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城镇水生态修复理论与技术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珠三角城镇水系基本情况

1.1 珠三角概况

1.1.1 自然地理概况

珠三角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理位置在北纬23°40′~21°30′之间,东经112°~115°之间。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三角诸河组成,西江、北江在佛山市三水区的思贤滘、东江在东莞市的石龙分别汇入珠三角网河区,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等八大口门入注中国南海。珠三角水系及地理位置见图1-1。

img

图1-1 珠江三角洲水系及地理位置示意图

珠三角是复合三角洲,由西、北江思贤滘以下、东江石龙以下网河水系和入注三角洲诸河组成,集水面积26820km2,其中网河区面积9750km2。入注三角洲的中小河流主要有潭江、流溪河、增江、沙河、高明河、深圳河等。

珠三角河网区河道纵横交错,其中西、北江水道互相贯通,形成西北江三角洲,集雨面积8370km2,占三角洲河网区面积的85.8%,主要水道近百条,总长约1600km,河网密度为0.81km/km2,思贤滘及东海与西海水道的分汊点是西北江三角洲河网区重要的分流分沙节点,其水沙分配变化将对河网区水文情势产生重大影响;东江三角洲隔狮子洋与西北江三角洲相望,基本上自成一体,集雨面积1380km2,仅占三角洲河网区面积的14.2%,主要水道5条,总长约138km,河网密度为0.88km/km2

珠三角南临南海,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暖湿多雨,气候宜人。根据三角洲各市气象台、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变幅为1600~2600mm;降水量不但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不均匀,通常是汛期4~9月的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0%以上,枯水期10~12月、1~3月的降水量不足年总量的20%。珠三角多年平均气温一般都在22℃左右,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不大,变幅为1℃左右,历年最高气温在35℃以上,历年最低气温一般都在0℃以上,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00~2100h,日照时数的年内分配,一般是7月份较长,平均为230~250h,最短为2、3月份,平均为90~125h。珠三角地区冬季盛行北风,夏季偏南风、东南风,春秋转换季节风向极不稳定。历年最大风速为东风31.4m/s(珠海站),其次为西北风和北风,均为30m/s(斗门、深圳站)。每年的7~9月为本区热带气旋盛行期。珠三角多年平均蒸发量(水面蒸发,以下同)为1100~1300mm;蒸发量的年际变化不大,但其年内变化相对较大,7、8月份蒸发量最大,约占年总量的23%左右,1~3月蒸发量较小,约占年总量的17%左右。平均相对湿度为80%左右,春、夏最大相对湿度在95%以上,秋、冬最小相对湿度不足10%。

1.1.2 社会经济概况

珠三角9市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还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到2020年,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和谐相处的局面,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由此可见,珠三角经济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根据《广东统计年鉴》(2011年),2010年,珠三角九市户籍人口3024.56万人,占全省的35.5%;常住人口5616.39万人,占全省的53.8%。国内生产总值37673.25亿元,占全省的79.1%;其中,第一产业809.77亿元,占全省的44.8%;第二产业18313.51亿元,占全省的79.3%;第三产业18549.98亿元,占全省的83.2%。三大产业的结构为2.2∶48.6∶49.2,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很小。

改革开放30余年,珠三角工业化进展迅猛。逐步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强生产能力、外向度高、新兴产业不断崛起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领域进一步拓展,已培育起雄厚的竞争力基础。珠三角现已成为以电子、电气为主导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并基本形成以广州、深圳为龙头,以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为支柱的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成为全球性信息技术产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之一。珠三角工业化进程已从以劳动密集型轻纺加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初期阶段,逐步进入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较大比重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形成了更为发达的外向型经济和日益紧密的珠港澳经贸合作关系。

高速的经济增长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大力推行体制改革、发展外向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等政策,鼓励多种形式经济的成长并尊重地方发展的自主选择,启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珠江三角洲积累了巨大的投入能力,20世纪90年代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区开发有了更广阔的资金渠道。20年来,珠三角城镇已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过万亿元,培育起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发展。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在增加就业、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越来越发挥出关键性作用,推进城市化,促进城镇健康发展更成为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措施。珠三角城镇化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政府建设投资拉动和外资、民间资金的多重推动下,珠三角的城市化发展表现出鲜明的政府主导与地区自发增长相结合的特征,城镇建设模式逐步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单一投资主体转变为多元投资主体并存的局面,城市化模式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转变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共同发展的城市化格局。城镇发展机制日益市场化,城市化动力强劲,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珠三角涌现出多种城市化发展模式,包括“以下(乡镇以下的各类企业)促上(市级企业),遍地开花”的东莞模式,“中间(乡镇企业)突破,带动两头(市属、村办企业)”的顺德模式,“以上(市属企业)带下(乡镇以下企业)、一镇一品”的中山模式,“六轮(市、镇、村、经济社、联合体、民营经济)齐转,各显神通”的南海模式,等等。

(2)基本形成一体化的城乡发展格局

城市拓展和乡村城市化的双向作用,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共同作用下,珠三角产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快速流动,城市建成区迅速向外扩张,乡村地区广泛城市化,城市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大中小城镇相结合、多层次的城镇体系,总体上呈现出集聚性、区域性的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珠三角地区各大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支柱,产业不断升级和重组,区域发展重心逐步向大、中城市集中,大、中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与此同时,小城镇亦成为新的人口和产业集聚点。

随着珠三角城市群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和升级,珠三角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改革开放以前和改革开放初期,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单极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城市之间的关系属于绝对的核心-边缘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已逐步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与广州市毗邻而立的又一个中心城市,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江门、肇庆等城市也相继进入了中等城市行列,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双极结构已成为目前珠三角城市群的结构特征。近年来,珠三角城市功能逐渐多样化,城市交流更加密切,已发展成一个城乡一体、类型完备的多层次城镇体系,双极模式正逐渐向网络化模式演化。

(3)城镇建设质量和生活环境质量日益提高

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备。珠三角是广东省交通运输最发达的地区,区内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有机结合,全面发展,区域性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已跻身国内先进水平,成为珠三角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珠三角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总长和公路密度均居国内先进水平;已建成广州、深圳、珠海等国际机场,旅客运输量、吞吐量、飞行起降架次等均居国内前列;航运及航空运输能力、电信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各地光纤通信网络建设普遍展开。在各城市内部,道路、供电、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建设投入逐步增多,近两年来城市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已超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前期总和。

城市生活质量和投资环境也明显提高。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公众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建设的思路也逐步从粗放扩张向集约发展转变。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环境质量,追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地共识。珠三角掀起了“净化、绿化、美化城市”行动的高潮,城市广场、步行街、文体教育等公共活动设施和场所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城市投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珠三角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