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医方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医方药物分析

本部分重点分析医方中所使用的药物,兼顾分析未出现于医方中但在《道藏》医药文献中被论及的药物。《道藏》非医典籍中所整理出药物共计880种左右,绝大部分都出现在医方中,包括一些单味成方的药。例如洞神部《太清经断谷法》中有服食茯苓六法、服食黄精三法,洞玄部神符类《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中的灵宝黄精方,都是单味药物之服食方。而未出现在方中,但被论及的药物数量很少,如在洞神部方法类《保生要录》的“论药食门”中,论述了十余种药物的功效等内容,其中提到“莲实粉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身延年;榴梨浆治风热,昏闷烦躁;胡麻,主肠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服明目,填髓脑,坚筋骨,去虚热……”经整理,医方中常用的有以下药物:汞、朱砂、云母、铅、茯苓、蜜、雄黄、胡麻、地黄、术、桂、硫黄、金、松、盐、枣、雌黄、黄精、醋、芝草、乌头、硝石、酒、胤丹、柏、人参、天门冬、泽泻、葱、甘草、石英、青木香、矾石、姜、白石英、银、米、禹余粮、菖蒲、铜、磁石、锡、曾青、菊花、桃、茱萸、麦冬、硇砂、防风、枸杞。这些药物在功效、炮制等方面都具有其各自特征。

关于药物功效,所整理出医方中的药物数量繁多,对其进行论述的体例不一,情况相对复杂,经各方面综合分析,将医方常用药物按功效特点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祛疾疗病类、养生类和其他。以下为详细论述:

1.祛疾疗病

直接提到药物有治疗疾病之用的并不多,且内容较零散,不成体系。如在洞玄部玉诀类《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的神仙服食石钟乳中说:“石钟乳,味甘,无毒,温;一名孔公乳;主明目,下气益精。”在洞神部方法类《三元延寿参赞书》中“羊肝明目,性也”指出羊肝具有明目之功效;该书还有一处称,将大蒜切丝,食之可治疗骨痹;刀刃所伤所致血流不止,可嚼寄生叶止血,其效果妙,等。还有一部分提到药物功效的则是引用其他本草著作内容,还是在《三元延寿参赞书》一书中,“浆水,按《本草》,味甘酸,微温无毒,调中引气,开胃止渴……”,引用了《本草纲目》原文内容,虽然直接讨论药物功效材料不多,但可通过其他内容看到有关药物疗效的一方面,也就是间接谈及药物疗效。

当药物出现在药方组成中时,会有关于功效的介绍。如洞神部方法类《太上肘后玉经方》以八卦的次序列出八个药方,在各方的药物组成中,除说明药物用量和制法外,还提及有关功效的内容。其中一方为坤风后四扇散方:五灵脂三大两,延年益命;仙灵脾三大两,强筋骨;松脂三大两,生风痫;泽泻三大两,强肾根;术二大两,益气力;干姜二大两,益气;干地黄五大两,补髓血;石菖蒲三大两,益心神;桂心三大两,补虚乏不足;云母粉四大两,长肌肤肥白。该方由十味药物组成,各药基本都有关于功效的解释:五灵脂可延年益命,仙灵脾(淫羊藿)能强筋骨,泽泻强肾根,术益气力,干姜能益气,干地黄补骨髓,石菖蒲益心神,桂心补虚乏不足,云母粉长肌肤。又如在老君去尸虫方中,其组成有九味药:贯众,白雀芦,蜀漆,芜荑,雷丸,僵蚕,厚朴,狼牙子,石蚕。每味药都说明其具有杀虫之效:贯众杀伏虫,白雀芦杀尤虫,蜀漆杀白虫,芜荑杀肉虫,雷丸杀赤虫,僵蚕杀鬲虫,厚朴杀肺虫,狼牙子杀青虫。

