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开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机匠

机匠,是指以织机织造各种布帛的工匠,古称“机户”“机匠”“织匠”“织工”“织布匠”,女的则一般称为“织女”“机女”“工女”。因织布的原料多要经过渍纺之后才能上机织造,故民间又习惯将从事这种行业的人称为“纺织工”。该行业崇奉的祖师爷是嫘祖、鲁班、马头娘、织神、黄道婆。

早期人类不知道制作衣服,是用树叶兽皮来遮挡身体。后来人类不断进化,文明逐渐发展,发现草茎和葛、蔴等植物的纤维可以经过纺织出来后做成衣服以供穿用,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

纺织业在我国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我国织造技艺起源于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晚期已较为普遍。民间出土有据可考的最早纺织实物不少,其中有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前原始社会时期的浙江河姆渡遗址的麻线和纺织工具,约7000年前的江苏马家浜文化遗址的葛布,约6000年前的江苏吴县草鞋山的葛蔴纺织品,约6000年前山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的蚕茧,约6000年前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的陶制、石制纺缚,约5000年前的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的苎蔴和丝织品,约5000年前福建崇安武夷山洞墓船棺的棉布,约4000年前的北票丰下遗址的大蔴纺织品,约3000年前青海都兰诺木洪新石器时代的毛布和毛毯残片,等等。其他出土的诸如奴隶社会时期(商周)及封建社会时期(战国、秦汉)的则更多。

据文献和出土文物考证,我国最早采用的纺织材料主要是蔴、葛纤维。古代种植的蔴有大蔴、苎蔴和苘蔴,采用水沤的方法使蔴皮脱胶软化,将纤维分离出来。葛有野生的,也有种植的。葛的纤维比蔴细长,能织成较细薄的织物,但不易剥离,要经过水煮才能剥离。蔴和葛的纤维要经过渍纺成纱线之后才能进行纺织。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时间大概在原始社会后期。商代时,我国的养蚕技术已很发达,并出现了一些简单的刺绣。至西周时丝织品和葛蔴织品以及丝绣等工艺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据《诗经》《周礼》《仪礼》《帝王世纪》等记载,商周时期已有绫、罗、纨[wán]、纱、绉[zhòu]、绮[qǐ]、锦、绣、帛、绢等丝织物以及絺[chī]、绤[xì]等葛蔴布。《诗经》中有不少描写妇女们植粟、采桑、养蚕、织帛、染色、刺绣方面的诗句。丝也像葛蔴一样,要经过纺调后才可上机织造。织蔴、葛与织丝所用的织机类型基本相同。

古代最原始的织机是席地而坐的“踞织机”(或叫“腰机”),它是现代织布机的始祖。出土文物证明,我国早在约7000年前就有了这种原始织机,一般织机只能织出平纹的织物,要织造花纹织物,必须要加上提花装置。后来经过逐步的创新改造,在春秋之时出现了脚踏织机,这种织机可以手脚并用,织造斜纹,并提高了织造速度和质量。

夏代已出现了养蚕、缫丝、种麻、采葛、织绸等分工,当时主要的纺织品是粗细不一的麻布和平纹丝织品。殷商时期纺织工艺与青铜工艺同样得到了快速发展。商代纺织仍以平纹麻布和丝织品为主,还出现了棉织物,纺织技艺也有所进步,并出现了几何纹单层提花织物。

周代的丝织品和葛麻织品以及丝线刺绣等工艺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这时的纺织已经开始普及,在《诗经》中就有很多相关的记载。此时还出现了官办手工作坊,从原料的征集,到纺织、练漂、染色,分工明确,并有专人负责管理。这时已有了多色提花锦,在《诗经》中可以看到有“贝锦”“锦衾”“锦衣”“锦裳”“锦带”等名目。

春秋战国时期,纺织技术已很发达,规模也更大,纺织工具也有所创新,出现了纺车,纺轮逐渐被淘汰,纺纱的效率日益提高。这个时期的织机也有所改进,织布的效率和质量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出现了先进的提花机,一些史料上反映出当时纺织、染织等工艺的盛况。据《禹贡》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染织较发达的地区有冀州、并州、青州、兖州、扬州、荆州、豫州等地。当时齐国和鲁国是染织工艺最发达的地区,有“齐纨”“鲁缟”之誉。

