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例
一、我國史籍,浩繁難數,即以歷代史志史部所著録者言之:《隋志》著録八百一十七部,一萬三千二百六十四卷;《新唐志》著録一千三百四部,二萬九千二百一卷;《宋志》載二千一百四十七部,四萬三千一百九卷;《明志》載一千三百一十六部,二萬八千二十一卷。其所著録,或不免重複,然爲數亦不可謂不多。而《漢志》《清史稿·藝文志》及諸史補志猶未計焉。惜歷經兵燹及禁毁,乙部書之亡佚,視他部爲甚,宜乎今日研究前代史者,輒歎資料之不足也。
有清一代,稽考典籍存佚者有多家,其通考歷代之書者,如朱彝尊博考歷代經籍,撰《經義考》三百卷,歷代經學著作,於是燦然可徵。謝啓昆又爲《小學考》五十卷,補朱氏之不及,而歷代小學之書,亦灼然可知。他如沈廷芳《續經義考》、翁方綱《經義考補正》等,並皆是類之作。然通考史籍者蓋寡。清乾隆間,章學誠嘗撰《史籍考》,洪亮吉、凌廷堪、武億等助之。據其總目,多至三百二十五卷,分類詳密,規模亦閎,惜其書未竟,稿亦不存。道光間,許瀚及潘錫恩修《史籍考》,光緒初余苹皋撰《史書綱領》,蓋並踵章氏之書,以通考古今史籍者,惜今亦皆未見傳本。聊可慰者,考録斷代史書之作,尚可得一二家,而以章宗源《隋書經籍志史部考證》最稱詳密。逮乎近世,謝國楨之《晚明史籍考》《清開國史料考》《晚明流寇史籍考》《清初三藩史籍考》,朱希祖之《蕭梁舊史考》《西夏史籍考》及張國淦之《古代方志考》等,相繼行世,斯學遂極一時之盛。
雖然,探究宋代史籍之作,則殊罕見。趙宋一代,國勢雖非鼎盛,而著述之多,則邁乎前代。蓋以版刻盛行,書籍流傳較易之故。即以《宋史·藝文志》所著録者言之,經史子集四部,總計九千八百一十九部,十一萬九千九百七十二卷。《宋志》雖非專録一代之書,然其中十九爲宋人之作,然則,趙宋一代著作之盛,可概見矣。
宋人著作中,史書最可注意。此不惟以其部帙繁多,且其體例最備也。以方志之書爲例:隋唐以前作品,不過地圖、山川、風土、人物、物産等類而已;且每類多分别單行,各自爲書。及宋人修方志,則兼載職官、賦税、鄉里、風俗、人物、方技、金石、藝文、災異等事,彙於一編。又由於宋代多黨爭、外患,私家著述遠較前代爲夥。其野史雜説,多得之傳聞,及好事者之緣飾,雖不可盡信,而李燾《長編》曾多所採擷,其不可廢亦明矣。惜宋代黨爭外患不息,黨爭,則多禁私史,甚或毁板;外患,則群書每多毁於兵燹。以《宋史·藝文志》史部所著録者而言,今泰半已佚,宋代去今僅七百年,而史籍佚亡之多如此,可嘅也已!
一九七三年,筆者嘗撰《<宋史·藝文志>史部佚籍考》乙編。當時所考證者,以《宋史·藝文志》史部所著録而今已亡佚之書爲範圍,於今日尚存者,則未之及。且《宋志》所載宋人之著述,未爲全備,而於咸淳以來之書,闕漏尤多。清倪燦嘗爲之補苴,四部之書,又得六百七十八家,一萬二千七百四十二卷,其中史部八十五家,二千七百四十九卷。實則《宋志》所漏載者尚不止此。筆者嘗詳檢《文獻通考》《宋會要輯稿》、宋代所編類書、方志、公私藏目及諸家筆記、文集等,尚多倪氏所未收者。今以《宋志》史部所著録之宋人史籍爲基礎,補録其所未收者,不論存佚,詳爲通考,則宋代史學著述,明白可徵,雖不敢有裨學林,或有助於學者之取資也。
二、兹將本編凡例,説明如下:
(一)本書之分類,一依《宋史·藝文志》史部之十三類:一曰正史類,二曰編年類,三曰别史類,四曰史鈔類,五曰故事類,六曰職官類,七曰傳記類,八曰儀注類,九曰刑法類,十曰目録類,十一曰譜牒類,十二曰地理類,十三曰霸史類。其中傳記類與地理類,收書較多,爲方便讀者檢索,本編於傳記類下分四子目:
一曰“聖賢、總録、題名之屬”,二曰“名人之屬”,三曰“雜録之屬”,四曰“年譜之屬”。地理類下分八子目:一曰“總志之屬”,二曰“都會郡縣之屬”,三曰“邊防之屬”,四曰“專志之屬”,五曰“山水之屬”,六曰“游記之屬”,七曰“雜記之屬”,八曰“外紀之屬”。
(二)一書於類别之歸屬,諸目偶有歧異。蓋於一書之性質,學者所見各異,勢難雷同也。即以正史類之書爲例,如劉敞、劉攽、劉奉世等所撰《三劉漢書標注》六卷,《直齋書録解題》《宋史·藝文志》並入正史類,《郡齋讀書志》則入史評類;陶岳《五代史補》五卷,《宋史·藝文志》入别史類,近世書目則多歸紀傳類;洪邁《史記法語》八卷,《宋史·藝文志》在子部類事類,《四庫全書總目》入史鈔類,近世書目則多歸紀傳類。本編於一書之歸屬,《宋史·藝文志》史部所著録者,悉依《宋志》。《宋史·藝文志》史部所未收,本編所增補者,除詳考一書之性質外,復參考歷代公私藏目之部居,俾免失當。
(三)本書以一書爲一目,每一目分别著録左列各項:
1.先著書名卷數,卷數不詳者,則云“不著卷數”。
2.次著撰人姓名。未題撰人者,則云“不著撰人”;誤題撰人者,則於著者姓名上冠以“題”字。
3.次分記存、殘、輯、佚、未見等情形。存者,今猶有傳本者也;殘者,今雖存然已殘闕不完者也;輯者,其書雖佚,然後人有輯佚者也;佚者,今已不傳者也;若未敢確定爲存或佚者,則云未見。
4.本書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例,於撰人生平事迹及著作内容等,加以叙述。撰人之考索,其資料或得自史傳,或採自方志,或引自碑銘,或擷自年譜,其詳略去取,視需要而定。於著作内容之考訂,則視其書之存佚情形而定。大抵已佚之書,則有關序跋及足資論證之重要資料,多採録之,務求詳盡;如佚文尚可鉤稽者,亦略予採輯,以資考核。其爲尚有傳本之書,則擇要録其序跋或前人之提要,以知一書之内容、價值與得失。其已佚而有輯本者,則著其輯本之名稱及内容概略。又其書今尚多傳本者,則著今所見善本及彙刻於叢書之本;若爲罕見之善本,則詳著版式及内容;若諸本有所不同,則略論各本之優劣,俾知擇善本讀之。
二〇一八年九月 劉兆祐書於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