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中国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发展状况
2013年,物联网技术在我国物流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也取得了新进展。在物流标准化建设方面,一系列国家基础性物流标准和专业性物流标准相继出台。
一、中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状况
(一)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
我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1]建设加快推进。截至2013年11月,依托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的企业有近15万家,企业通过平台实现的业务单据交换量累计超过5.5亿条,日交换量最高可达200万条。据测算,通过服务企业间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公共平台年降低社会物流成本5.5亿元,节约社会物流信息化投入费用3亿元,年均服务1000亿元的物流货值。[2]
2013年11月,交通运输部在杭州举行全国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公共平台”)建设推进会,会议正式出台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纲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家级行业管理系统建设方案》和《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交换节点建设指南》三大纲领性文件,开始全面推进“公共平台”的建设与应用,[3]并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三大纲领性文件中对“公共平台”的基本定位、功能以及建设运营保障和具体实施方案都给出了明确方向,并正式确定了“公共平台”“1+32+nX”[4]的总体布局。同时,会议已确定将物流园区、铁水联运和甩挂运输作为“公共平台”建设向全国推进的突破口。
(二)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3年,我国多个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上线,推动了我国各区域物流信息的互通互联,提高了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和物流效率。2013年3月,大西南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已正式上线,该平台的开通可以实现车辆调度和对货物的全程监控。[5]2013年12月,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是构造南方地区整体物流现代化发展的共性基础平台,这是中国首个跨区域、跨行业、综合性、国际化物流信息平台。[6]
(三)行业物流信息平台迅速发展
2013年,我国许多领域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都取得了新进展,大大促进了社会物流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在公路货运领域,成都传化公路港通过建设大型公路港平台集聚与整合物流资源,成功实现了物流企业和社会车辆这两大物流主体在平台内的集约化经营和信息化管理;卡行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公路园区枢纽平台为基础,整合了1000多家小微物流企业,编织建设了覆盖全国的公路集约化运输网络;[7]林安物流网作为华南地区最具创新和影响力、访问量最大的物流平台,已整合社会车辆资源150万辆。[8]这些公路货运物流平台,有效提升了我国公路货运物流的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在电子商务领域,阿里巴巴牵头成立“菜鸟网络”,对未来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易迅网等电商企业开放自建物流平台,吸引社会物流企业。在国际运输领域,中外运推出了国内首个跨境航空物流电商平台和海运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分散的国际运输资源。
(四)物联网技术应用逐步深化
2013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物流行业的物联网技术逐步进入稳定、深化和高速发展阶段。在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物流系统领域,集成了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机器人等先进物流技术装备的物流系统项目建设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30%以上;智能周转箱、智能托盘、智能叉车等装备有自动感知技术与产品的智能物流装备发展迅速。物流信息系统与物联网系统融合领域的创新也不断出现。例如,2013年华夏物联网研究中心提出了集成银行信用卡与货运车辆车联网系统的车联网金融服务创新,实现了追踪货运车辆的物联网金融创新。
二、中国物流标准化发展状况
(一)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工作开始推进
201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交通运输物流标准体系》和《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提出了平台标准的制修订任务。按照《交通运输部关于交通运输推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交通运输部编制了《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方案》,明确了平台标准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工作计划,推动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该标准体系包含国家和行业现有已发布的物流信息化标准以及计划研究和制修订的有关标准和规范,将对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开发、运行和维护起到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二)国家基础性物流标准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2013年,依据《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13年全国标准化工作要点》,我国正式制定、颁布或实施了多项国家基础性物流标准。这些标准内容涵盖了物流服务、物流操作、物流信息化等多个方面,如表3-1所示。
表3-1 2013年正式制定、颁布或实施的国家基础性物流标准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3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2013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2013年第1—28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标准化动态》(2013年12月)整理。
(三)国家专业性物流标准编制工作稳步推进
2013年,我国汽车物流、冷链物流、危险品物流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各项专业性物流标准的制定、颁布、修订及实施,对具体细分行业中的物流服务、物流技术和物流操作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表3-2列出了2013年我国正式制订、颁布或实施的主要国家专业性物流标准。另外,2013年12月,我国首个酒产品国家级物流标准《酒产品物流信息追溯管理要求》获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批准立项,该标准将规范我国的酒产品物流信息追溯体系。[9]
表3-2 2013年正式制定、颁布或实施的国家专业性物流标准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13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关于下达2013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2013年第1—28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标准化动态》(2013年1—12月刊)整理。
[1]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LOGINK,又称物流电子枢纽)是交通运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牵头,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软件开发商、物流供应商多方共建的一个开放、共享的物流单据和服务电子交换基础网络,于2012年9月正式启动建设;该平台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牵头成立运行中心,负责LOGINK建设和运维;LOGINK也代表中方参加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NEAL-NET)建设。
[2] 梁晓安. 2013年度第六次例行新闻发布会. http://www.moc.gov.cn/zhuzhan/wangshangzhibo/2013sixth/wenzishilu/201311/t20131121_1516037.html,2013-11-21
[3]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浙江]交通运输部明确我国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http://www.moc.gov.cn/xinxilb/xxlb.fabu/fbpd_zhejiang/201311/t20131119_1514221.html.2013-11-19
[4] “1”代表国家级管理服务系统,由交通运输部组织建设,主要建设交换管理系统和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国家交换节点;“32”泛指省级区域交换节点,负责区域物流信息交换,由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导建设;“nx”是指“公共平台”拓展和衔接的信息服务体系,如道路运政、水道运政等行业内信息管理系统,公安、商务、质检等行业外信息系统,运输、仓储、商贸等企业信息系统等。
[5] 都市日报. 大西南物流信息平台上线. http://www.chinawuliu.com.cn/information/201303/25/216698.shtml,2013-03-25
[6] 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12月上线. http://money.163.com/13/1219/13/9GF81Q17002524UB.html,2013-12-19
[7] 何黎明. 2013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4年展望. http://www.chinawuliu.com.cn/zhxw/201402/15/277946.shtml.2014-02-15
[8] 何黎明. 2013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回顾与2014年展望. http://www.chinawuliu.com.cn/zhxw/201402/15/277946.shtml.2014-02-15
[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我国首个酒产品物流信息追溯行业标准获批立项. 物流标准化动态,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