秦代的染织工艺多沿袭了战国时期的工艺。

汉代的染织工艺已非常发达,水平也相当高,丝织品种更为丰富,朝廷还有官员专门负责纺织生产,并设立官营东、西织室,民间也出现了很多的私人作坊。这时的纺织品有锦、绫、绮、罗、縠[hú]、纱、绢、缟、缣[jiān]、纨、素、缦[màn]、绨[tì]、练、织成等。不但能织出薄如蝉翼的罗纱,还能织出各种精致复杂图案的锦和隆起绒团组成的“绒圈锦”。西汉中期,棉花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这个时期的丝织品更加精美,大批丝织品从各地运往长安,再从长安西出祁连山,运往西域,乃至遥远的西亚、欧州,这条东西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

丝绸业的发达兴盛,凝聚着无数织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汉代的织工中,有一位杰出的女性,她就是陈宝光之妻,河北巨鹿人。她对原有的织机进行了改造,设计并使用了一种有120个踏板的织机,织成了优秀绫锦“蒲桃锦”和“散花绫”,闻名遐迩。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织造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汉末蜀地所产的精美蜀锦名满天下。吴国诸暨、永安等地也生产出高级的“御丝”。魏人扶风巧匠马钧对提花机进行改进,较汉代的织机更为省时省力。据《王祯农书》载:“傅子曰:‘旧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马生者,天下之名巧也,患其遗日丧功,乃易以十二蹑’。”六朝之时(三国两晋南北朝),社会动荡不安,但民间手工艺却因动荡之机反而得到流通传播而有所发展。南北朝的丝织还出现了一种新工艺——纬线起花工艺织物。南朝时官府对染织工艺的管理更加完善,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染织工艺普遍得到了发展。北周时形成了巴蜀、江南广陵和北方定州三大织棉中心。

唐代的纺织业非常发达,是我国纺织手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朝廷对纺织业非常重视,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纺织作坊分工明细,布、绢、绫、罗、锦、绮等分别由专门的作坊来织造。据《唐六典》载:“(当时官府管理的作坊)织衽之作有十,组绶之作有五,轴线之作有四,练染之作有六。”当时织物品种花样丰富多彩,以织锦最为著名,称之为“唐锦”。唐锦是用纬线起花,它用二层或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畦纹。因此,为区别唐代以前汉朝、六朝之时用经线起法的传统织法,称汉锦为“经锦”,称唐锦为“纬锦”。唐锦的装饰花纹一般为联球纹、团窠纹、对称纹、散花等多种。当时织物品种花样丰富多彩,民间染织工艺、丝蔴纺织生产遍及各地,而且产量很大,人民普遍崇尚“耕而食,织而衣”的生活。

宋代的纺织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宋代的织锦具有时代特色,称为“宋锦”,以当时四川成都的“锦院”最为著名。宋锦除作服饰、赏赐及经济贸易外,还作为装裱书画的特用材料。宋代的纺织工具也较唐代更加创新发展,已有了很多种形式的织机,宋·薛景石《梓人遗制》中即记载有立机子、华机子、罗机子、布卧机子等。

在丝织物中,“缂丝”是一种新兴、特殊的丝织品,又叫刻丝、克丝、兢丝等。宋·庄绰《鸡肋篇》载:“定州所织刻丝不用大机,以熟色丝经于木杼上,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如雕缕之象,故名刻丝。”这个时期纺织业非常兴盛,苏轼《浣溪沙》中的“籁籁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是一种贴切的写照。我国古代没有棉花,那时称之为“吉贝”“古终”,西汉时由中亚传入,最早只种植在西北和西南一带。南北朝时,新疆地区的棉织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宋代后期,棉纺织业比重上升,并出现了弹弓、棉纺车、织机等器具。

元代的印染、丝织、毛织、棉织工艺也都有一定的发展。丝织品中以“织金”最有特色,这个时期的集庆纱、泉缎、魏塘机绢等都是著名的丝织品。织金在元代称为“纳石失”或“纳失失”,并设有“纳失失局”管理生产。毛织在元代尤为发展,因为它适合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需要,据《大元毡罽[jì]工物记》所载,当时的毛织品品种有六七十种之多。

