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购买欲望>0
根据购买欲望公式,当客户的期望大于现实,即计算结果显示购买欲望大于零时,客户采取购买行动的意愿大,说明客户要么对未来有期待,要么对现状有不满。换言之,此类客户身上都存在由现实和期望的差距所带来的痛,是销售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对象。
当客户的购买欲望>0时,其反馈模式又可分为两种,分别为增长模式和困境模式。
增长模式(Growth Mode)又称“如虎添翼”。此类客户对现实比较满意,但对未来还有更大的期望,属于精益求精、好上加好的类型。他们总是希望未来能变得比现在更好,因为期望大于现实,购买欲望的计算结果显然大于零。换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增长模式也有痛点,那就是由于期望得不到满足所带来的痛,是时刻希望做更好的自己(也可能是公司、部门等)但尚未变得更好时,那种不满足的感觉。
举例来说,那些忠实的铁杆“果粉”就属于这种类型。每当苹果公司发布新款手机,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去争取购买,是典型的“如虎添翼”反馈模式。只要有机会比现在变得更好,他们采取行动的可能性就会很高。
又比如,我们经常听说“女人的衣柜里永远少一件衣服”。因为很多女人在服饰上的追求是典型的增长模式,她们喜欢经常逛街、逛网店,总是期望不断发现更喜欢的衣服。当找到中意的款式时,只要不超出购买能力,她们会很愿意购买,但是若没有遇到合适的,可能连续逛一天商场也不会出手。
当把“如虎添翼”模式引申到现实的客户购买情境时,我们可以发现,此类客户随时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境界,对自己所负责领域的工作总是希望变成业内的标杆,引领时代的潮流。每当发现有更好的方案可以对现状进行优化或更新时,总是愿意积极地推动优化进程。因此,“如虎添翼”客户的优点是:只要销售的方案能满足其追求创新、保持领先优势的目标,他们会乐于推动购买;其缺点是,由于需要广泛收集、研究各种不同方案的优缺点,他们往往不容易迅速行动。
针对“如虎添翼”反馈模式的客户,销售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是:“我的方案和建议能否减少或消除客户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而应对他们的方法则是尽量带给他行业领先的示范案例,为他展示美好愿景,通过足够的证据让他相信你的方案可以让他变得“更高、更快、更强”。
购买欲望>0的另一种模式为困境模式(Trouble Mode),又称“亡羊补牢”。此类客户对未来的期望不高,但却在现实中遇到了急需解决的麻烦,否则会影响到现实的工作(或生活)。他们急于让已经有了麻烦的现状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基本的期望,因为现实小于期望,购买欲望的计算结果显然也大于零。
例如,去年我在外地某高校毕业生招聘现场做演讲,预定的演讲时间是晚上7:00,我下午5:00从宾馆出发去学校之前,突然发现西裤的拉链坏了,而且身边只带了这一套正装。怎么办?现买显然是没时间了,恰巧宾馆旁边倒是有一间西服店,进去一问能不能修拉链,店员根本连搭理我的态度都没有。我只得跑到街边去,试试沿街能不能找到做裁缝手工的摊子,走了几条街都没发现。情急之中我又往回走,边走边想还有什么其它办法,突然发现街角处有个修鞋的地摊,随口问了一句:“师傅,能修裤子拉链不?”修鞋匠抬头说:“拿来看看。”于是我把裤子递给他。他随意看了一眼,从工具箱里找了根蜡烛,在拉链上涂抹了几遍,然后随便左右拉几次,立刻修好了。问他:“多少钱?”答曰:“30。”成交!
这就是典型的“亡羊补牢”模式下的一次购买。由于客户急于解决眼前的困境,购买欲望强烈,因此会急切地进行购买。他不需要买最便宜的,但也不一定就是买你的。他要的是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案,当销售人员对这类客户谈N多种先进性能、技术优势的时候,他可能压根就不放在心上,因为他就想知道怎么解决麻烦。因此,“亡羊补牢”客户的优点是:只要销售的方案能有效解决其面临的问题,他们会快速形成购买决定;其缺点是,由于专注于问题解决,他们往往会忽视产品和方案的优势。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这样的:某作家应征入伍,班长问:“你念过小学吗?”他答:“念过。我还念过中学,而且在大学取得了三个学位,还有......”班长点点头,高举一块橡皮图章在报名表上印下了两个字:“识字”。显然,班长作为“客户”,当时仅需要“采购”一名识字的士兵,如此而已,这个作家的诸多优势已经变得不重要,达到“识字”的采购标准就过关了。假设班长只需要招收一名“识字”的士兵,又假设在这个作家之前有一位小学生去应征了,那么,当作家再去的时候,“采购”已经宣告结束。
可见,针对“亡羊补牢”反馈模式的客户,销售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快速帮助客户解决现实的麻烦,虽然也是聚焦“减少或消除客户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在此反馈模式下,关键的思路是改善现状,而非达成更高的期望。应对“亡羊补牢”模式的做法是帮助客户客观分析他们的“麻烦”处境,并提出最快捷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