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岁那年
时落阳一岁半的时候被寄养在了奶奶家,父母都去了梧桐打工。
时落阳的奶奶叫文淑远,年轻时是黄梅戏演员。自从丈夫去世后,她就一直一个人。
奶奶所处的地方是一个叫做八坊源的村庄。时落阳从一岁半开始就生活在这儿。
时落阳五岁那年对黄梅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整天嚷嚷着要跟奶奶学。文淑远拗不过孙女,便答应了她。好在时落阳有天赋,学的很快。空闲的时候,两个人便把戏服什么的都拿出来,装扮好自己后就开始唱。
奶奶有一个邻居,两家的老房子之间只隔了一堵墙的距离。奶奶的邻居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婆婆,姓王,时落阳从小就叫她王婆婆。
奶奶不喜欢让时落阳经常和王婆婆玩,说王婆婆这个人很怪。但其实,奶奶和王婆婆的关系很好。
王婆婆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所以经常来奶奶家蹭饭。
时落阳在八坊源生活得很快乐,虽然在这里的朋友不多。父母也就过年时才回来,在家待个三天就走。时落阳父母在她五岁那年在梧坪开了家水果店,店名叫农夫果缘。
时落阳八岁那年。
那年七月正值暑假期间,时落阳在八三桥上看见了一个小男孩坐着看书,她好奇地走了过去。见男孩手里拿的是有关奥数的书,时落阳顿时没了兴趣,还冷嘲热讽了一句:“奥数多没意思啊,还不知世界未解之谜呢。”
男孩被打断了思路,抬眼看了一眼面前的这个女孩,说:“怎么,你懂奥数?”
时落阳摇摇头:“但确实比世界未解之谜无趣啊!”
男孩懒得理她,接着看书。反倒是时落阳来兴趣了,坐在他旁边。桥上的两排长椅板凳都是村民们摆放的,村民们偶尔会坐在桥上嗑嗑瓜子聊聊天。
“我怎么从来都没见过你啊,你哪的?”时落阳托着下巴问。
“昨天刚来。”男孩老实回答,但眼睛一动不动。
“昨天……”时落阳开始算日子,“9号啊。”
“嗯。”
“我叫时落阳。”
男孩终于动了,抬起头来问她:“洛阳?九朝古都那个?”
时落阳不知道洛阳,更不懂什么九朝古都。
“我不知道。”
这下换男孩冷嘲热讽了:“洛阳都不知道,亏你还知道奥数。”
时落阳急了:“我识字,况且我们数学老师也让我做奥数题。”
“那你会做吗?”男孩带着怀疑的眼光。
时落阳心虚了,赶紧转移话题:“算了,不说这个。我的名字叫时落阳,时间的时,落叶的落,阳光的阳。我妈说我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我是在太阳下山的时候出生的。”
“这么巧,我就是晚上出生的,我叫何似辰。”
“怎么写?”时落阳关心的居然是这个。
“几何的何,相似的似,星辰的辰。”男孩解释道。
“几何是什么?”时落阳一脸天真地问道。
男孩无语了,正想解释时,时落阳突然甩了甩手,说:“算了,我也不想知道。所以你的姓到底怎么写?”
“单人旁,然后一个可爱的可。”男孩耐心地解释道。
“哦。”时落阳平淡地回了一句。
“你哪家的?”时落阳接着问。
“王桂英家的。”
“王婆婆?!是那个卖豆腐的王婆婆吗?”
全村就王婆婆一个人卖豆腐。
男孩点点头。
时落阳兴奋了,一把抱住男孩。男孩惊愕,一把拉开。
“你干嘛!”
“我家就在王婆婆隔壁啊!”
男孩害羞地别过头去。
“不对啊,婆婆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哪来的孩子?说!”
这语气,怕是不太友善吧。
“王桂梅是我外婆。我爸爸家太过强势,所以过年都不回来。前几天我爸妈离婚了,妈妈就想回家看看,所以我就回来了。”
“哦。”时落阳恍然大悟了。
男孩见有大人来桥上,直接跑了。
时落阳见男孩跑了,立马跟了上去。
男孩跑回了家,也就是王婆婆的家。
时落阳笑着回了家,奶奶见她这么高兴,忍不住问:“这么开心作甚啊?”
“就开心呗。”说着,时落阳吐了吐舌头。
“对了,你王婆婆今天也挺高兴的,说是女儿回来了。”
“真好。”
真好,那个男孩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