子接替姐姐的活搓纸捻。一家人忙来忙去,还是供不起两个孩子都进学堂上学,因为大金子是个男孩,就优先上学了。白子心里特别不平衡。她不仅羡慕男孩子,更羡慕那些上学的女孩子。

她有怨气常会挂在嘴边,每当她不想做活时,总说还是男孩子好,可以去上学。父母亲感到很对不起孩子,但又不敢承诺让她也进学堂,只是背着白子商量,再多做些窗花,多挣一些钱,也让大女儿去上学。随后,父母要求白子做的事也多了。白子哪里知道父母的用心,不肯老老实实做活儿,找到机会就去玩,一玩就是半天。母亲气得不行,打了白子,白子不示弱,边哭边说:“妈不是喜欢儿子吗,让儿子干去呀。”

弟弟大金子觉得姐姐可怜,便对姐姐说:“不用哭了,明天给你画个带把的。”第二天,他真的把一个“带把”的画拿给了父母看,还说这张画代表他姐姐。魏占鳌看到那张画产生了创作灵感,把大金子的画改成了窗花,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这张窗花卖得特别好!又过了几年,白子终于上了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