棉有草棉、木棉二种。草棉属锦葵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高4~5尺,果实似桃,故称“棉桃”,中有白棉,熟则绽裂,即为“棉花”,可供纺织及铺制絮衣服之用,种子可以榨油,称“棉油”,可供食用。木棉原产于印度,又叫“树棉”,属锦葵科,高可达七八丈。纺织所用的棉是草棉的纤维绒絮,俗称“棉花”。棉花有粗绒绵和细绒棉两个种类。粗绒棉有非洲棉和亚洲棉,细绒棉有美洲的陆地棉和海岛棉。

元代出现了一位在我国纺织技术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的黄道婆。黄道婆出生在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一户穷苦人家,小时就卖给人家做童养媳,饱受公婆虐待,后出逃躲在海船上到达海南崖州。崖州是黎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岛上的黎族妇女几乎都善于纺织,她们织出的彩色床单和幕布等尤为精美。黄道婆在家乡之时也学过纺织,她看到黎族妇女的技术要先进得多,就向她们学习,由于她专心致志,心灵手巧,不久就学会了。

黄道婆在崖州住了很多年,年老时非常怀念家乡,就带着黎族妇女使用的棉纺工具乘船返回了故乡松江乌泥泾镇。她把所学来的经验、技术耐心地教给乡亲们,同时还根据黎族人民的先进生产经验,结合汉族人民的一些优良传统技术,创造出许多新的生产工具,对棉纺织的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她的改革主要成就为四个方面:轧籽、弹花、纺纱、织布。

乌泥泾的妇女们在黄道婆的热情指点下,也学会了先进的纺织技艺,她们织的“乌泥泾被”驰名天下。这些技术后来又传到上海、松江、青浦以及苏杭等地,产品远销到北方,当时江南流传有“松郡棉布,衣被天下”之说。

黄道婆善于学习、勇于革新、勤劳智慧、无私授艺,当地的人民对她非常感激和尊敬。她去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她改革棉纺织业的功绩,在乌泥泾镇上给她修建了一座祠堂,叫作“先棉祠”,并将她尊为棉纺织业的行业神。

明代的纺织工艺有很大发展和提高,明代的手工业生产水平较为突出的行业是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全国有江南、山西、四川、闽广四个丝织产区,以江南为主要产地。至明代中叶,苏杭一带,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织布为业。据《天水冰山录》和《南京云锦》记载:明代的妆花缎已有17个品种,被称为“锦上添花”的南京云锦闻名全国。它的结花本技术是现代提花机纹板装置的先驱。

明代的纺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除传统的丝、麻、毛外,开始大量织造棉布,并逐渐取代了丝、麻织品,成为民间服饰的主要原料。有很多地方的百姓都从事棉花纺织,以松江地区为例,每人每天可织布一匹,积集起来就可“日出万匹”,故当时有“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的民谚。

清代的染织工艺更臻成熟并全面发展,朝廷在江南等地设立织造局,推动了纺织业的发展。当时的南京、苏州、杭州已形成我国的丝织中心,产品品种丰富,织造技术高超。著名的丝织品种有云锦、宋锦和蜀锦。古香缎和织锦缎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产品。其他还有染织工艺著名的产品,如通州的丝织绢,湖州的纱、绉、绸、绫,吴江的吴绫,广州的广纱、剪绒,苏州的缂丝,福建的漳绒,北京的地毯,西藏的氆氇[pǔ lu],贵州的蜡染,广西的壮锦以及浙江嘉兴、湖北天门、湖南常德、江苏苏州的蓝印花布,河北高阳的彩花布等,都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纺织工艺经过历代改进,在清代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纺织效率的提高、织机的改良及种类的增多。

棉纺车来源于麻纺车,而麻纺车是由纺丝的筟[fū]车演变而来的。原来的纺车都是一绽纺车,元代的黄道婆推广了三绽纺车,技术特别熟练的女工能同时纺四绽纱。织机经过历代的改进有了很多类型,除了腰机、综版式织机、单综织机、脚踏提综机、斜织机、束综提花机、多综提花机等,还有一种复杂的大型花楼提花机。这种织机生产时一般为两人操作,一人在花楼上,专司提花,称为“拽手”,一人在前抛梭装彩,称为“织手”。其操作工艺古人总结为“九字诀”,即:一抡、二揿、三挑、四会、五提、六捧、七拽、八掏、九撒。

