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懒极而不败之人的故事
他是我在一所海军军官培训学校的同学。不是培训太空舰队的“海军”,那时候人类还没能登上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呢。我说的是真正下海的海军。海上的船舰相互攻击,努力把对方击沉,即便胜利也往往损失惨重。总之我上了这么一所学校,因为太年轻,无法感性地认识到,如果我的船沉了,我可能会跟着沉下去。不过这不是我的故事,而是大卫·兰姆的故事。[3]
要讲大卫这个人,我得先说说他的童年。他是个乡巴佬,意思就是说即使按照当时宽松的标准来看,他也是来自一个文明欠发达的地区。而且大卫住在山沟沟里,是那种能看见猫头鹰捉小鸡的旮旯。
他在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乡村学校上学,只上到十三岁就辍学了。他很享受学校生活,因为在学校的每个小时,他都只要坐着读书就行,没有更难的事情做;可是上学前或者放学后,他都得在家族的农场里干他最讨厌干的杂活儿,因为这些在他眼里都是偷不得懒的“实在活儿”,又脏又累,又粗又笨,挣得不多,而且还要早起。他最恨这一点。
毕业对他来说是残酷的一天,那意味着他再也不能在学校里轻轻松松地度过六七个小时,而是要整日整日地干那些“实在活儿”。有一天,天气炎热,他花了15个小时跟在一头骡子后面犁地。他盯着骡子屁股,呼吸的空气里都是这畜生的蹄子扬起的灰尘,时不时还要擦一把眼角辛苦的汗水,这样熬的时间越长,他就越恨这种日子。
那天晚上,他没跟任何人说就自行离开了家,走了15英里,来到城里。他睡在了邮局门口,直到第二天邮局开门营业,局长才把他轰起来。然后他就去应征海军了。那一晚,他“长大了”两岁,从十五岁变成了十七岁,让他满足了应征入伍的年纪要求。
一个男孩离开家之后就会迅速成长,然而这个事实并不容易被人察觉。在那个时代、那个地方,人们还没听说过出生登记这回事,再加上大卫已经长到了六英尺高,肩膀宽阔,肌肉发达,长得英俊且成熟,眼角还早早爬上了鱼尾纹,没人会认为他还没成年。
海军是个适合大卫的地方。他们给他发了新鞋和新衣服,让他出海见识各处新奇有趣的地方,再也不用被骡子和玉米地的灰尘打扰。他们也需要他工作,不过,和在山沟沟的农场里的工作相比,海军那儿的活儿没那么多,也没那么累。搞清楚船上的规矩之后,他很快就琢磨明白如何不做太多工作也能让船上的各路神仙满意了,“各路神仙”指的是军士长。
但他并不完全满意,因为他还是得早起,常常不得不夜里站岗,有时候还要做擦洗甲板或者其他不适合他性情的工作。
然后他就听说了这所培养军官候选人——按当时的说法叫“候补军官”——的学校。其实大卫并不在意人们怎么称呼他们,重点是在那地儿海军会掏钱让他坐下来念书,在他看来那就是天堂,再也不用擦洗甲板,不用再听军士长呼来喝去。我的国王,你是不是感觉我讲的事有点无聊?没有吗?
很好。大卫自身的条件并不足够让他进入这所学校。他要是想入学,还得再上四五年学。这样才能掌握通过理科考试必备的数学知识,才能通过历史、语言、文学等科目。
假装上过四五年学可比一个发育早的男孩假装比自己的实际年龄大两岁要难多了。不过,海军有意鼓励服役的士兵当军官,所以成立了一所辅导学校,帮助准备求学但资质略有不足的士兵补习文化课程。
大卫认为“资质略有不足”说的正是他这种情况;于是,他告诉管他的军士长,说他“只差一点儿”就能从高中毕业了。从某种角度上说,这倒是实话:他离高中毕业“只差”半个县那么“一点儿”距离——他家和最近的高中间隔着半个县。
我不知道大卫是用什么法子说服他的军士长推荐他的,这事儿大卫从来不提。我只知道,大卫服役的那艘船起航去地中海时,大卫就在汉普顿港群下了船。此时距离辅导学校开学还有六周,这期间他成了学校的编外人员。人事军官(事实上是人事军官手下的办事员)分配给大卫一张床铺,告诉他在哪儿用餐,然后吩咐他工作时间尽量待在空教室里,别在大家眼前晃悠,而他的同学还要六个星期才会到教室里来同他会合。大卫照做了。教室里有辅导书,都是军官候选人学习落下的科目时要看的,而大卫什么科目都落下了。于是,他开始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书。
这便成了。
开学时,大卫成了欧几里得几何课的助教,这是一门必修课,也许还是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三个月后,他就来到了坐落在美丽的哈得孙河河畔的西点军校,以海军军校学员的身份宣誓入学了。
大卫没想到他这是刚出虎穴又入狼窝。比起军官学校的老生,尤其是毕业班学员对菜鸟新生费尽心思的恐怖欺压,以前船上军士长对普通士兵那施虐狂似的使唤根本不算什么。整个军校就好比一座秩序井然的地狱,高年级学员就是地狱中撒旦的代言人。
不过大卫有三个月的时间了解情况、想好对策,因为当时高年级的学长都在海上进行军事演习。他思量过后认为,如果他能在危机四伏的军校撑过九个月,就能像拥有全世界一样随心所欲了。于是,他告诉自己,如果说母牛和伯爵夫人都能撑过辛苦怀孕的九个月,我也能。
于是,他分门别类分析了各种风险,对于哪些煎熬必须忍受,哪些冲突可以避免,哪些机会要去积极寻求,他都做到了心中有数。等到那些惹不起的大魔王回来作威作福的时候,他已经针对每一种典型的情境制定出了相应的策略,准备到时候按部就班地化解危机;而且这些策略五花八门,足以应对各种情况,比在匆忙中临场发挥效果更好。
艾拉——我应该说“我的国王”——这些听起来没什么,但在艰苦环境中活下去,这样的心计很重要。比如说,外公——对了,是大卫的外公——他嘱咐大卫永远别背朝门口坐着。“孩子,”他的外公对他说,“一千次里也许有九百九十九次都不会有敌人从门前经过,你始终安然无恙;但是,要是第一千次——就那么一次来的是敌人,你就完了。要是我自己的外公始终记着这条规矩,他也许能活到今天呢,没准儿还能从卧室窗户跳进跳出的。虽然他懂得多,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一次,他急着加入一场牌局,当时牌桌旁只有一把椅子空着,那是一把背对着门的椅子。就是那次他着了道。
“倒下之前,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用身上带的每把枪都朝袭击者射出了三发子弹,毕竟谁都不肯轻易死去。可这番反击不过是给活着的人心理安慰罢了,最后他还是死了。他还没站起来的时候心脏就挨了一颗子弹。这都是因为他坐下时背对着一扇敞开的门。”
艾拉,我永远忘不了外公的话。你也不许忘记。
就这样,大卫分门别类地为这些风险准备了应对策略。有一件事他不得不忍受,那就是无休止的提问。他学到了,一个新生永远不可以对任何学长,尤其是毕业班学员回答:“我不知道,长官。”这些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学校的历史、海军的历史、海军的著名语录、各种运动队的队长和明星队员的名字、距离毕业还有多少秒、晚餐菜单上都有什么菜。他并不烦这些问题,因为答案他都能记住,除了距离毕业还剩多少秒,于是他想出了一个能让他在之后的几年里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出错的绝招。
“拉撒路,他想出了什么绝招?”
