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这本书要说一说我们身边常见的宗祠庙宇,因此难免牵扯到宗教。那么,什么是宗教呢?百科全书上如是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宗教并不是自打有人类以来就出现的现象,而是人为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像有些国家一样,大部分国人都信某一种教。为什么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历史上,中国一直是皇权至上的国家。说白了就是一直有皇上。你想啊,哪个皇上能让自己的子民去弄出一个比自己还要至高无上的物事去崇拜呢?历代的一些皇帝还经常一会儿灭这个教,一会儿灭那个教的,唯恐他们干出什么不利于皇上的举动。
不过在中国,信教的还是有的。如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及基督教。
那么,在中国前前后后出现的这些教是打哪儿来的呢?其来源是多方面的,有出去请来的,有自己创造的,也有外来人(传教士)带来的。
在咱们中国本土,尤其在汉族人里,好像跟佛教、道教的关系比跟其他的教要密切得多。信教不信教的,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菩萨保佑”“老天保佑”。所以我这里涉及宗教艺术的,就只讲普通老百姓熟悉的佛、道两家了。要想了解其他宗教同样辉煌灿烂的艺术,请看本系列的其他书籍。
佛教作为一种文化,其领域涉及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甚至天文等,给我国古代的文化增添了极丰富的内容。大到整个庙宇的布局,小到抱鼓石、栏板、柱头、墙面的花饰,无不精雕细刻。用“雕栏玉砌”四个字形容,真是贴切得很。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平日所用的词汇里,有许多是从佛家趸(dǔn)来的。就拿“胡说八道”这个词来说吧,其实人家本意不是贬,而是“胡人讲佛的八个正道”的意思。又如“一丝不挂”,也不是如今人们所指的不穿衣服,而是没有一点点牵挂的意思,是悟性高的境界。又如“世界”也是佛家用语,“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一念之差”里的“念”,在佛家用语里是度量时间的最小单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伟人和英雄。诗歌、绘画、雕塑乃至民间故事里无不歌颂我们先人的事迹。在建筑方面就更是为他们建祠立庙。只看城市多有孔庙,稍大一些的城镇多有关帝庙,就可见一斑了。本书收集了其中的一部分,用以弘扬他们的精神,也借此传承咱们中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