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研发供应商选择的契约机制研究:基于信息不对称情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主要内容

在新的经济形态下,低碳环境下的供应链协调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书将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低碳研发阶段的合作机制进行研究,从下游产品市场需求信息的不对称和上游研发方技术水平信息的不对称两个方面,探讨不对称信息对供应链合作伙伴在项目融资、低碳研发、市场推广及废弃产品回收等方面决策的影响。在研究生产商和研发方之间的博弈关系的基础上,本书通过契约设计来激励研发方参与废弃产品的回收过程,同时确定最优的努力投入。

本书共分为七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首先阐述了不对称信息下的契约机制和低碳研发设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其次,分析了在现实背景下值得深入研究的主要问题,并引导出本书主要内容。最后,对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进行说明,并归纳出本书的主要创新工作。

第二章是相关文献的综述。对与本书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分类综述,主要包括:合作创新研发相关的研究,包括合作研发模式及低碳合作研发;不对称信息下的契约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契约协调、研发合作契约设计;供应链融资的相关研究;闭环供应链下的契约设计以及基于EPR制度的低碳回收相关研究。最后,针对已有文献进行评述,从而指出本书研究的切入点,为后续章节的研究做好铺垫。

第三章是考虑研发成本信息不对称的合作研发方选择的甄别契约研究。本章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在新产品的重要技术模块研发外包时,生产商如何通过契约选择和甄别研发方。针对研发方成本信息无法事前了解的逆向选择问题,以及创新研发项目成功的不确定性问题,本章采用委托代理理论,为生产商设计了甄别契约,诱使研发方透露自己的真实成本信息。同时,在契约模型中加入创新研发成功的概率因素和技术成果转化后的市场收益分成,以激励研发方做出最优努力。在本章的最后,分析契约性质并采用数值算例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

第四章是基于EPR的两阶段合作研发契约机制研究。本章将研究进一步扩展到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在合作研发的同时考虑废弃产品的回收问题。在由生产商和研发方组成的两阶段闭环供应链体系中,考察实施EPR对产品低碳研发设计的激励作用及对废弃电子产品回收的减排效果。以生产商作为领导者,设计了预先承诺收益分配比例模型和延迟承诺模型,并给出两种模型的最优契约决策。在两种模型下探讨了研发方的低碳研发技术水平、碳税税率、双方在回收减排中的重要度对契约决策和回收减排的影响。

第五章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考虑绿色回收的两阶段合作研发契约更新机制。本章对前文的甄别契约进行进一步探讨。将研发方参与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分为研发生产和市场回收两个阶段,生产商无法预先获得研发方低碳研发技术水平的信息,因此在研发阶段结束后,会提供一个更新契约的机会,研发方选择接受或拒绝这个更新的契约。在以生产商为领导者的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过程中,设立了包含预先支付、里程支付和收益共享参数的甄别契约更新机制。研究结果分区间给出了生产商在两阶段的最优契约和不同类型研发方的最优契约选择和减排投入最优决策。最后,讨论了各参数和不确定因素对双方利润、减排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可借鉴的管理经验。

第六章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供应商参与合作融资的契约设计。考虑当生产商在进行新产品研发时受到资金约束,向其研发合作供应商进行供应链内部借贷的运营和融资问题。由于创新研发结果的不确定、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市场需求随机因素较大,新产品的市场价格和项目预期收益对供应商而言是不对称信息。因此,本章以供应商为博弈的领导者,以利润最大化和降低供应链融资风险为目标,构建了包含可变利率和固定支付两个条款的甄别契约机制和混同契约机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在两种合作融资契约下,价格波动幅度、价格类型比例、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变化对双方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为不完全信息下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融资契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七章是总结与展望。在总结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主要研究结果,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对尚未涉及、有待进一步扩展和完善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