嗯?其实没什么了不得的。每天早晨吹起床号的时候,他会预先算好还剩多少秒毕业,以此为基数,之后每个小时都再算出新的倒计时,比如说:六点起床号之后的第五个小时,倒计时就是用吹起床号时计算的基数减去一万八千秒;要是在之后的第十二分钟被提问,就再减去七百二十秒。举个例子,一天中午,恰好是毕业前第一百天,具体时间是十二点一分十三秒,大卫被问到了这个问题。那么,按毕业典礼在上午十点整举行来算,大卫会回答:“八百六十三万二千七百二十七秒,长官!”回答之快不输毕业班学长提问的速度,这都是因为提前算好了。
一天里,他总是时不时看表,假装自己在等待分针指到某个刻度,其实是在心中暗暗做减法。
后来他还改进了计算方法。他发明了一种十进制时钟,不是你们在塞古都斯用的时钟,而是在地球上用的那种笨拙的计时钟的基础上改造的;在当时流行的计时系统中,一天二十四小时,一小时六十分钟,一分钟六十秒。他分别以一万秒、一千秒和一百秒为单位,将起床号到熄灯号之间的时间分隔为若干时段,据此制成了换算表并记了下来。
现在你应该能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了。从百万级的数字中减去一万或一千,心算都很容易,速度很快,而且不会出错。但是,除了安迪䉇利比之外——愿上帝让他无辜的灵魂安息——对于任何人来说,要想从这样的数字中减去七千二百七十三——这是我刚举的例子里需要减去的秒数——那就很难了。而用大卫的新方法,你就不需要一边记着辅助计算的那些数字,一边寻找最终答案。
举例来说,起床号后的第一万秒是上午八点四十六分四十秒。就这样,大卫做出了这张换算表,然后将它牢牢记住。这只花了他不到一天时间。死记硬背对他来说不成问题。把换算表记得滚瓜烂熟之后,他就能立即说出一百秒之后是什么时间。不过,按照换算表得出的倒计时只是一个约数,其最后两位总是零。不信你可以自己算。在这个约数的后两位,也就是两个零的位置上加上(不是减去)仍要以秒计算的时间,就能得出准确答案了。于是,他给出一个百万秒级别的答案与他念出这样一个现成答案所用的时间几乎一样,而且次次都准确无误。
因为他没跟任何人解释过他是怎么做到的,所以在学校里得了个闪电计算器的名声,被称为低能天才[4],就像利比一样。可他不是,他只是个喜欢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动脑筋的乡下男孩。毕业班学长揶揄他是个“滑头”,这从侧面证明了这位学长无能,没法做到大卫做到的事。后来学长还命令大卫背诵对数表。这种惩罚也没让大卫发愁。除了“实在活儿”,其他的工作他都觉得没什么。于是,大卫按照学长的命令开始背诵对数表,每天背二十个数字,这是班长指定的,因为他觉得这就够惩罚这个“滑头”了。
其实,在大卫背过前六百个数字的时候,毕业班学长就已经厌倦了这种惩罚,但大卫还是又背了三个星期,一直背完前一千个数字。这样一来,通过插值法,他能得到前一万个对数值,从此,他就几乎用不上对数表了。后来,在那个人们不知道计算机为何物的年代,他的这项技能发挥了极大作用。
这些没完没了的提问其实并没有对大卫造成什么影响,只不过吃饭时间被问到的话,他很有可能要饿肚子,但他也练就了一边回答雪花般飞来的问题,一边坐得笔直、大口吃饭的本事。有的问题纯属陷阱,比如说:“小子,你还是处子之身吗?”如果新生按照问题的字面意思直接回答,那不管答案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他都会惹上麻烦,那个时代,是否是处男是件很重要的事,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面对陷阱问题自然不能老老实实地回答。对于上述问题,大卫找到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回答:“是,长官!我的左耳朵还是处子之身。”要不就是说肚脐眼儿是处子之身。
不过,大多数陷阱问题都意在让新生给出一个恭顺的答案,而恭顺就相当于犯了军校里的大忌。比方有学长说:“小子,你说我长得帅吗?”你最好回答说:“也许您母亲会说您长得帅,我可不好说。”或者:“长官,按照猿猴的标准来说,您是我见过的世上最帅的男人。”
这样的答案有些冒险,可能会触怒学长,但无论如何都比恭顺的答案强。可是,不管一个新生多么小心翼翼地去争取达到那些不可能达到的标准,每周都至少有一次免不了被学长惩罚,而且是不讲道理的随意惩罚。惩罚形式不一而足,轻的惩罚包括重复做某个动作,直到学员体力不支,瘫倒在地。大卫不喜欢这类惩罚,因为这让他想起了那些“实在活儿”;重的惩罚包括打屁股。艾拉,我说的不是小孩子偶尔挨揍的那种打屁股。军校里是用剑侧或者用烂了的扫帚打,最狠的时候甚至会用到沉甸甸的长木棍。用这样的工具,只消三下,一个完全健康的成年男人的屁股上就会留下一片瘀青和血泡,还伴有剧痛。
对于这种会让他受到学长精心准备的惩罚的事情,大卫费尽心思、能躲则躲,但是仍然无法完全避免,除非他退学,因为有些毕业班学员就是为了残酷虐待新生才实施惩罚的。有时候,大卫实在躲不过,只好咬紧牙关硬撑;根据他的判断——他判断得没错——如果他胆敢挑战毕业班学员至高无上的权威,那他就得滚出学校。所以,他选择想想原先自己跟在骡子后头吃土的日子,然后继续忍耐。
对于他的人身安全,还有未来不用做“实在活儿”的期许,军校里有个更大的威胁。兵役生活神秘莫测,其中一件无解的事情就是军校要求未来的军官精通体育运动。别问为什么,这个问题得不到什么理性的解释,从神学的分支学科中找答案没准儿能更靠谱些。
军校新生更得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他们毫无选择!按说大卫一天里能有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但实际上这两个小时他既不能用来睡觉,也不能在学校安静的图书馆中做白日梦,而是必须贡献给让人汗流浃背的运动。
更糟糕的是,有些“运动”不仅会过分消耗体力,还会对大卫最珍视的皮肤带来伤害。我说的就是“拳击”,一种早就被世人遗忘的运动:它完全没意义,只不过是程式化的模拟格斗,两个人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互殴,这期间有人被打得不省人事便可结束比赛。还有“网棒球”,这是从曾经在那片大陆上生活的野蛮人发明的运动发展而来的。这项运动中两队人马要手执木棍互相对抗,把质地坚硬的小球射进对手的球门内才能得分,但是参赛人员极容易被棍子打得皮开肉绽,甚至骨折,这引起了我们主人公的强烈反感。
此外,有种叫“水球”的运动:两支球队在泳池中对抗,拼命要把对方队员摁到水里淹死。军校要求学员都必须会游泳,但是大卫为了避免被挑进水球球队,故意游得没有平时好。其实,大卫游泳技巧高超。七岁那年,他被两个表哥扔进小溪里,情急之下大卫自己学会了游泳,但是他偏偏不向旁人展露自己在游泳上的天赋。