2.养生

养生类包括具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辟谷、美容等功效的药物。这里重点介绍用于服食的药物。服食又名服饵,指服食药物用来养生,乃道教修炼方式,起源于战国方士,在古代曾风靡一时。道教通过这些修炼方式,以求得长生,他们不仅会服食丹药,草木药也常被用来做服食之品。《抱朴子》中就有专篇论服食,多为草木药服食方。至唐代,外丹术大盛,服食丹药者众多,因草木药大多加入丹药烧炼,单服草木药者相对减少。唐以后外丹术渐衰,但某些服食药方为医家所吸收提炼,丰富了古代的医药学。《正统道藏》收有《神仙服食灵草菖蒲丸方》《种芝草法》等。

葛洪引《神农四经》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中药养性,下药除病[7]。在这种思想的启发下,道士们在实践中逐渐积累起一套采集、制作和服食长生药的方术,即为服食术。但最初认为服食矿物类药物优于植物类药物,原因在于矿物比植物寿命更久。然而草木药及药方的价值不可忽视,其具有非常重要之价值,尤其是药用的研究价值。洞神部方法类《枕中记》中称,“夫欲服食,先草,次木,次石,此将药之大较,所谓精粗相代,阶浅以至深也”,就是说服食的顺序应先草,再木,最后为石,说明了服食要以药物的种类为顺序。

具体来看,服食植物类药物常用的有茯苓、黄精、胡麻(巨胜)、天门冬、术等,可单独服用,《枕中记》中有服药兼茯苓以当诸食法、服食巨胜法等;《太清经断谷法》中有服食茯苓六法、服食黄精三法、服食巨胜四法、服食天门冬三法。如洞玄部神符类《太上灵宝五符序》卷中称:“麻者,五谷之长,可以知万物,通神明。”《神仙服饵丹石行药法》又称:“古人有服巨胜者,而速验于延年。饮麻油,乃不必愈于巨胜散矣。”而矿物类药物名称一般不单独出现做服食之用,而是作为丹药的组成成分,和其他矿物药共同出现。如《太清石壁记》中有五十多种丹方,每种丹方成分都为几十种矿物药,可见组成成分之复杂。

3.其他

一些药物无明显治疗疾病的效果,且未被作为服食辟谷之用,但是会经常出现在药方之中,具有不可替代之作用。这些药物一般具有辅助效果,其或可辅助服食,或可辅助修炼,或在药方制作过程中作为辅助成分。以下以最常出现的大枣、醋、蜜和酒为例做以说明。

大枣,《本草纲目》果部·枣称其“甘、辛、热、无毒。可调和胃气,可治反胃吐食,可用于伤寒病后,口干咽痛、喜唾,妇女脏燥等”。在很多药方中,大枣加入其中,不但可调和诸药药性,还能调和胃气。而在洞神部一些文献如《太清调气经》的方剂中,大枣作为辅助使用还具有不同的效果,文中称:“口无津液,即以枣一两颗,肉吃留核,含之令引液。”在多个典籍中都出现大枣的类似用法,其作为辅助药物可辅助服食、辅助修炼等。蜜在制作丸剂中必不可少,最常见的丸药为蜜丸,即使用蜜作为黏合剂来制作药丸———“炼蜜为丸”“蜜和为丸”。醋在所摘药方中出现次数也很多,很多药物会用醋制、以醋煮、用醋拌等,其具有去除药物味道,令药物湿润等辅助效果。酒在文中出现的次数最多,逾百次,其具有多方面辅助之用,可归结如下:空心喝酒以助服药(《四气摄生图》);空腹饮酒以助气道(《太清调气经》),助正气等,但不可过量;服食时以其为辅助成分来助药性等。

[1]彭立琼.《道藏》的源流及其编目\[J\].图书馆建设,2003(2):108-109.

[2]汤用彤.读《道藏》札记\[J\].历史研究,1964(3):183-190.

[3]卿希泰,唐大潮.道教史\[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403.

[4]卢国龙.《道藏》七部分类法源考\[J\].中国道教,1991(3):31-37.

[5]胡道静.《道藏》的版本和利用及其前景\[J\].学术月刊,1987(6):62-64.

[6]郑天星.国外的道藏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2(3):34-42.

[7]葛洪.抱朴子内篇\[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