清末至民国期间,民间百姓普遍穿棉布,当时已是“家家纺织,赖此营生”,广大乡村几乎是“无地不种棉,无女不纺纱,无处不织布”,“男耕女织”成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现象和平民生活的基本模式。清道光年间五口通商后,纺织业在通商之初曾一度繁荣,但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特别是到了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纱洋布大量输入我国。洋布美观、轻盈好用、价格便宜,所以很快就占领了我国的土纱土布市场。其后我国工业迅猛发展,机器纺织业非常兴盛,机器完全替代了手工,各种合成化纤物替代了棉织物,且因其物美价廉,受到社会的欢迎和普遍接受,使得民间棉织工艺逐渐无人问津,种棉面积、产棉数量和整体棉纺行业快速衰减,手工纺织品从城市商品中急骤消失。

纺织有关知识和技术

中国传统纺织行业大致分为丝织、棉织和麻织三个大类,操作工序一般为:

(1)丝织:下蚕—喂蚕—蚕眼—采桑—大起—上簇—炙箔—窑蚕—缫丝—蚕蛾—祀谢—络丝—经纬—织机—攀花—剪制。

(2)棉织:种棉—耘锄—摘尖—采棉—晒棉—轧花—弹花—拘节—纺纱—揽纺—布浆—上机—织造—陈染。

(3)麻织:打麻—刮麻—洗渍—晒麻—披麻—扎麻—浸润—扮麻—夹麻—纺线—织造—漂渍。

民间的纺织以棉织为最多,所以“九工十八匠”中所说的“机匠”,主要指纺织加工棉布的工匠,现将其有关知识简介于下。

(一)织布常用工具

(1)织机:又叫“织布机”,土语叫“揽机”,为多种部件组成的木制织布机械。

(2)筘[kòu]:古代叫“杼”或“筬[chéng]”,是织机的重要部件,用竹片制成的细长方框,经线从筘齿间通过,它把纬线推送到织口,使经、纬的纱交织成匹,是织机的重要部件之一。

