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是女性:如何深度疗愈代际创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透过母亲,看见自己

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我,在原生家庭、夫家家庭和社会文化中经历了女性身份带来的种种困顿,这些经历带给我许多痛苦,但同时也为我理解、思考和反思女性的生存环境提供了动力。

十几年的心理学学习和与之相随的自我成长,让我有勇气面对过往经历中的种种不公:曾经遭受的不公平对待,对女性性别的限定、歧视甚至鄙视……也许对很多女性而言,在原生家庭中自己是“外人”,在婆家依然是“外人”,甚至很多女孩自出生起就不被家人期待,她们被抛弃、嫌弃或从未被妈妈好好爱过。

很多女孩结婚之后处境也并没有好转,她们得不到丈夫和婆家的尊重,作为女性的价值似乎更多地体现在成为母亲,或者说是生一个儿子。生儿育女常常被认为是女性的责任,她们在生育、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常常得不到理解。比如,有很多女性患上了产后抑郁症,而这有时竟然被认为是矫情的表现。

全职妈妈的困苦常常是在婚后多年才显露的。她们中的一些人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给了婚姻和家庭,但在某一天夫妻感情不和而被迫离婚时,全职妈妈往往没有能力承受离婚的代价,因为她们既没有收入,又没有其他经济保障,因此得不到孩子的抚养权。妥协也许是她们心酸但又不得已的选择。

身处职场的妈妈也非常不容易,她们不仅要从事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这样的艰辛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而很少有丈夫能意识到这些并因此给予妻子更多情感上的支持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对妈妈的爱就容易成为妈妈的精神支柱,这也是妈妈和孩子在心理上难以分离的原因之一。

我自己也经历着女性身份带来的问题,也常常因此陷入困境,但我一次次从深渊里爬出来。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是我内心的信念。无论过去经历了什么、被怎样对待,我都想走一条自己的路。人生不应由过去的悲苦所限定,而应由我自己书写。

我的亲身经历以及临床中来访者的共同经历促使我思考女性的议题,理解当前社会文化背景下女性的生存环境,不断思考“母亲”这个角色的真正意义。我希望每一个女性,无论作为女儿还是作为母亲,都能够活出自己,过好这一生。

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写道:“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

本书我想写母亲,这是因为,基于对传统文化和心理学的研究,我发现,我们的幸福与不幸在很大程度上都与母亲对我们的养育方式有关。母亲是生命的孕育者,也是家庭的灵魂。

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和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等近代英国心理学家都提出:母亲对孩子的人格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母亲养育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婴儿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由于母婴关系天然的潜意识通道,母亲的人格特点和创伤会通过养育方式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因此,对女性而言,和母亲的内在联结既可以是力量的源泉,也可能是混乱的根源。

在很大程度上,孩子与母亲的第一段关系决定了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价值观。同时,这段关系也将为其人格的发展奠定基础。一个人的安全感、信任感、创造力等都受此影响。

在特定的一段历史里,从女孩到妻子到母亲,女性总是处于他者和附属的位置,遭受了很多不公平的对待。但是,也有很多女性认同这样的做法,并且通过教养孩子的方式传播这一思想。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咨询工作里,我听到了许多让人愤怒又哀伤的故事。很多女孩被贬低、被不公平对待,有时,实施这些行为的竟然是她们的亲生母亲。

我们真的需要重新审视并好好思考这些问题!

心理学研究认为,这些现象涉及“代际创伤的传递”和“文化认同”。如果母亲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遭受过一些苦难,她们很可能在长大成人、为人母之后,让自己的女儿遭受同样的经历。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

这样的重蹈覆辙实在让人感觉心酸、可悲,同时又令人震撼。

孩子不需要再经历一遍母亲曾经遭受的痛苦。作为母亲,我们可以找到一条自我救赎之路。不管是从母亲那里遭受的创伤,还是我们可能传递给孩子的创伤,这些创伤的传递是可以被阻止的。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与母亲的关系,找到生命源头的创伤,看见它、修复它。通过修复创伤、阻止创伤的代际传递,我们可以重获母性的力量,塑造独立、自由的女性身份,成为更有力量的自己。

一位诗人曾说:“在自己身上找到幸福并不容易,但在别的地方找到幸福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果我们想要一个更加欢喜的人生,的确需要给自己更多支持和成长的可能性。我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探寻和母亲的关系,进而发现内在的核心关系模式;帮助你自我发现和成长,走出养育孩子的困境,拥有母性的力量,让创伤和痛苦终止在自己这一代;帮助你带着好奇的、开放的心态,洞察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情感,并理解背后的原因;让你能放下自己的过去,拥抱内在小孩,发展自己的女性力量,成为独立的自己。

虽然你不一定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是当你阅读本书时,你已经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条路上了。也许,这一路上并不总是轻松、舒适的,也许你会因为痛苦、内疚而想要回避,这都很正常。

本书谈到许多与母亲有关的伤害,但是,这并不是要将我们的苦难归咎于母亲,而是要透过母亲看见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在的情绪情感以及认知行为模式。只有了解了自己,才有可能改变自己。

我们虽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性别,但可以学会透过母亲看见自己,彼此联结从而疗愈自我,实现更好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