学校里最受推崇的运动是“橄榄球”。毕业班学员负责在新入学的这些倒霉蛋里挑选橄榄球队的候补队员,对挑出来的学员寄予厚望,希望他们拥有或者练出绝佳的球技,尽管训练他们的过程中充斥着有组织、有预谋的霸凌。大卫以前没见识过这阵仗,这回终于见识了,他温和、平静的灵魂中自此充满了恐惧。
这类比赛也由两支队伍参与,每队十一个队员。在赛场上,双方都努力把一个塞得鼓鼓囊囊的椭圆形玩意儿传到对方的场地上。圈内人有专门指代这个过程的术语,该过程还有固定的套路,不过大概就是我说的意思。
这项运动听起来似乎无害,而且相当愚蠢。说愚蠢是真的,但是说它无害就错了。橄榄球比赛约定俗成地允许对战双方以各种暴力手段攻击想拿到橄榄球的人,其中最轻的手段就是拽住他,让他像一堆砖块一样重重倒在地上。通常还会有三四个人同时压到他身上。比赛不允许赛场上发生有辱球员尊严或对其造成严重伤害的行为,但是这样的小动作往往会被摞在一起的球员遮挡,无法及时发现。
这类活动按理说不该导致死亡,但有时候就是会死人,虽不致死但伤得不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可是很不幸,大卫有着从事这种运动的理想外形条件,无论身高、体重、视力、下肢的敏捷度还是反应速度,他都很合适。等毕业班的学长从模拟海战中回到校园,他们肯定会把大卫挑中,然后他就得作为牺牲品“自愿”参加橄榄球比赛。
这时候就该使出闪避大法了。
唯一避开“橄榄球”纳新的机会就是参加其他运动队,而他还真就找到了这样一支运动队。
艾拉,你知道“剑术”吗?不知道很好,那我就可以随便说了。在地球的历史上,虽然剑作为人类的重要武器有四千多年历史,但曾经有段时间,人们并不把剑当成武器。不过,剑在人们的生活中依然保留着原先的样子,代表着人类祖先的荣光。一个绅士应该知道如何用剑,并且……
“拉撒路,‘绅士’是什么?”
什么?孩子,你别打断我说话。我现在被你弄糊涂了。“绅士”就是,嗯,好吧,我们来说说这个。“绅士”的一般定义呢——天哪,你可真会出难题。有人说这是血统中的意外,这么说有点粗鄙,文雅点说是通过基因遗传的一种品质。不过这样讲又没体现出这是种什么样的品质。一名绅士宁可像狮子一样骄傲地死去,也不愿像豺狼一样苟活于世。比方说我,我其实更喜欢像狮子一样骄傲地活着,所以这就把我排除出去了,我做不成绅士。嗯,你尽可以严肃地说,绅士所具备的品质代表着人类文化中缓缓浮现出来的、比单纯的利己主义更高尚的特性。要我说这种品质出现的速度太慢了,紧要关头还是不要指望它了。
总之,也许大家认为军官都应该是绅士,所以他们也要佩剑。就连飞行员都要佩剑,恐怕只有真主才知道为什么了。
至于军校学员,不仅仅大家认为他们应该是绅士,甚至有部国家律法中写明了他们是绅士。因此,他们至少要会一点剑术,得知道怎么拿剑。不过军校教他们的都是皮毛,只能保证他们拿起剑来不会削到自己的手指头,不会捅到围观群众,但还不够用剑来真正地作战。不过,学了一些剑术之后,他们按礼仪必须得佩剑时看起来就不会太傻气了。
同时,剑术也是一项得到广泛认可的运动,叫作“击剑”。这项运动的名气不如橄榄球和拳击,甚至连水球都比不上,但好歹算是一项正经运动,是军校学员可以报名参加的那种。
大卫认为“击剑”就是他摆脱厄运的机会。根据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他加入了击剑队,那他就不必去橄榄球场上受虐了,不用忍受那些穿着钉子鞋、像大猩猩似的橄榄球员压在他身上的痛苦。于是,早在高年级学员返回校园之前,军校新生学员兰姆就加入了击剑队,而且一天都没落下过击剑队的训练,努力让自己看起来能为队伍增光添彩。
当时,军校里教的击剑运动有三种:佩剑、重剑和花剑。前两种使用的是全尺寸的武器。真的,只不过没有开刃,也没有剑尖;虽然参加运动的人可能受伤,也可能送命,但极为罕见。至于花剑,那简直是轻巧的玩具,是一种假剑,只消稍稍用力,剑身就会打弯。使用花剑模仿击剑的样子比画,危险程度和玩弹塑料片游戏一样,几乎为零。这就是大卫选择的“武器”。
这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运动。花式击剑的规则繁多,反应迅速且脑子灵光的人在这样的运动中很有优势,而这些正是大卫的特质。击剑依然需要参与者贡献体力,但是不如橄榄球、网棒球或网球需要得多。这项运动最棒的是它不需要任何人之间发生身体碰撞,而身体碰撞恰恰是大卫所憎恨的,他讨厌涉及身体碰撞的野蛮体育运动。于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安全堡垒,大卫一心一意地学习击剑技巧。
为了保卫自己的庇护所,他不辞辛苦地练习击剑,结果在军校的第一学年还没上完,大卫就成了全国花剑新秀赛的冠军。他的队长因此对他露出了微笑,不过他似乎不习惯这个表情,笑得比哭还难看。他所在连队的连长头一回注意到了他并对他表示了祝贺。
在花剑运动上的成功甚至让他躲过了一次“惩罚性的”殴打。一个星期五的晚上,毕业班的学长挑刺儿,说他玩忽职守,想揍他一顿。大卫解释说:“长官,明天我要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击剑队比赛。我知道您有资格收拾我,但是如果您真那么做了,我明天比赛时可能会反应迟缓。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等周日的时候接受您双倍的惩罚。”
毕业班学长被说动了,因为任何时间、为了任何目的、在任何事情上,海军的胜利都是最重要的事,这是一条铁律。和海军的胜利相比,按规矩把“滑头”菜鸟打一顿并以此来寻开心当然可以先靠边站。于是,他回答:“小子,这样吧。周日晚餐后来我的房间报到。如果你明天输了,我就揍你两顿,那是你自找的;但是如果你赢了,那么惩罚我给你免了。”
大卫在比赛中赢了全部三局。
总之,击剑让他安然度过了军校新生最危险的一年,他所珍视的皮肤上连道疤都没有,屁股也安然无恙。现在他安全了,之后的三年就比较轻松了,因为只有军校一年级新生才会有遭受体罚的风险,才会不得不忍受有组织、有预谋的伤害。
(略)[5]
不过,有一项身体接触的运动是大卫所喜欢的,那是自古以来非常流行的一项运动,是他在他离开的山沟沟里学会的,但是这运动得有女孩参加。此外,军校并不认可这项运动,而且还针对它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要是有学员违规从事该运动,那他就会被无情地开除。
