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中国物流市场的主要特征

2013年,我国物流市场在总体规模平稳增长的基础上,市场需求格局在不同领域的变化趋势各有不同。同时,随着行业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物流市场的整合也在不断深入。

一、物流市场格局继续调整

(一)外贸物流市场低速增长,内贸物流市场增长依然较快

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处于复苏态势,整体增速缓慢。全球贸易继续疲软,世界总出口量的增长率从2012年的3.1%跌至2013年的2.3%。[1]我国外贸物流市场增速也明显趋缓,内贸物流市场的表现好于外贸市场。但是,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内贸物流市场增速也有所下降。

集装箱吞吐量是分析判断物流市场业务量变化情况的重要指标。2013年,全国主要港口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1 175.4万TEU,同比仅增长5.1%,与上一年度增速基本持平。同期,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了5470.6万TEU,同比增长13.6%,较2010年以来20%左右的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大幅高于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速,如表2-8所示。

表2-8 2006—2013年全国主要港口内、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港口协会《中国港口年鉴》(2006—2012)和《全国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统计》(2013年12月)相关数据整理。

未来,内外贸物流市场增速的差异可能会逐渐缩小。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内贸和外贸市场间的差异将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内外贸物流市场之间也将逐渐融合。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将进一步推动外贸物流的发展以及内外贸物流之间的整合。上海自贸区运行方案中明确规定允许中国船公司运营的悬挂方便旗的船只开展沿海内贸集装箱的捎带业务。

(二)东部地区物流量增长趋缓,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总体来看,我国物流活动较多聚集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虽然物流发展速度很快,但由于基数较小,还没有对物流市场需求的区域分布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2013年,受国际经济环境不佳影响,东部地区物流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中西部地区受益于内贸需求的持续增长以及宏观政策的利好,积极吸引投资,物流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2013年,东部地区整体物流实物量增速依然较低。东部省市中,海南省全年货物周转量出现负数增长,相比于2012年下降10.1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山东、浙江全年货运量增长也仅为3.1%、-3.0%、4.5%、7.4%,距离10.9%的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2]。在物流市场份额方面,东部地区仍占有较大比重。尤其是在快递领域,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比重分别为81.3%、10.8%和7.9%,快递业务收入比重分别为83.2%、9.2%和7.6%[3]

2013年,国家政策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不仅物流活动增长迅速,其物流枢纽地位也越来越突出。例如,河南省2013年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实现28.3亿吨和7702.9亿吨/公里,增速分别为12.4%和12.2%,均高于10.9%和11.2%的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将郑州定位为国内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新欧”铁路国际货运专列打通了郑州—新疆—欧洲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将极大地推动三地物流一体化和物流产业的加快发展;郑州作为快递行业枢纽的地位也愈加突出,阿里集团、京东商城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已在郑州投入巨资建设新型仓储和分拨配送中心。

2013年,我国西部地区一批物流基础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年底投入运营的青藏高原东部国际物流中心,是集期货交割、大宗生产资料、建材物流于一体的面向青海省开展物流配送的大型综合物流基地[5]。2013年,西藏地区交通运输网络逐步完善,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70 591公里。其中,拉日铁路和青藏铁路于2013年5月成功接轨,成为连接拉萨和日喀则之间的一条全天候交通运输大动脉[6]

(三)大宗商品物流市场回暖,消费品物流市场稳定增长

2013年,以煤炭和矿石为代表的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物流需求回升,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发展迅猛,消费品物流市场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速。

2013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完成23.22亿吨,比上年增长2.7%,增速较2012年上升3.1%,并高于全国铁路货物运输量1.7%的增速。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21.73亿吨,同比增长8.9%,较2012年上升6.6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钢材实际消费量约6.86亿吨,增长4.9%[7],规模以上港口铁矿石吞吐量为14.65亿吨,同比上涨10.4%,钢铁吞吐量为4.52亿吨,同比上涨6.9%,较2012年分别上升2.7及5.9个百分点[8]。大宗生产物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已达到538家[9]

2013年,全国消费品市场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7 81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9%,金银珠宝类增长25.8%,日用品类增长1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5%,中西药品类增长17.7%,家具类增长21.0%,通讯器材类增长20.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1%[10]。在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消费品物流市场同时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一是网络购物带动电商物流飞速发展;二是网络生鲜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电商进军冷链物流行业,天猫、京东商城、1号店、顺丰优选等均涉足生鲜市场与冷链物流;三是随着易迅与顺丰合作、阿里巴巴投资日日顺物流等,电商逐步开拓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物流市场。