(3)经具:牵经的工具。

(4)籰[yuè]:络丝(纱)的工具,土语叫“绕子”。木制,四柱,中有两个十字架连接,牵纱时需要多个(15~40个)。

(5)络笃:绕丝(纱)的用具。

(6)筘耙:引丝(纱)过筘的工具。

(7)梳:梳清理顺丝和纱的工具。

(8)送丝杆:移丝(纱)杆。

(9)交竹:又叫“交棒”,穿经分上下的竹竿。

(10)叠助木:打筘用的压木。

(11)的杠:即经轴,织机止卷绕经纱的部件。

(12)筟[fū]:络丝纺纱的工具。

(13)综:织机上的综桄[guāng],是织机的重要工具之一。使经线上下交错的部件,为多股绳线制成。

(14)桄:织机上的横木、综框。

(15)杼轴:即织布的梭子,织机上的纬纱部件,为机匠的主要工具之一。

(16)机轴:织机上卷布的部件。

(17)衢脚:使经纱复位的部件。

(18)蹑:织机上提综的踏板。

(19)衢盘:调整经线开口位置的部件。

(20)铤:锭子,纺织工艺中加拈卷绕机构的主要机件。

(21)星头钉:缫车上起导丝(纱)作用的滑轮。

(22)大关车:用脚踏转动的绕丝(纱)部件。

(23)磨木:带动送丝(纱)杆往复运动的脚踏摇柄。

(24)花本:又叫纹样,为提花机部件。

另外还有辅助工具,如牵桩、梯子、打纬刀,等等。

(二)纺织操作传统工艺程序和技术

(1)拣籽压棉。压棉即轧花,将皮棉轧去棉籽,成为纯净的棉花。

(2)弹花。将轧去籽的棉花用弹弓弹成松散均细的棉绒。

(3)擦花。古代叫“拘节”,即将棉绒用高粱或冬茅芯杆包裹以小木板滚擦成手指粗、0.8~1尺的条状。

(4)纺纱。将棉条用纺车纺纱成绽,每绽重约二两。

(5)绕纱(第一次绕纱)。将纱绽的纱用竹挽子绕挽成一斤左右的纱束。

(6)煮纱。将纱束置于锅中加水煮,加入少量的米汤水,叫作“浆纱”,经过用米汤水浆煮过的纱,清爽硬滑,便于梳织。

(7)绕纱(第二次绕纱)。浆过的纱经晒干或晾干后,用多个木挠子绕上,每个挠子的纱线尽量长度相等。

(8)上线子纱。将该次所用来织布约一半的纱线,用笋壳在纺车上纺绕缠成小棒棰状,每个重约3~5钱,以供织布时放在机梭内作纬线穿织之用。民间叫“纱穗子”或“筱子”。

(9)牵纱排纱。先在两端的墙上(或树、桩之上)各钉上一钉,并拢牵上两根牢固的长绳索,绳索上套有多个“戒指”大小的铁环,数量原为15~25个,现今因布织得比原来宽,因此一般为36~40个。将绕有纱线的挠子排列放在长绳下的地上,将各个挠子的纱头抽出,依次序穿过其上面所牵绳子上的小铁环,然后将所有铁环牵出合拢的纱束缠绕滚成圆球状,直到地上挠子上的纱全部牵完为止。挠子上的纱数量多少,直接决定纱球的大小,而纱球的大小,又决定所织成布匹的长短数量。因此,一个织布的人应该知道织多少布,挠子上就绕多少纱。如一般每一丈土棉布其重量一般在1.2(细纱)~1.5斤(粗纱)之间,那么如果有10斤纱,就知道它能织成8.5(细纱)~6.5(粗纱)丈布,牵纱时就留下一半左右,即5斤纱做经纱(直纱),将这些纱绕在挠子上,牵出达到所织棉布宽度的数量(一般老棉布为1.8~2.2尺宽),牵时看筘齿是多少,就牵多少根纱。一般为600根左右,其他50%留下打成小纱绽子(俗称“筱子”,每个重约3~5钱)作纬纱用。这个数量适合于综(筘)密度适中,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平经、平杼”,即经纬密度相等的情况,如果综眼稀,则经纱数量(指长度)增加而纬纱数量(指重量)减少。这种牵纱的方式,民间叫“导纱”。

(10)穿杼。民间土语叫“过箴”或“过杼”(箴是一种宽约3寸、长约2.5尺,用600多根小竹片排列紧密整齐的控制经纱的重要工具)。把从铁环牵出滚成大纱团中的纱头子理出,整齐有序地穿入箴内(穿过箴齿),这些纱统统叫“经纱”。箴的宽度(指穿纱的有效部位)一般为1.8~2.2尺左右,可穿纱的数量约为680根左右,但也有织出的布宽度达到2.4~2.8尺的,纱的数量超过720根以上的,但这种情况极少,直到后期才出现。

有些情况要注意具体对待,如纱纺得粗,织布时宜用较稀的杼轴(箴)来穿纱,这样可以使所牵排的纱不至于过密相挤而造成织造质量的问题。经纱全部过杼之后,将所有纱头牵紧于“梁头”(的杠)之上,另一端(即大纱团)隔远距离将纱松开拉直牵紧待梳。

(11)梳纱。首先从梁头的箴边开始,用一把两尺来长的竹齿梳将所牵的纱梳理得顺畅清晰,一边梳,一边将箴向已梳好的纱移动,待梳完一段后即将梳好(箴后)的纱滚绕在织机上的“梁头”之上。梁头所滚的纱每滚一圈(层)用薄竹条横隔在其中,以防所滚的纱线纠结混乱。如此顺序将纱全部梳完滚上梁头。

(12)过综。综是使经线上下交错以受纬线的重要装置。将从箴里退出经过梳好的滚在梁头上的纱头,按顺序依次逐一穿过织机中部的两片“综”。综一般与箴的密度相等,以麻线制成。将穿过综的纱头全部分股打上结头,用一根长竹筅(竹条)将这些纱线的线头贯穿起来拴紧,挂在织机前面的“滚轴”(滚机)上。

