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5章 追击染翠
梦醒之后,赵霁那张公子如玉的脸,依旧无比清晰。
梦境是真实的,那是她记忆里最后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整个渚州城还未经屠戮,到处弥漫着粽子香。
躺在床上发呆时,余婆婆轻叩了门响,“姑娘,醒了吗?”
宁仙儿翻身坐起,立刻明白染翠应当还未回转。
打开门,整个院子都是粽子香,“姑娘,早饭吃粽子,闷了一整个晚上,应该入味了。”
在前院看到苏无量朝着她略微摇了摇头,趁着余婆婆去厨房,悄悄告诉她,染翠跟丢了。
渚州城内,竟然跟丢了?
宁仙儿有些不可置信,“被她发现了?”
苏无量抿了抿唇,“小瞧她了。”
“去告诉杜大人。”宁仙儿没有多想。
门扉被叩响,杜显彰越过开门的苏无量,看着对他一脸笑的余婆婆,“院外就闻到粽子香,我也正好没吃早饭。”
围坐院中的小桌,凭各自的喜好吃着粽子,杜显彰轻声问她,“染翠还未回来?”
苏无量立刻看了眼宁仙儿。
却显得有些刻意,宁仙儿怕又惹恼了杜显彰,“整夜未归,苏无量他们去找,好像,”斟酌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跟丢了。”
饶是杜显彰都愣了神,一个粽子吃完,才问苏无量,“在哪跟丢的?”
转而对宁仙儿说道:“原本想今日带你去分籍。现在看来,要先将这件棘手的事办了。”
染翠虽然行迹可疑,但毕竟未伤害过宁仙儿,她怕杜显彰手段太过凌厉,“或许她另有,”
“没有或许二字。”杜显彰像看傻子一样看她,让宁仙儿十分不爽,“我并非没有妨着她,只是,”
“你这拖沓的性子要改改才好。”杜显彰接过她客气递来的热茶,带着茉莉和薄荷香,确实解腻。“你不是寻常人,更要当心。”
宁仙儿心说,我哪里不寻常了?杜显彰当即吩咐亲随和苏无量一道去看跟丢染翠的地方。
“你的聪慧要时刻留着才好。”杜显彰一口一口喝着热茶,“我去城南看过,陈九说都是你的主意。”
“反正都入手了,总要尽快整理出来,才好住人做事。”宁仙儿问他,“进展成什么样了?”
这几日都被困在院中,苏无量无论她如何说,都不肯让她离开半步。
“陈九在沟渠边辟出一间茶铺,若不是宵禁,生意应该不错。”
宁仙儿也感叹道:“是啊,若是天下太平,成德堂好些人,都能在城南安家了。”
“知道圣上见了你之后,问我什么吗?”
宁仙儿一听,“问什么?”
杜显彰表情奇怪,“问我,是不是成德堂的推手。”
“自然不是。”宁仙儿下意识开口,要说赵霁,还有些沾边,毕竟好些人手,都得益于他。
杜显彰收起嘴角的笑意,“我又没想跟你抢。”
宁仙儿讪讪开口,“我不是怕你被误会嘛!”
杜显彰哼了声,“圣上说,你比宫里十岁出头的公主还要懵懂,不像是涂御史和我口中那个聪慧过人、仗义疏财,气度胜似男儿的仁善娘子。”
宁仙儿低下头,“过后我也懊恼过,似乎忘了规矩,话也答得不好。”
“岂止不好,简直错漏百出。”杜显彰犀利的点评更加让她颓然,“我就知道。”
“他若是知道,你一惯如此欺人眼拙,偷奸耍滑,就不会再轻看于你了。”杜显彰居然叹了口气,“我就是前车之鉴。”
“义兄,我不是成心的。”宁仙儿的解释越发让杜显彰挑眉看她,“这义兄二字,怕也是你最好的挡箭牌。”
宁仙儿岂能承认,“义兄,你不是说会出城吗?”
“卢氏突然招供,只能先肃清城内。”杜显彰见她眼神显而易见地暗淡下去,“至今并无确切消息,晚一两日,应当无防。”
“要是真有爹娘的消息,义兄,你就当与我不熟。”
杜显彰没有接话,而是默默饮茶。
之后借口去书房看前次未看完的书,再没出来。
直到他的亲随与苏无量相扶回来复命,“大人,那女子懂工夫。”
宁仙儿先是被他俩身上的血迹吓到,更被这句话惊到。
杜显彰难得拧了眉,“人呢?”
“逃了。”亲随似有几分怕他,说得底气不足。
杜显彰眼神巡视过他俩身上的伤,“她一人吗?”
“还有两个帮手。”苏无量接过宁仙儿递去的水,“谢姑娘。”
宁仙儿摇头示意他不用客气,“你俩,伤得重吗?”
“没伤到骨头。”亲随看了眼苏无量,“苏兄弟腿上那刀,应该要尽快止血。”
宁仙儿满脸担忧,轻扶着他,“你手上的伤还未全好,这下卧床静养吧。”
苏无量刚想逞强,就看到杜显彰扫视过来的目光,不是对他的关切,而是醋意。
他自认对宁仙儿一片坦荡,倒也不怕,“姑娘,我伤得不重。”
“我留四个人在这保护宁四姑娘,你们也留下养伤。”见杜显彰打算离开,宁仙儿说道:“你要去找他们吗?”
“你担心我?”杜显彰停下脚步,转身问她。
宁仙儿顾忌周遭有人,“义兄当心。”
“渚州城出不去,我倒要看谁能翻起风浪。”
苏无量与受伤的亲随包扎了伤口,就去前院侧房休憩,余下四个人,坐在前院,一脸淡然。
宁仙儿自觉退到后院,书房桌上,有杜显彰未看完的书《渚州城札》,宁仙儿记得这是一本乡野杂记,记录着渚州古往今来的奇闻轶事。
左右无事,随性而翻,看到一篇写有城南的沟渠。
说是旧时传说,沟渠有暗渠通往城外河流,那里曾有蛟龙出没,后因修葺渚州城墙,生生将沟渠斩成两段,还将城外的沟渠填埋。
至此后,城内的沟渠失去出水之处,几成死水。
若非如此,渚州本是藏龙之地。
宁仙儿想起幼时,爹曾带她去过几回,当时沟渠的上游因为地下有出口水倒还清澈,但到了下游,因为只有两口死水塘容水,就已经腐臭味弥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