二、行业资源深入整合、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

(一)信息平台作用凸显,跨区域、跨境物流布局加速推进

2013年,随着我国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推进,物流资源的跨区域、跨境整合不断深入,特别是公路货运平台整合效果较为突出。据统计,中国道路货运公司平均只拥有1.5辆车,有高达40%[11]的公司只有一辆车。运输市场小、散、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传化公路港、卡行天下以及安能物流等公路物流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建立起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公路运输网络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中小物流企业,提升了我国公路货运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据不完全统计,传化公路港已吸引2000余家物流企业入驻经营,整合社会车辆100多万辆,开通500多条货运专线,通过公路港平台服务周边制造企业及商贸企业10万多家,为入驻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5%以上。

跨区域、跨境物流通道的拓展推动了物流资源的跨区域布局。例如,发展迅猛的电商和快递行业在中西部地区网点数目迅速增加。随着易迅与顺丰速运合作、阿里巴巴集团投资日日顺物流以及“菜鸟”网络的加速布局,电商正逐步开拓中西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物流市场。跨境通道方面,“郑新欧”铁路国际货运专列打通了郑州—新疆—欧洲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中西部地区潜力巨大的物流市场也逐步成为各航空公司关注的焦点。2013年,外国航空公司新增我国中西部定期国际航线19条[12]

(二)各路资本加快布局物流领域,电商与快递的整合成为投资热点

2013年,物流市场获得了众多资本的青睐。2月,全峰快递获得力鼎资本、鹏康投资和凤凰资本三家机构投资2亿元人民币入股;3月,中信产业基金收购天地华宇;5月,红杉资本等强势资本机构投资3000万美元入股中通速递;6月,联想集团重组全日通进军快递业,更名为“增益速递”;8月,招商局、中信等国资投资机构入股顺丰速运;10月,荣庆物流获得今日资本、寰慧投资2亿人民币风投;12月,阿里巴巴22亿元投资海尔日日顺物流。

电商自身对物流体系的投入也不断加大。2013年5月,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的物流项目“中国智能骨干网”(简称CSN)启动。该项目由阿里巴巴集团与银泰百货集团合作,联合了中国邮政EMS、顺丰速运等多家快递企业,希望在未来几年做到“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网购24小时内送货必达”。截至2013年10月,京东商城自建的物流体系已有7大物流中心,1400个配送站,300个自提点,体系覆盖范围近1300个行政区县[13]。苏宁电器获得快递牌照后也开始加快布局物流体系。截至2013年底,苏宁电器在全国19个城市的物流基地投入使用,17个城市的物流基地正在建设,22个城市的物流基地已完成选址。

(三)制造业、商业和物流业合作模式不断创新,物流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2013年,我国物流产业与制造、流通等行业加快联动发展,业务内容不断创新,物流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制造业与物流业两业联动是物流业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将整车物流运输业务外包给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管理,中邮物流与中国重汽开展物流合作,中远物流为天津空客提供全程供应链服务等项目都已开展多年,有效拓展了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

商业流通企业则通过与快递企业合作,实现了商业流通模式的创新。例如,“快递+便利店”的“送进店”模式不断发展壮大。上海农工商集团的3000多家直营便利店与淘宝天猫、京东积极开展“网订自取”业务[14];亚马逊在上海与上百家“全家”便利店从2013年3月开始合作开展自提业务[15];顺丰速运于2013年末在武汉与600余家中百超市和24小时好邦便利店完成布点合作[16],并在南京与400家苏果超市达成协议,将推出寄件及快件自提业务[17]。此外,京东商城、苏宁易购、易迅网等电商还通过开放物流平台,积极吸引大量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合作。

三、物流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物流快速发展

(一)物流市场专业化水平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随着分工的日益细化,我国物流企业已开始向专业化、集成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汽车物流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较快的领域。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积极寻找专业的第三方汽车物流企业,实行物流外包服务策略。在华晨宝马汽车与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中,为完善宝马汽车的在华配送业务,华晨宝马选择了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中国外运,作为其汽车物流配送商。中国外运利用可视化平台对运输过程进行全程追踪,与零部件供应商、华晨宝马进行信息共享,并通过对运输时效性的管理和GPS技术的应用满足华晨宝马准时物流的需求。中国外运借助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等专业理念为华晨宝马提供服务,实现了“强强联合,共创双赢”[18]

