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是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的主要原则是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这一理论旨在实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多维的发展。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它强调的是经济、生态以及社会三者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要求我们关注经济效率、生态和谐以及社会公平。尽管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环境保护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诞生的,但人们却赋予其更多的内容,早已突破了环境保护领域。具体而言,从经济角度来说,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在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增长,从而提升国家的实力,丰富整个社会的财富。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经济质量和数量的发展都提出了要求。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过去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生产模式以及消费模式应该尽快作出转变,将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的理念落实到位,从而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益、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减少废物的形成。从某种层面而言,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很好地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陆海经济的可持续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陆海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所在。然而,一味地追求陆海经济的发展速度、产值与规模是不可取的,一旦海洋的可持续性受到损害,陆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可见,应做好“技术—开发—保护”的体系建设,为陆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通常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看待陆海经济的持续性:①陆海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即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相扶持。这充分体现了不同个体彼此之间的协调,并形成对总体的支持。推及海洋开发领域而言,所有企事业单位、海洋产业均在为了实现自身目标而开展一系列活动,这些单位、产业彼此制约、互相影响。比如: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可能会挤压海洋运输所使用的航道,这就要求各部门从总体利益出发,互相给予支持,确保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转,在整体行为得到改善的同时实现整体利益。人与自然的协同性指的是自然资源能达到人类的福利需求,而人类的一系列活动可对自然进化起到适当的引导作用,且二者趋于同步。所以,人类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要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对自己的需求、价值观作出必要的调整,要在持续改造自身的同时对自身的各项行为予以规范,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用人类独有的智慧助力自然自发进化。以海水养殖为例,为了让一些海水养殖品种的生长满足人类的需求,现代海水养殖业引进了先进的海洋生物工程技术,由此实现了人与自然两者的协同进化。②陆海经济发展的生态高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基于海洋物质生产与交换而言的生态的高效率,这是指用最低的生态代价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第二,基于海洋物质生产与交换而言的生态高效用,指的是达到时空上对资源的最大利用率。在这里,高效性是建立在高的效率、公平、协同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对于实践活动的高效率而言,其终极目标为人的福利需求,其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高效性是有效衡量高效率的衡量标准,也是公平性、协同性的一种有力体现。只有对海洋生态的生命价值与功能、经济价值与功能、环境价值与功能等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知,才能真正实现海洋生态系统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海洋生态的这三种价值与功能彼此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且相辅相成、彼此互为前提。各类海洋资源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的。比如:若因人为干预导致某一海洋资源无法继续存在、形成、积累,将对该资源所处的生态系统网络造成巨大影响,进而影响其他海洋生态系统的生存、发展情况,此时,人类丧失的就不只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经济价值,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环境净化等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上都会面临巨大损失。可见,实现海洋生态系统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意义重大,这不单只是生产资料经济价值利用方面的可持续性,也是生存、环境价值两方面的可持续性。值得注意的是:实现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类效用的可持续性。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的认识方面,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树立先进的生态资源观念与可持续发展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