和所有真正的天才一样,大卫一向都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看待其他人制定的规定——只要不被抓住就算是遵守了规定。他还真就没被抓住过。出于虚荣,其他学员都把女孩偷偷带进军校,或者夜里翻墙去外面找女孩,但大卫始终低调行事。只有那些真正了解他的人才知道,他对这项身体接触运动的追求有多努力。可是并没有人真正了解他。
什么?女性学员?艾拉,我没跟你解释过吗?不仅军校里没有女学员,就连整支海军里都找不到一个女的,护士除外。那所学校里不仅没有女生,还有看守日夜站岗,不许外面的女生接近军校学员。
别问我为什么。那是海军的规定,没有理由。其实,当时整支海军的每一个岗位都可以由任何性别的人来担任,就连阉人都能胜任,可是海军就是有这么个老传统,只招收男性。
仔细想想,几年后这个传统就遭到了质疑。开始时质疑声不大,后来,到了那个世纪末,就在大溃败之前不久,海军的各级岗位上都开始出现女性了。我不是在说这个变化就是大溃败的原因之一。大溃败的原因很明显,但我现在不想讲这个。这个变化要么对大溃败毫无影响,要么可能稍微延缓了不可避免的大溃败的发生。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这都和我们这个“懒人的故事”无关。大卫上军校的时候,军校学员其实是能见到女性的,但是机会极少,就算有机会也都是在有限的固定场合,有严格的规范约束,女性旁边还有监护者[6]。大卫没有与学校的规章制度作对,而是从中寻找漏洞,然后充分利用漏洞达到他的目的;因此,他从未被抓到过。
每条让人不堪忍受的规定都有漏洞,每条禁令之下都有偷偷违禁的人。海军内部自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但具体到个人,海军中几乎人人都有违反规定的情况,尤其是在性方面的离奇规定。值勤时,海军要在公众面前过着像修道士一样的禁欲生活;非值勤时间里,他们过着纵欲无度的生活,且对此几乎不加遮掩。在海上,士兵就连用最无害的方式释放性压力,被发现后都会遭到严厉惩罚。然而在不到一个世纪以前,这种只有严格来讲才算是有伤风化的行为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和谅解。但是,在性行为方面,海军就是比它所在的大众社会更虚伪,宽容度也更低,其表现就是海军的相关公共规则比社会中对应的规则更严苛、更不近人情。艾拉,那时候公共生活中对性的约束是难以想象的,可是要求得越严格,人们越是想解脱。原因很明显,世上的每一种行为都会有与之相反且程度相当的行为相伴而生。
我说这些不过是想告诉你,在他的很多血气方刚的同学都在军校的约束下做出了疯狂的行为时,大卫找到了既能遵守学校关于性的规章制度又不让自己憋疯的好法子。我只透露一点,尽管这不过是一条流言:一个在今天闻所未闻,但在当时非常容易发生的不幸发生了。一个年轻女人怀孕了,据说孩子是大卫的。相信我,在那个时代,这种事儿是场巨大的灾难。
为什么?不为什么,你只要记住那是场灾难就行了;三言两语跟你解释不清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就算说了也没有任何一个文明的人类会相信。军校学员禁止结婚,可是,按照当时的规矩,那个年轻女人必须结婚。想要对她怀孕的状况做出干预,纠正这个错误几乎是办不到的,而且会对她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险。
大卫在这件事上的处理方式其实就是他整个人生策略的缩影,那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他娶了她。
至于他是怎么办到这点而且没有被抓住的,我不知道。我倒是能想出好几个法子来,有的简单而且不易出错,有的复杂且容易失败;我想大卫应该是用了最简单的那个法子。
这样一来,他就把举步维艰的局面变得可以掌控了。大卫当时还有几个月就能毕业了。女孩的父亲本来是要去军校校长那里告他,然后逼他退学的;可后来他却成了大卫的盟友和同谋,小心谨慎地保守着他女儿和大卫结婚的秘密,因为这样的话,等大卫一毕业,他就可以把他那任性的女儿交到这个女婿手里了。
这事儿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大卫不用再谋划如何追求他最上心的那项“运动”了。校园生活之余,他可以高枕无忧地享受家庭生活,而且还有完美的“监护者[7]”为他站岗放哨。
至于大卫在军校里的学业,你可能会想,大卫可以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学六个星期,取得的效果与常人接受四年的正规教育相当,这样的人肯定会在班上名列前茅。毕业时的名次会给他带来金钱上的回报,并且也会影响他在年轻军官晋升名册上的位置。
不过,第一名的竞争十分激烈,更糟糕的是取得第一名的学员会成为众矢之的。大卫第一次被学长逼问下面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小子,你是救世主吗?”这个问题的意思是“你是不是个学霸”。这是个陷阱:不管新生回答“是”还是“不是”,他都注定要倒霉。
但屈居第二甚至是第十实际上和当第一名同样有意义。大卫还注意到一件事:论成绩的重要性,学员在第四年的成绩比第一年的重要四倍,倒数第二年的则比第一年的重要三倍,以此类推。这就说明一年级新生的成绩不会对他最终的毕业名次影响太多,毕竟那只占总成绩的十分之一。
大卫决定保持低调。在“枪打出头鸟”的大环境里,这总是个聪明的决定。
第一学年上半学期的期末,他的成绩在班里的中上游,安全、受尊敬、不引人注意。最后,第一学年结束的时候,他的名次在班中排进了前四分之一,不过那时候毕业班的学长都在忙活毕业的事,没工夫注意他。第二学年,他的名次位列全班前十分之一;第三学年,他又前进了几名;最后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他拼了一把,最后得到的四年总排名是第六,不过实际上是第二,因为比他名次高的人里有两个被选去从事专门的技术工作,不做指挥军官,还有一个因为学习太刻苦,眼睛出了毛病,没有得到任命,剩下那个毕业之后辞去了军职。
不过,大卫在取得班级名次上的心机并没有展现出他在偷懒方面的真正的天赋。毕竟,坐着读书只是他第二喜欢的消遣。任何只需要绝佳的记忆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事情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
在大卫离校前最后一学年开学之初的战争演习中,他的同学们开始讨论每个人在演习中会得到什么军衔。那时候,谁会被选为学员军官大家已经相当清楚了。担任学员部队指挥官的肯定是杰克,除非他从甲板上摔下海去。那么营长是谁?史蒂夫还是斯丁?