2013年,集成化物流服务得到快速发展,物流组织不断创新。位于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的华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是河北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的第三方、多品种、综合性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其开创了“港口+基地+平台+品牌”的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并致力于为华北地区、全国乃至世界的煤炭、铁矿石、化工品、油品、建材等大宗商品提供第三方现货交易服务,并为其上下游行业提供专业的供应链一体化服务[19]

近年来,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快递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安得物流官方网站显示,其管理仓库总面积已达400多万平方米,年运输量60亿吨/公里,配送能力200万票次,在全国范围内设立200多个物流服务平台。德邦物流官方网站显示,截至2014年2月,德邦物流已在全国开设直营网点4300余家,自有营运车辆8700余台,全国转运中心总面积超过92万平方米。顺丰速运官方网站显示,2013年服务范围扩展了地级市27个、县区629个,已建有7800多个营业网点,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300多个大中城市及1900多个县级市或县区。

(二)物流设施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

2013年,物流行业智能化、自动化建设不断升级。新型城市物流车、叉车、自动分拣设备、自动化立体仓库和智能穿梭车等先进物流装备不断投入运营使用,大大提高了物流运作效率。

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正在逐步改变物流行业的运作方式。据统计,2013年我国快递行业手持终端扫描设备的增长率超过60%,节约资源的同时对配送货物的透明化管理和信息追踪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在物流拣选领域,电子标签拣选系统在2013年出货量增长35%以上。此外,语音拣选系统、显示系统等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2013年,钢铁物流云计算的出现引领钢铁物流行业也正在走向智能化。5月,上海首个依托云计算技术的钢铁物流云计算基地——中国物流云产业基地启动。该项目将创新钢铁物流行业运行模式,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钢铁物联网发展。

2013年,物流行业的智能化、集约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2013年9月,顺丰在东莞测试无人送货机,上海宝盒快递、海南网上菜篮子智能配送柜、厦门和天津等城市的智能快递投递箱的投入使用使快递配送模式越来越多元化。冷链行业在提升企业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在兼顾环境保护。例如,深圳市海吉星2万吨冷库的建设严格遵循了“绿色交易”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浙江省最大的“气调冷库”建成投入使用,山东省临沐县首批液化天然气冷链物流车投入使用,等等。医药物流的智能化和集成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2013年12月,浙江永升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建成,它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智能化医药物流中心,配有4层横梁式货架、5巷道自动化立体库。云南白药集团医药物流中心、天士力陕西医药物流中心等大规模、多功能和智能化的现代医药物流园区也都于2013年投入使用。

(三)快递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冷链物流显现巨大潜力

2013年,我国物流市场表现最突出的增长点依然是快递市场。行业物流中对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的冷链物流快速发展,表现出极大的市场潜力。

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共完成业务量91.9亿件,同比增长61.6%,增幅较上年继续上升6.8个百分点。2007—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及增长情况如图2-4所示。

图2-4 2007—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邮政局《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07—2013相关数据整理)。

2013年,我国快递业完成业务收入1441.7亿元,同比增长36.6%。全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22.9亿件,同比增长74.1%,异地快递业务量完成66.4亿件,同比增长58.4%。国际及港澳台快递市场全年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完成2.6亿件,同比增长43.6%。同城、异地、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量占全部业务量比例分别为24.9%、72.2%和2.9%,业务收入占全部比例分别为11.5%、57.5%和18.8%[21]

随着快递行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规模化逐渐成为现实。2013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量达9300万

吨,同比增长20%,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地区增幅达30%[22]。预计到2015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将达到20%、30%、36%,冷藏运输率分别将达到30%、50%、65%,冷链物流规模将快速增长[23]

四、国际物流巨头继续开拓中国市场,国内物流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国际物流巨头继续增资国内市场

