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产业结构
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演进总体符合产业高级化趋势,改革开放以后逐步经历劳动密集型主导向资金密集型主导、资金密集型主导向技术密集型主导的转变过程。表3—3所示为制造业主要行业的资产分布,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993年,中国纺织业资产占比较大,能够占到这些主要制造业行业资产的11%。但是到了2017年,纺织业资产占比已经下降到3.26%,即使考虑到行业划分问题把纺织服装制造业放进去,也下降了6个百分点左右。另外,诸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产业有明显的下降。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占比则有巨大的提升,从1993年的5%提高到2017年的12.62%,占比提高了7.62个百分点,突出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中高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快速上升的趋势。
表3—3 中国制造业主要行业资产分布(1993年和2017年比较)
续表
表3—3也反映了中国制造业资产的主要产业分布,制造业资产主要分布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占据了制造业主要行业资产的一半以上。这种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制造业还正处于从资金密集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阶段。近些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制造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大力破除无效供给,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提升传统动能。2016年、2017年两年化解钢铁产能1.2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全面取缔1.4亿吨“地条钢”,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以上。2013—2016年,制造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4.3%。2017年技改投资增长16.3%,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11.2个百分点,占全部制造业投资比重达48.5%,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一直较高,2015—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0.0%、10.5%和11.0%,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个、4.5个和4.4个百分点。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11.3%,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8个和4.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2.7%和32.7%;与2012年相比,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比重分别上升了3.3个和4.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的主要代表性产品增势强劲,2017年光电子器件产量11771亿只,比上年增长16.9%;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69万辆,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达到290万架和13万台(套),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规模全球占比均超过50%。[5]虽然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的结构正在逐步高端化,但重化工占比还是相对较高,尤其是到2017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还高达29.7%,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仍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