有人说大卫也在候选营长的名单里。
但是大卫只听大家讲话,并不发言,这是他的“低调”原则之一,差不多算得上是第三种撒谎方式。艾拉,这比另外一种——开口讲话但什么实际信息都不透露——要容易得多,而且沉默不语还能给人留下这个人有智慧的印象。不过我本人从未在乎过这个。说话在人生三大真正乐趣中排第二,是把我们和猿类区分开的唯一特征,不过也只是将将能区分开。
这回大卫打破了,或者说看似是打破了他一贯的缄默。“我才不想当营长,”他说,“真的!我要当团长的副官,站在最前头,让女孩儿们都能看见我。”
也许大家并没有把他的话当真,因为团长副官的军衔比营长低,但是肯定有人念叨他的话,大卫很清楚这一点。也许是有望当上团长的那个学员跟负责安排学员在演习中的临时军衔的军官说了。
总之,大卫最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团长的副官。
按照当时的军队安排,团长副官确实得自己站在前面,前来参观慰问的女人基本都会看到他。不过你可能会猜到,这并非大卫的真正目的。
除非全团列队,否则团长副官无须站在队列中。上课前或者下课后,他都可以独来独往,不用整队,也不用和队列一起行进。每个毕业班的学员都要负责管理一组学员,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甚至可能是一个团;而团长副官没有这样的责任,只要处理一点行政工作,为学员长官中军衔最高的那个保管站岗名单。
但是他自己的名字却不在站岗名单里,只有在有人生病请假的时候,他才会临时顶替站岗的人。
懒人的奖赏来了。那些个学员军官个个都身强体壮,他们生病请假的概率微乎其微,趋近于零。
进入军校的前三年,我们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需要每隔十天就站一次岗。虽然每次站岗都没什么难度,但有时候需要他晚睡半个小时,有时候需要他早起半个小时;大卫追求舒适的生活,可太长时间的站立会让脚部酸疼,这是对大卫的追求的一种侮辱。
不过,在军校的最后一年,大卫只站了三次岗,而且是以“值勤的下级军官”的身份坐着“站”的岗。
最后,那天终于来了,大卫毕业了。他接受了任命,然后就走进教堂,补办了婚礼。虽然新娘的肚子有点大,但这种情况即使在那个时代也不算少见,而且大家往往会对这种状况视而不见。只要这对年轻人结婚,这样的事是可以原谅的。虽然人人都心知肚明,但大家很少提起,母牛或伯爵夫人怀孕需要九个月才能生产,但一位着急的年轻新娘可以只要七个月。
就这样,大卫算是安然无恙地渡过了种种难关,他再也不用担心回去赶着骡子做“实在活儿”了。
结果他发现,在军舰上当下级军官的日子也不太好过。这个身份也带给他一些好处。有服务人员伺候,有舒服的床睡,而且工作简单轻松,很少弄脏大卫的手,挣的钱是过去的两倍。但他要的不止这些,他有妻子要养。因为老是乘船出海,他无法经常享受婚姻带给他的愉快补偿。最糟糕的是,船上的站岗名单太短,他也在名单里,这意味着差不多每隔一天,他都要在晚上站四个小时的岗,而且是站着站岗,他站岗时总是打瞌睡,脚底板也疼。
于是,大卫报名去参加飞行员的培训。这支海军近来有了加强“空中力量”的主意,而且为了尽量避免他人——陆军方面——掌握太多空中力量,海军正在这方面积极地发展。因为陆军先发展了空中力量,海军落后了,所以他们很欢迎毛遂自荐的军官。
上面很快就下令把大卫调到岸上值勤,就是为了看看他能否成为一名飞行员。
他还真成了!他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具备飞行员需要的品质,更何况他还有十足的动力。不管是在教室里还是空中,当了飞行员之后,他只需要坐着工作就行,而且不用晚上站岗。不管是在家坐着还是睡觉,他拿到的薪水都是以前的一倍半。飞行员被归为“危险工作”,所以可以得到额外补偿。
因为大卫要开的飞机和你们熟悉的任何一种重飞行器都不一样,所以我得讲一下。从某方面来说,这种飞机挺危险的;不过话说回来,就连呼吸都有一定危险性。其实飞机没有当时人们使用的地面车辆危险,更没有在街上散步危险。不管是否致命,飞行员遇到的意外往往是他自己犯的错误导致的。大卫永远不会让自己碰上这种意外:他不想做天上最强的飞行员,他只想做活得最长的那个。
当时的飞机古怪而丑陋,和现在天上飞的任何一种都不像,倒像是孩子玩儿的风筝。那时候也管它叫“风筝”。飞机有两个机翼,一个在上,一个在下,飞行员就坐在两翼之间。飞行员面前有一块小小的挡板为他挡风。别一脸惊讶,这种结构脆弱的飞机飞行速度很慢,由动力螺旋桨带动飞翔。
机翼是用漆布做的,下层由支撑结构撑起。从这个描述你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速度肯定永远无法和音速媲美,除了有时心急的飞行员会进行俯冲,然后突然拉升,想让飞机恢复到正常高度,结果惨剧发生,飞机两翼因为这样剧烈的操作而脱落。
这种事大卫从来没干过。有的人是天生的飞行员。大卫在第一次检查飞机的时候就明白了飞机的力量之源和弱点所在,就像他了解被自己抛弃了的挤奶凳一样深。
他学开飞机的速度和学游泳一样快。
他的教员说过:“大卫,你天生就是这块料。我要推荐你参加战斗机培训。”
战斗机飞行员是飞行员中的王者。他们飞上天和敌机交火,一战之后立分高下。要是一个战斗机飞行员成功打下了对方飞行员,自己安然无恙,如此五次之后,他就会被授予“王牌飞行员”的称号,这是极高的荣誉,因为你应该可以看出来,发生这种事的平均概率是二分之一的五次方,也就是三十二分之一。那么为此送命的概率就是余下的三十二分之三十一了,也就是说差不多肯定得死。
大卫对他的教员表示感谢,同时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飞快地动脑筋,开始想怎样才能既不用放弃一倍半的薪水和坐着工作的舒适,同时又可以拒绝这个荣誉。
除了可能被某个陌生人把屁股轰掉的危险,当战斗机的飞行员还有其他缺点。比如说,战斗机飞行员必须单兵作战,自己给自己领航。当时的飞机上没有计算机、归航设备和其他我们今天觉得理所应当具备的部件,甚至到那个世纪末的时候都还没有。所以领航用到的方法被叫作“死亡推想”。因为如果你没有做出正确的推想,你就会死。海军的飞行员都是在水上飞,船上的飞机场特别小,战斗机燃油的安全边际仅有几分钟。在战斗中,战斗机飞行员必须趁着敌人没有把他弄死前就做出选择,到底是该把注意放在领航上,还是应该专心致志地去把敌人弄死。如果他想成为“王牌飞行员”,或者甚至只是想吃到当天的晚饭,就必须把头等大事做好,然后再担心领航的事。