(13)织造。当所有的纱穿过“棕”和“箴”后,已全部牵紧布置清楚,就可以进行织造了。织造的方法是:机匠坐在织机的最外端,双脚各踩一踏板(即“蹑”,为牵动综上下交错运动的部件),交替上下踏动,牵动两匹综而驱使经纱分成两组(层)上下交替开合,与此同时,机匠用右手扯动机架上的打梭绳,驱动织梭在两层经纱交叉缝中往返穿行,每穿行一次,即牵上一根纱(纬纱),这时机匠的左手随即将穿着经纱的箴向两层纱的交口已牵的纱扳过来,将纱(纬纱)压紧在上下两层经纱的开口处,接着又踏动蹑将箴压过的纬纱织住后,再投梭织上一纱,如此重复地一踏一踩,一扯一扳,经纱一次一次地升降开合,纬纱一次一次地穿梭交织,就这样,“唧唧复唧唧”,将这纤细的一纱一线,织成一匹匹紧密的布帛来。

织一丈棉布约需要棉纱1.2~1.3斤左右,如用纺得最细的好纱(又细又匀的为好纱)则需要棉纱1斤左右。每个织工一天一般可织2丈左右的棉布,最多的织工一天可织3丈。

民间常见的用棉纱织成的布,俗称“棉布”或“土布”。棉布的本色为白色,其白净的程度随所纺的棉纱颜色而决定,有的则在织成后染上颜色,多为青蓝二色。还有一种格子和条子花纹的棉布,是在未织造之前事先将纱线染上颜色而织成的,这种花纹黑白或蓝白相间,朴素大方,具有浓郁的乡土风韵。至于各种花纹、图案的布,汉族地区一般采用模印染渍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只有在少数民族地区才有用织机或纯手工编织花纹布的民俗工艺传统,并有着悠久的历史沿革和独特的制作工艺,风格清朗朴实大方,以其独具魅力的造型和审美意蕴而深受民众喜爱。

有联赞昔日机匠曰:九冬三夏熬寒暑,万线千纱织纬经。

附:纺纱

纱线是织布的必要材料,棉和丝要先经过纺之后才能织,纺纱和织布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因此素以“纺织”称之。

我国发现的最早纺具实物是1975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木制和陶制的纺缚、绕线棒等,距今已有6000多年。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制、石制纺缚等,距今已有5000多年。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西汉杨雄的《方言》,其文中所载的“繀[suì]车”和“道轨”即最早的纺车。单绽纺车的最早图像则见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帛画和汉代画像砖,表明纺车在汉代已成为普遍的纺丝工具。

棉纺车来源于麻纺车,而麻纺车是由纺丝的筟车演变改进而来的。棉纺车开始普遍使用最迟不晚于南宋(丝麻纺车则更早)。纺车在元代时经过黄道婆的改进,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在此之前用的是一绽纺车,黄道婆推广了三绽纺车。在元·王祯《王祯农书》里可以看到这种纺车的图像,它是用脚踏动的。但是这种三绽纺车在全国很多地方却没有得到普遍推广使用,人民常见到的仍是手摇单绽纺车。民间常见的纺车也叫“棉花车”,由车座、车轮、摇手柄、绽子、车绳组成。操作时纺工以右手摇动纺车手柄使车轮转动,轮上套着的车绳带动车座上的绽子急速转动,纺者左手持棉花条接触旋转的绽子尖(绽子上包有笋壳,也叫“竹箨[tuò]”),因钢绽转动快速(车轮带着绽子转动,车轮大,周长约8尺,而绽子只有小筷子粗,若车轮摇动转一圈,绽子即可转百十圈,将棉花抽纺成纱,每当纺出的纱达到纺工抻手的长度时,将纱收绕于钢绽竹箨之上,再又将棉花条退到绽子尖处再纺,待纺到绽子上的纱达到二两左右时,将其从绽子上取出(因包有竹箨,所以很好取),又上竹箨再开始纺,如此循环重复操作。一般的女工每天纺纱约半斤,如果手法熟娴,抓紧时间,最多也只能纺到一斤左右。

