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投资心理学(获奖纪念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热手效应”:“这段时间我做什么都能成功”

比尔·米勒是不可磨灭的投资传说之一。他连续15次击败了美国标准普尔综合指数。除他之外,还没有人做到过这一点。然后,在2006年,米勒出现了第一次失误。在2007年和2008年,米勒也输掉了与指数的竞赛。

这少数几年的业绩已经足以让调嘴学舌的股市媒体攻击米勒,给他的基金较低的评分,津津乐道地向他点出他的错误决定(事后诸葛亮当然清楚)。米勒和他的同事们表现得非常倔强。“我们有勇气保持我们的风格。”面对媒体纠缠不休的提问,米勒的女同事玛丽·克里斯·盖这样说道。

米勒是一位被天赋遗弃了的世纪天才吗?如果我们转向一种传统的美国体育运动——篮球,也许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回答这个问题。

在很多体育运动中,流传着“热手效应”的概念。根据这个概念,一些运动员会有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他做什么都能成功,他会比平常处于更好的状态。“现在他做什么都能如愿以偿。”运动员们这么说。正如在15年里,米勒做什么都能如愿以偿那样。确实是这样吗?科学研究者对这种热手效应进行了探究。他们对费城76人队在1980—1981年赛季的各场比赛以及波士顿凯尔特人队的部分比赛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清点了投球数量。他们的想法是:如果一个运动员有一只“热手”,如果他之前已经投中了一次,那么,他再投中的概率会比较高。比如说,如果他的命中率为50%,那么,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两次投掷他能成功一次。如果他现在处于“热手”状态,并且之前已经投中的话,那么,他投中的概率就会大于50%。所以他常常会接连不断地投中。

研究人员坐在场边,开始计数。其结果是:费城76人队的球员投中了一个球后再投中的平均概率为51%。换句话说,如果一个球员投中一个球后再进行投掷,后者仍是一个纯粹的随机事件。他投中、投不中的概率是相同的。接下来,研究人员检查了一组投中的和未投中的球。存在区别于随机性的、比较长的投中和投不中的序列吗?不,这种序列并不存在。也不存在一个球员的命中率高于平均水平的特别阶段。对各场比赛的研究也表明,在比赛中,投篮手的平均命中率是没有变化的。换句话说,在每场比赛中,球员的表现差不多是同样好或者说是同样差的。他们没有特别的、“热”的或者“冷”的比赛。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热手效应”是错误的。

球迷们对研究人员的评价倒是不怎么友好,他们认为研究人员不懂比赛,是象牙塔里胡思乱想的人,是只懂理论的滑稽小丑。这些是对这个研究结果的常见反应。但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接受“热手效应”也许只是一个神话呢?很简单,因为我们经常在比赛中看到这种现象。看起来好像肯定是没错的。

关键点在于:人们很容易记住一个序列。如果你抛投一个硬币,并且连续得到8次头像,那么这种情况肯定不会被你忽视。在头像和数字平均出现时,情况就不同了。单一的较长序列,能比投中和未投中交替出现的序列在我们的记忆中打下更深的烙印,后者被我们称为“混合的结果”。正是因为我们能够更好地记住单一的较长序列,所以,投掷结果的随机序列迅速获得了非随机的假象。也许我们还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来看待“热”的球员。这时的未中不是没有投中,而是“差一点”就投中了。而如果一个“冷”的球员没有投中的话,就会被归结为“他现在无论怎么做都不会成功”。

在这里,两个心理上的陷阱交会在一起了。其一,我们拒绝把连续8次头像或者8次投中看成是随机的;其二,我们又更容易记住这样的连续序列,其结果就是相信有“热手效应”。那么,这与比尔·米勒又有什么关系呢?很简单,可能米勒的手没有它看起来那么“热”。米勒已经连续15次击败了标普指数,这还不足以证明他具有超凡能力吗?如果我们联想到热手效应,也许就会说:还不足以。

如同有人偶然地连续8次掷出了硬币的头像,米勒也有可能正好偶然地连续15次击败了股票指数。但是因为这种情况不符合我们对随机性的定义,所以,我们不禁会认为,米勒是一个好的投资者,米勒的成功是一个特殊的现象。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是不可能出现的。每年有上千名基金经理和资产管理人在进行投资。年复一年,他们中的很多人跑赢了股票指数。当上千人都在尝试着击败股票指数时,也不难理解其中至少会有1人连续15次跑赢指数。

如果情况确实如此,那么,凭以前年份的业绩,并不能可靠地预言在今后的年份里米勒也能做到这一点。人们不得不怀疑,米勒是否确实是投资界的一个特殊现象。当然,投资公司也会大肆宣传米勒连续15次击败股票指数之事,并且,我们对随机性的定义也让我们不禁想到,这一切只能用“他具有特殊能力”来解释。而关于“热手效应”的实验则让我们注意到,也许米勒只是幸运地、偶然地达成了这一点,他并不是特别好的投资者。你可以简单地想象一下,我们把100万只猴子放到一台打字机旁边让它们玩耍。那么,在各种杂乱无章的字母之间,在纸上打出一句完整句子的机会也是相当大的。难道你会认为猴子也会阅读和写作吗?

适用于比尔·米勒的情况也同样适用于整个行业。如果某家银行大肆宣传它们的业绩连续多年好于竞争对手或者股票指数,并不一定能说明什么,也许这只是一个偶然现象。打动客户的东西总是能够被找到的。我们最好不为所动。我们能够从中学到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