战斗机飞行员还可能在海上迷航,也可能连同燃油耗尽的战斗机一起沉入海底。我提过这类飞机是由什么提供动力的吗?先是一种被称为“汽油”的液体碳氢化合物的氧化带来化学放热反应,这种化学反应可以驱动发动机,发动机再给空气螺旋桨提供动力,就是这样。如果你觉得这种供能方式太不靠谱,我要肯定地告诉你,就算在当时这种方式也很不靠谱。它的供能效率之低令人痛心。一个飞行员不仅可能在无依无靠的茫茫大海上空发现飞机突然没了油,还可能发现喜怒无常的发动机咳嗽着要罢工。这种情况就很尴尬了,有时候甚至是致命的。
当战斗机飞行员不仅要冒着生命危险,还有其他不利。总之,这些都与大卫的人生大计不符。战斗机飞行员会被派到海上机场驻守,或者被派去运送物资。在和平时期,这类任务稀松平常。飞行员不用工作太辛苦,也不用频繁站岗,还可以有大把时间留在岸上某座陆上机场;他们的名字都将列入一艘航空母舰的官兵花名册,这样一来,航空母舰出海执行任务也能算飞行员的一份儿,晋升和赚钱也都仰仗这个。
可是,一年中飞行员被派到航空母舰上执行任务的那几个星期是真的在海上,参加军事演习,这就要求他必须在黎明前一个小时起床,预热飞机上脾气难测的发动机,随时待命;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发生了或真或假的危险情况,他都得马上起飞。
大卫讨厌早起。就算审判日来临,如果末日审判的时间定在上午,他肯定不愿意参加。
还有一个不利之处:在这些海上机场降落。在陆地上,大卫可以降落在一枚一角的硬币上,还能找零钱。这都是仰仗他自己的技术水平。因为想让自己毫发无伤地落地,他练就了高超的驾驶本领。而在航空母舰上着陆则不同,那都得仰仗母舰领航员的技术。大卫可不信任其他人的技术、善意和警惕性,不愿意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上面。
艾拉,你应该这辈子都见不到这种事。想象一下,就在新罗马的空港上,一艘飞船着陆时竟然由地面控制。是不是很搞笑?飞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就是如此。不过也不完全一样,因为那个年代飞机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是不用任何辅助仪器的。真的不用,我没有骗你。
降落全程都靠领航员的肉眼,就像一个小男孩在玩抛接球一样,只不过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卫才是那个球,而且不是靠他的技术来接“球”,“接球”靠的不是他自己的技术,而是母舰领航员的。大卫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技术、摈弃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信任航空母舰上的领航员,稍有差池都会酿成灾祸。
大卫一直以来都遵从自己的意见,即使那意味着要对抗全世界。要把这样的信任交付给他人,这与大卫内心深处的信念背道而驰。总之,在航空母舰上降落就像把肚皮露给外科医生,然后说:“来啊,下刀吧。”可是他连这个医生是否会给火腿切片都不知道。在大卫的飞行生涯中,在航空母舰上降落成了让他最接近放弃一倍半的工资的一项因素,让他备受煎熬的就是降落时自己居然要接受另一个领航员的指挥,这个领航员却不用承担和他一样的危险!
第一次时,大卫用了全部的意志力才完成在航空母舰上的降落,之后从来没有轻松过。这件事给他上了一课,此前他从未想到会有这样的道理。那就是,有些情况下,其他人的意见不仅比他自己的要强,而且强得不是一星半点儿。
你应该明白了吧?不,也许你还不懂;我还没解释清这个情况。一架飞机降落在航空母舰上相当于一次受控的坠机。飞行员得让飞机尾部的钩子钩住横跨顶层甲板的阻拦索。但是,如果飞行员完全依靠自己在陆地飞机场的降落经验来判断时机,那他肯定会从舰尾一路冲出舰首;而如果他料到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想避免,那一定会飞得太高,钩不上阻拦索。陆地上的机场比较大,即便飞行员出了些小错误,也有足够的空间修正;但在航空母舰上,大卫只有一点点可怜的“窗口”,他必须精确地抓住时机,不能偏左或偏右,也不能靠上或靠下,不能太快或太慢,可他无法判断自己有没有正确地掌握这些变数。
(后来这个过程变成了半自动化的,再后来变成了全自动的。但是,在该过程最终得到完善之前,航空母舰总归不够先进。这是绝大多数人类进步的缩影:等你学会的时候往往太迟了。)
(但是,你会发现,自己学到的东西往往可以用于解决新问题。不然我们人类肯定还挂在树上荡秋千呢。)
因此,飞行员必须信任甲板上的领航员,因为只有后者才能掌握降落的情况。这个领航员被称作“降落信号官(LSO)”,使用旗语向飞机上的飞行员发出指令。
大卫头一回试着完成这种不可思议的特技时,因为靠近甲板时恐慌发作,无法自控,在天上兜了三圈才终于心一横,放弃质疑LSO的判断,按照旗语的指示降落。
落到甲板上之后,他才发现自己有多害怕——他被吓尿了。
那天晚上,他获得了一项了不得的嘉奖——皇家湿尿布勋章和证书,由LSO签发,飞行中队指挥官颁奖,整个中队的队友做见证。这是他人生中的一个低谷,比他刚上军校那一年还低落。虽然后来他了解到,颁发这种勋章和证书是常事儿,这些东西都是早早备下的,就等着一批又一批裤裆依然湿着的新手飞行员来领。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安慰。
从那以后,他开始机械地服从降落信号官的指令,像个机器人一样坚决服从,用自我催眠式的法子压抑着自己的情绪和判断。等到考核夜间降落时,飞行员的神经就更紧张了,因为他们在空中看不见任何东西,只能看到LSO挥舞的发光指挥棒。这回大卫第一次就降落成功了。
大卫决定,等他完成所有考核,正式成为海军飞行员,他绝对不去追求战斗机飞行员的荣耀。他将这个决定深深藏在心底,跟谁都没说。然后他申请参加高级培训,要驾驶多发飞机[8]。这有点尴尬,因为大卫曾经的教员,当时他所在的空军中队指挥官,早就看好他当战斗机飞行员的潜质,而提交这份申请必须经过他。所以,他呈交申请、开始走流程之后,就被这位上级叫到了他的舱房里。
“大卫,你这是什么意思?”