2013年,我国国际物流市场较为活跃。全国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58 26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7.6%。其中,出口137 1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进口121 097亿元人民币,增长7.3%[24]。国际物流巨头看好中国物流市场发展前景,纷纷投资中国物流市场。2013年2月,全球最大的航运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上海中心正式落户浦东;3月,DHL宣布在上海建成时尚业定制物流卓越中心,开创高端时尚物流的全新模式;5月,UPS宣布在中国建立的第二个医疗物流仓储中心正式建成使用,据统计,UPS在中国的合同物流仓储中心总数超过130个,覆盖全国87个城市;7月,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中国区贸易物流中心也签约落户无锡新区。

(二)国内物流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2013年,国内物流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大型国有物流企业积极服务于我国对外工程承包项目,在交通、建筑、通信、电子和能源等领域大力发展海外工程承包项目物流;另一方面,以大型快递企业为代表加快布局全球快递网络并积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中国海运集团和中国外运长航集团等大型国有物流企业由于资本规模大、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已成为我国物流企业“走出去”的典型代表。这些企业走出国门的方式主要有与核心客户结伴、与国外同行结成联盟、收购国外物流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以及投标海外工程项目等。例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业务网点已遍及全球主要港口,其集装箱运输业务在全球已拥有400多个代理及分支机构,其经营也从自身的航运主业延伸到了物流、码头、船舶及海工修造、燃料供应以及贸易、理货、船舶代理、集装箱租赁和制造、船舶服务、海员劳务等多种航运相关的业务。

2013年,我国大型快递企业也在加快布局国际快递业务。顺丰速运在继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地区开通与内地的跨地业务之后,又进军泰国快递市场;苏宁已获得150个国家及地区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并成为我国拥有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最多的企业之一;北京邮政与全球知名在线支付平台PayPal签署合作备忘录,携手提速跨境物流;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随着贸易自由和投资便利的进一步开放,上海自贸区将有力促进国际产品的流通,带来贸易和物流量的大幅增加,为中国快递国际化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推动下,一些民营物流企业也开始拓展海外市场,加快海外布局网点。例如,2014年2月,申通快递正式宣布开通美国业务,美国申通快递网站于2月25日上线。申通快递成为继顺丰之后,又一个进入海淘业务的国内民营快递公司。

[1]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 2014世界经济形势与发展报告2013-12-18.

[2] 根据海南省、上海市、北京市、山东省、浙江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相关数据整理。

[3] 国家邮政局. 201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4] 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2013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02-28.

[5] 青藏高原东部国际物流中心年内将投入运营.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1303/27/217365.shtml,2013-03-27

[6] 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70591公里. 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14/807487.php,2014-02-17

[7]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钢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132/n12858402/n12858492/15891265.html,2014-02-21

[8] 交通运输部. 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moc.gov.cn/zfxxgk/bnssj/zhghs/201405/t20140513_1618277.html,2014-05-13

[9] 中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概况统计(2013). http://www.100ees.com/news/news-how.php?id=339,2013-12-30

[10] 国家统计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1] 商务部:商务部召开“商贸物流”专题新闻发布会. http://v.china.com.cn/news/2013-11/26/content_30712771.htm,2013-11-26

[12] 2013年国内航空公司新开辟92条国际航线. http://news.carnoc.com/list/268/268940.html,2013-12-23

[13] 京东客服中心迁入新址可支撑千万级日订单量.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60,20131118338539895.html,2013-11-18

[14] 上海推广便利店代收快递模式. http://www.shangbao.net.cn/epaper/gjsb/247410.html,2013-12-05

[15] 上海推广便利店代收快递模式. http://www.shangbao.net.cn/epaper/gjsb/247410.html,2013-12-05

[16] 武汉晨报. 中百代收发顺丰包裹. http://whcb.cjn.cn/html/2013-12/06/content_5259726.htm,2013-12-06

[17]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 2014世界经济形势与发展报告2013-12-18.

[18] 中外运-华晨宝马汽车物流管理应用案例. http://www.chinawuliu.com.cn/zhxw/201310/05/258191.shtml,2014-10-05

[19] 商务部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 华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上线试运营. http://tjtb.mofcom.gov.cn/article/y/shangwxw/201311/20131100390467.shtml,2013-11-14

[20] 2013年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产业应用现状. http://www.56products.com/News/2014-2-13/4AJ610C2CJF8EJ61959.html,2014-02-13

[21] 国家邮政局. 2013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2] 2011年一号文件10次提到冷链物流. 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40129/085953085.html,2014-01-29

[23] 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0/content_1737211.htm,2010-06-18

[24] 国家统计局.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