纺纱是一件机械枯燥的工作,古代乡村妇女基本上都要纺纱(或养蚕、缫丝、夹麻),这些烦琐辛劳的事务,是她们日常生活中的必修课。她们夜以继日,在灯前月下不分冬寒夏暑,忍受饥饿和劳苦,机械而重复地摆弄着纺车或织机,在无声无息的岁月中消耗着她们的青春和人生,由此也可以看出封建社会的落后以及妇女地位的低下和生活的辛酸,正如唐·元稹《织妇词》诗所写:“缫丝织帛犹努力,变缉撩机苦难织。”宋·戴复古《织妇叹》:“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唐·杜荀鹤所写《蚕妇》令人不胜悲凉感叹:“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年年道我蚕辛苦,底事浑身着苎麻。”白云先生张愈的《蚕妇》诗更是使人深感酸楚: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机匠歌谣

乡土民俗歌谣

(一)

机匠手艺渊源深,千古流传到如今。

鲁班张良造织机,黄道婆称行业神。

(二)

纺织由来多典故,古有木兰去从军。

七姐下凡配董永,织女牛郎鹊桥逢。

(三)

棉麻丝葛纺成纱,一丝一缕好艰辛。

日夜忙碌无四季,寒暑辛劳到三更。

(四)

村南村北响缫车,唧唧户织平民家。

男耕女织为生计,乡村处处种棉麻。

(五)

银灯照影机杼动,金梭投筬经纬分。

土布出机凝霜雪,绫罗织就起龙纹。

(六)

岁岁耕种难饱肚,年年纺织不救贫。

且看市上卖布女,身薄衣单带补丁。

无吾《传统乡土行业风情俚歌集》

机匠歌

机匠手艺本非轻,绫罗绸缎织得成。

织机本是鲁班造,张良仙人造纵弦。

黑鼎制梳玄女篦,织女制梭抛凡间。

麻田七姝把纱纺,穿弦过纵笑开颜。

脚踩踏板手扯梭,织起布来花样多。

平板斜纹格子布,阳花隐条是绫罗。

蚕丝上机织绸缎,棉纱上机织被壳。

麻綕上机织蚊帐,棉纬麻经织布葛。

昔日苏惠织回纹,万古千秋留美名。

七姝曾与董永配,十匹锦缎一夜成。

《中国歌谣集成·湖南卷》

●○诗词对联

诗歌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诗经·卫风》

昼夜理机丝,知欲早成匹。

《乐府诗集》

织女扬翬[huī],美乎如芒。

晋·杨泉《织机赋》

百里鸡犬静,千庐机杼鸣。

唐·李白《赠范金卿》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牕语。

唐·李白《乌夜啼》

婵娟越机里,织得双栖凤;

慰此殊世花,金梭忽停弄。

唐·陈陶《续古二十九首》

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

唐·王建《织锦曲》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宋·蒨桃《呈寇公》诗

给给机上梭,往返如度日,一经复一丝,成寸遂成匹。

宋·梅圣俞《和孙端叟蚕首·龙梭》

一春一夏为蚕忙,织妇布衣仍布裳。

宋·戴复古《织妇叹》

雪团落架抽茧丝,小姑缫车妇织机。

宋·赵汝鐩《耕织叹》

宋细唐麁[cū]辨入微,几劳织女弄梭机。

清·叶廷琯《鸥陂渔话·洋布作画》

纱线色丝卷上机,飞梭似带风凄凄。

灯残纺落三更月,织锦女儿无嫁衣。

查加伍绘·蒋敬生文《江湖百业图》

格格复格格,乡女当户织。

一匹布须多少工,欲卖可憐钱不值。

乡女停机叹苦辛,老机难织布样新。

光阴空与梭同掷,织布年年不救贫。

王稼句《三百六十行图集·织布》

对联

云霞分五色,锦绣聚千丝。

栽花抛燕剪,织柳掷莺梭。

丝纶常执掌,经纬自分明。

聚来千亩雪,织出万机云。

经纶光亚陆,衣被福苍生。

云织天孙锦,霓裁月姊裳。

瑞气昭云锦,祥光灿绮罗。

石赠支机呈巧技,文夸锦绣夺天工。

织女机头支夜月,鲛人梭里借朝霞。

欲知世上经纶美,试看机头纺织工。

丝纶阁下文章静,罗绮丛中花样新。

掌握经纶新事业,织出锦绣彩文章。

蜀锦吴绫皆异品,云罗霞绮表天章。

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文堂里写琅玕。

制成服物休嫌絮,费尽功夫总赖棉。

组纬织经工细腻,冬棉夏葛款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