“就是申请上的意思,长官,我只是想驾驶多发飞机而已。”
“你疯了吗?你是个天生的战斗机飞行员。你只要再在这个侦察机中队里待上三个月,也就是一个季度,我就可以给你一份优秀的健康报告,拿着它你就能去参加战斗机的高级培训了。”
大卫沉默不语。
他的中队指挥官急了:“大卫,你还在为那个‘尿布奖状’耿耿于怀吗?整个军舰上有一半的飞行员都收到了那个。天哪,我还要怎么劝你啊,我自己都有一张。这种事没什么好丢人的,它只是为了让你在马上就要顶上飞行员的光环之前更像个普通人。”
大卫还是一言不发。
“妈的,别站在那儿不说话!把这封申请拿回去撕掉,然后重新交给我一份参加战斗机培训的申请。我可以立刻放你走,不用再等三个月。”
大卫就是站在原地不吭气。他的长官瞪着他,脸涨得通红,最后轻声叹道:“也许我看错人了,你不是当战斗机飞行员的料,兰姆先生。行了,你走吧。”
最后,大卫终于在被叫作“大家伙”的多发水上飞机上找到了归宿。这种飞机体形极大,不能从海中的航空母舰上起飞,所以大卫不用再随着航空母舰一起出海,但也算是在执行海上任务。于是,大卫几乎天天在家过夜,在他自己的床上,和他自己的老婆过夜。偶尔需要晚上值勤,他才在基地过夜。水上飞机极少夜间出勤,就连在白天天气好的情况下都很少出勤。这种飞机飞一次的成本高昂,不能轻易冒险,再加上当时国家的经济正困难,所以飞得更少了。每次起飞都必定要全体机组成员到齐才行。双发飞机可载四五个人,四发飞机可载人数更多。通常飞机上还有乘客,这些人为了得到足够的飞行时数,拿到额外的报酬而搭乘飞机。这一切都符合大卫的要求。他再也不用一边操心领航的事,一边同时忙活另外十六件事;不用再依赖降落信号官的判断;不用再忐忑地指望脾气难测的发动机正常运转;不用再担心飞机的燃油耗光。没错,如果有选择的话,他希望每次降落都靠自己。后来有时会有更资深的飞行员取代他来执行飞机降落,他也不会表现出焦虑,因为所有“大家伙”的飞行员都非常小心,他们都打算活得长些。
(略)
——大卫过了许多年舒舒服服的日子,还升了两级。
后来战争爆发了。那个世纪总是战火连天的,但并非到处都在打仗。不过我要说的这场战争几乎波及了地球上的所有国家。大卫对战争的看法十分悲观,他认为海军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让别国看到它的强大,让他们不敢挑起战事。但是没人问他的意见,更何况现在操心也晚了,辞职也晚了,又没什么地方可逃的。对于不在他控制范围内的事儿,他从来不操心,这很好,因为这场战争持久而艰苦,死亡人数以百万计。
“我的祖父拉撒路,战争期间您在做什么呢?”
我?我在卖自由公债[9],发表了一段四分钟的演讲,同时在为征兵局和粮食配给委员会工作,还做了其他宝贵的贡献,直到总统把我召回了华盛顿。当时我做的事都是机密,说出来你也不信。孩子,你先别插嘴,我跟你讲大卫都做了什么。
老大卫是个真英雄。因为他在战争中的英勇行为,上面授予了他一枚勋章,这枚勋章将贯穿他接下来的整个人生故事。
大卫本打算,或者说盼着在退休的时候混到海军少校的位置,水上飞机的飞行员很少得到比这更高的军衔。但是因为这场战事,只用了几周时间他就晋升为少校;一年后,他成为指挥官,最后当上了上校。就这样,他没有面对选拔委员会,没有接受晋升考核,也没有实际去指挥一艘军舰,就得到了四条金色宽条纹的上校军衔。战争使得部队减员严重,只要还活着的军官不去招惹是非,就可以得到晋升。
大卫从不招惹是非。战争期间,他负责沿祖国的海岸线巡逻,侦察敌军的潜水艇,这算是一种“战时任务”,但并不比和平时期的工作危险多少。他还沿途鼓励文员和销售员参军做飞行员。他也接到过一个真的需要进入战区的任务,就是因为这个任务,他得到了勋章。我不知道具体细节,但是我清楚一点,“英雄主义”往往需要人在危险中保持冷静,尽他所能地利用手边的资源去完成任务;要是惊慌失措,转头逃跑,反倒容易被敌人一枪干倒。能保持冷静作战的人往往比故意想当英雄的人打赢的战役多;一心追名逐利的人往往会断送了自己和同伴的性命。
但是,要真的做一名英雄也需要运气。冒着枪林弹雨异常出色地完成任务还不够,你还需要一个人,看见你所做的,把它写成报告,那个人的资历越老越好。大卫就有这份运气,所以才得到了勋章。
战争结束的时候,他正在位于首都的海军航空局工作,负责开发新型巡逻机。也许他在那儿做的贡献比在战场上更多,因为他了解这些多发飞行器,就像了解那些还活着的人一样。就是这项工作让他得以从周围人迂腐的废话中抽身,真正做出一些成绩。于是,他白天坐在书桌前翻阅资料,晚上在家睡觉,就这样安然工作到战争结束。
战争终于结束了。
大卫观察了一下大环境,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前途。他周围有成百上千个海军上校都和他一样,三年前还是上尉。按政客们一向主张的,战争过后,世界将“永远”和平,那么就没几个军人能得到晋升了。大卫没有老资历,按照部队的传统,他的服役经历也没什么出彩的地方,在政界和社会上的关系又不够硬。他看得出来,自己的晋升之路到头了。
他有的只是近二十年的军旅生涯,退休的话刚好满足拿到现有薪水一半的最低服役时长。他也可以选择继续在部队干,等到晋升海军上将失败再退休。
其实他不需要立刻做决定,因为服役二十年期满才到退休的时候,而他还有一两年的时间。
可他几乎立刻就退休了,因为他健康状况欠佳。诊断是“境遇性精神病[10]”。也就是说,他因为这份工作发疯了。
艾拉,我不知道对此该怎么评价。大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这辈子没见过几个能始终保持理智的人,而他就是其中之一。可他退休的时候我没在场,当年因健康状况退休的海军军官里,“境遇性精神病”是第二最常见的理由。可他们是怎么判定自己有这个毛病的呢?像作家、老师、牧师或另外几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一样,对海军军官来说,发疯根本算不得什么,不碍事的。只要大卫每天都准时上班,签署文职军官给他准备的文件,不和上级军官顶嘴,没人会知道他有精神病。我记得我认识的一个海军军官,他特别喜欢收藏女人的吊袜带,曾经把自己锁在舱房里一整天,就为了细细赏鉴他的大堆收藏;还有一个军官也干过这类事,不过他收藏的是邮寄东西用的贴纸。你说他们哪个是疯子?也许都是,或者都不是?
关于大卫的突然退休,你还需要一点当时的法律知识才能搞明白。军人服役二十年后退休得到的退休工资是原工资的一半,还要扣掉个人所得税,而且税率很高。但是,如果军人是因为残疾退休的,他每月能得到原工资的四分之三,而且还不用交个人所得税。
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他退休的真正原因,但是整件事都符合大卫做事的风格——用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回报。我们姑且认为他是真疯了,但他怎么疯得像只狡猾的狐狸呢?
关于他的退休,还有几件事要讲一下。他之前认为自己没有机会晋升为上将,这个判断没错。但是,因为他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获得的勋章,退休时他得到了荣誉晋升。就这样,在与他同级别的人中,大卫成了首位没有指挥过一艘船,更没有指挥过一支舰队就成功晋升为海军上将的军官;按照他的真实年龄来算,他也是史上最年轻的上将。我猜想,这个结果应该让大卫这个曾经懒得在骡子后面耕地的农家娃偷着乐了好久。
大卫打心眼里觉得自己始终是个农村孩子。国家为参加过那场战争的退伍军人制定了一项福利政策,这项政策是为了补偿那些因为战争中断学业、离家参军的军人,是教育补贴。符合条件的人战时服役了多少个月就可以得到多少个月的额外补贴。
该福利政策的受众原本是年轻官兵,但是没什么能阻止一个职业军官占便宜;大卫发现自己也符合条件,就申请了这项福利。这样一来,他不仅享有原薪水四分之三的退休工资,无须交税,还有这笔提供给要去上学的已婚老兵的补贴,同样无须交税,每个月到手的钱不比他退役前拿到的少。其实还要更多,因为他不用再买漂亮的制服、不用再参加昂贵的社交活动。他可以只是散散步、看看书,想怎么打扮就怎么打扮,不用担心外观体面不体面。有时候他会熬夜,只为了证明玩扑克的人里乐天派比数学家多;然后很晚他才入睡,反正他再也不用早起。
他再也不用登上飞机了。大卫从来都不信任能上天的机器,因为它们飞得太高了,一旦失速可不是好玩儿的。飞机对他来说从来都毫无意义,只是他为了避免碰上更糟糕的事儿做出的一个选择。一旦他的目的达到了,他就毅然决然地把飞机抛到脑后,就像当初他把花式击剑抛到脑后一样。在这两件事上,他都毫无悔意。
很快,他就得到了一个学位——农学理学学士学位。以后他就是“懂科学”的农民了。
有了这张学位证书,再加上国家给老兵的特殊照顾,他原本可以谋一份公职,教别人务农。可是他没有。他从在军校里混日子时就开始攒钱,如今他从数字可观的银行户头上取了一些出来,回到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前他离开的山沟沟里,买了一座农场。没错,他只用自己的钱付了首付,然后用他在银行余下的存款做抵押,跟政府贷了一笔低息贷款——当然了,政府提供了补贴——付清了余款。
他要在农场上干活儿吗?别傻了,怎么可能。大卫从来都不会把裤兜里的手拿出来。他雇人种了一季庄稼,同时还在谈另一桩生意。
艾拉,大卫这个宏大计划的实施与一个特别不可思议的因素脱不开干系。我必须特意提醒你,一定要相信我说的话,因为任何一个理智的人都会觉得很难理解这件事。
在战争的间隙,地球上的人口超过了二十亿,至少有一半因饥饿挣扎在死亡线上。然而——接下来就是我请求你相信我的事了,因为我亲身经历过,所以绝不会骗你——因为我们无须深究的原因,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粮食短缺始终都没有被解决,且不可能得到解决,只在局部地区或短时间内有过缓解;尽管世界上正经历如此灾难性的粮食短缺,大卫所在国家的政府还是决定付钱给农民,要求他们不要种庄稼。[11]
别摇头,上帝、政府和女人,这三者行事的路数总是神秘莫测,我们凡人无法理解。我知道你自己就相当于这星球的政府,但是先别管这些,今晚回家好好思考一下吧。问问你自己,你是否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的缘由。明天过来的时候再告诉我答案。
于是,大卫只种了一季庄稼。第二年,他的地就被划为了“休耕地”,政府给了他一张巨额支票,要求他别在他的土地上种东西,这正合了他的意。大卫热爱这几座小山,他离开之后一直思念着这里。当初他离开只是为了逃避干农活儿,现在有人付钱让他别干活儿,他当然非常乐意。他从不觉得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搞得尘土飞扬能给这儿增添什么魅力。
他用“休耕地”拿到的补贴款偿还了抵押贷款,此外他还有一大笔退休工资。于是,尽管不用种地,他还是雇了一个人处理农场的杂务,比如说喂鸡、给他养的一两头牛挤奶、照料蔬菜园和几棵果树、修补篱笆,等等。雇工的老婆则帮助他的妻子干家务活。至于大卫自己,他买了一张吊床。
不过,大卫不是一个严苛的雇主。他觉得既然自己不愿意早晨五点被叫醒,那牛也应该不愿意。他决计证实自己的猜测。
他发现,如果有选择的话,牛很乐意换一种更合理的生物钟。奶牛必须一天挤两次奶,它们就是这样的动物。以往都是早上五点挤奶,但其实上午九点挤奶也同样合适,只要挤奶时间规律就行。
但是好景不长,大卫雇来的人有工作焦虑的习惯。他觉得那么晚才给牛挤奶实在有负疚感。于是,大卫只好允许他按自己的节奏来,然后雇工和奶牛又回到了老样子。
至于大卫,他把吊床绑到了两棵树之间,正巧被树荫遮住,然后他又在吊床前放了张桌子,用来搁冷饮。他醒了就起床,不管是上午九点还是中午十二点,起了床他就吃早饭,吃完饭他就慢慢晃悠到吊床前,躺在里面休息,直到吃午餐再起来。他在农场上做的最辛苦的工作就是去兑了支票给妻子结生活费,这项“苦差”他每月只需要做一次。对了,他还不穿鞋。
他不看报纸,也不听广播。他觉得,如果再有战争爆发,海军会通知他的。就在他刚刚恢复看报听广播的习惯时,真的爆发了一场战争。不过,海军并不需要退休的上将。大卫对那场战争也没怎么关注,因为战争实在是让人沮丧。但他非常爱读国家图书馆里关于古希腊的书,还自己买了不少相关书籍。这是一门令人放松的学问,他一直很想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每一年的海军节,他都会换上上将的制服,戴上他所有的勋章,包括他还是士兵时得的品行优异勋章,还有表彰他战时英勇行为并最终让他成为一名上将的那枚勋章。然后,他就让他的雇工开车送他去县政府,在商会的午宴上进行爱国主义主题的致辞。艾拉,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地位高、责任重,应该在公众面前有所表示;要不然就是出于他古怪的幽默感。总之,每年他们都邀请他,他也都会接受邀请。他的邻居以他为傲,因为他简直就是“有出息的家乡孩子”的典型,功成名就之后告老还乡,和邻居们过着一样的朴素生活。他的成功让父老乡亲们都觉得脸上有光,而且因为他特别亲切,从不摆架子,大家都喜欢他。就算他们注意到他其实什么活儿都不干,也不以为意。
艾拉,关于大卫的事业我省略了一些,可不这样不行。不过,我还是要提一下这几点:他想出了自动驾驶仪的点子,几年之后,条件成熟了,他就把这个东西开发了出来;另外,他把水上飞机的机组人员的职责重新调整了一番,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后来机长除了保持警惕没有其他事儿好干了,在不需要他保持警惕的情况下,机长就枕着飞机副驾驶员的胳膊打呼噜;负责所有海军巡逻机的开发工作时,大卫改良了飞机上的仪器和控制装置。
我这么说吧,大卫应该不觉得自己是“效率专家”,但是他简化了他经手的每一项工作。和之前在大卫的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相比,他的继任者的工作要简单得多。
不过,大卫的继任者常常会对工作进行重新安排,结果干的活儿是以前的三倍,需要的下属人数也是以前的三倍。没有对比就没有发现,大卫的工作效率真是高得古怪。有人天生就是勤劳的蚂蚁,即便是无用的工作也不得不做;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当富有创造力的懒惰天才。
“懒极而不败之人的故事”讲完了。就让他躺在树荫中的吊床上吧。据我所知,他现在还在那儿躺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