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世报报道与评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7章 调查团对各方印象极佳,汪 罗昨分别作盛大欢宴,政府将送致整个意见书,李顿谈国联必不负中国

【南京二十八日下午十时本报专电】 李顿答罗词,谓:“承京杭一带人民热烈欢迎,可见中国民众对国联信赖之殷,国联必不负中国期望。中国领土之完整、主权之独立,载在条约、公约中,国联自当保证其有效。予并敢代表国联,决不能任国际条约破坏,开未来纠纷之先例”等语。该团定四月一日离京,至是否经汉,迄晚尚未决。

【南京二十八日下午十时本报专电】 王广圻谈:“各委抵杭,曾游灵隐寺、玉泉观鱼,经岳坟,过刘庄,最后赴市长宴及省委宴,各省委陈述日机扰杭经过。归途法委谓西湖之胜,名不虚传。美委抵励志社语李顿,谓‘予等杭行,影象绝佳,不仅饱受景色,并得诚厚民风,途次辄念不能与君共游为憾’。”

【南京二十八日下午八时十分本报专电】 顾维钧谈:“此次调查各委,留沪十二日,对我各界陈述意见,甚注意,印象颇佳。政府拟有一整个意见书并日本侵华各种证据,现正复印中,日内可送交调查团。各委日内亦欲与我当局经一度正式商议,拟请我尽量表示意见,详明症结所在。”

访林、汪、蒋

【南京二十八日下午十时本报专电】 调查团李顿等俭(廿八)日晨由顾维钧陪行,自励志社出发,先往国府谒林。寒暄片刻,辞出。十时半,去铁部官舍访汪兆铭。十一时至陵园访蒋,双方互致钦仰之意。每处谈十余分即出。定艳(廿九)日午前十一时觐林,并将定期延见各界代表。又李等由陵园回励志社休息后,即赴汪兆铭宴,有宋子文、顾少川及各部长作陪,汪致辞(见另条),李致答,二时散。又李等午后乘车赴夫子庙一带游览,并购土产。

【南京二十八日下午九时本报专电】 俭(二十八)日上午八时,由顾维钧陪同李顿、马柯迪、麦考益、希尼、克劳德,由励志社往华侨招待所谒林森,九时往外交官舍谒罗文干。

汪欢迎词

【南京二十八日下午七时本报专电】 汪院长俭(二十八)日午宴请国联调查团致词,原文如下。“各位先生:各位先生负国际联盟之重大使命,远来中国,鄙人代表政府,谨致无限之敬意。各位先生为调查中日事件而来。各位先生于抵上海后,不辞跋涉,亲赴淞沪一带,查看战迹。日本海陆空军所加于中国人民土地之破坏,一切文化上经济上之建设为飞机炸弹及重炮弹击伤,荡为灰烬。从枪林炮雨之中逃命而出之难民,彷徨无所依归,学生失学,工人失业,社会问题益臻严重。至于因战事而致此辈之家属,孤儿寡妇,凄惶无告,又触目皆是。此皆一月二十八以来淞沪一带所受日本侵掠的战争之一幅写真,亦各位先生所亲接于目、闻于耳者。至于东北的情形,也就可以推想而知了。各位先生,中国与日本同为国际联盟的会员国,负有遵照国际联盟公约保障和平、杜绝战争义务,而今竟不幸,两国之间俨然发生战争的行为。鄙人今者郑重声明,此次战争行为之发生,中国方面实无何等之责任。中国方面实因受日本不断的攻击,始不得已而出于正当防卫。自去年九月十八日日本进兵侵占东北以来,中国遵守国际联盟会员国之义务,以此重大事件求决于国际联盟,行政院之决议中国无不诚恳接受。而日本则于国际联盟行政院之决议毅然违反,最近且以其陆海空之兵力蹂躏及于东南,本月国际联盟特别大会之决议,亦不值其一顾。所以日本方面不仅是中国领土主权之破坏者,而且是国际联盟公约之破坏者。鄙人于今代表政府,以中国人民之希望及志愿,奉告于各位先生,国民政府奉行中国国民党总理的遗嘱,努力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所谓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其意义与排外全然不同。盖中国之自由平等,皆为中国国家及民族生存上之必要条件。中国曾将此等要求于民国八年间巴黎和会诚恳披露,接着又披露于翌年之华盛顿会议,其后十四、五、六年间,中国国民党的政府及其所组织的国民革命军由广州出发统一全国之际,更将此要求充分表现。因为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为其生存上所不能不具有的条件,而其意义绝非排外,这一点鄙人不能不请求各位先生加以注意。中国不但没有排外的意义,而且对于和约国所订立的条约,亦无不尊重维持。中国固然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要求,但中国绝没有由单方面进行废除的意思。中国深知不平等条约之废除及平等条约之订定,不但为中国生存上所需要,而且于关系各国间亦有共同之利益关系,各位必能予以援助。鄙人于今举一例为证,这一次日本侵占淞沪,系以公共租界为陆海军作战根据地,此于中国防卫方面,实蒙极大之不利,而中国因尊重条约之故,始终不肯妨害公共租界之安全。当日本军队据公共租界而向中国军队发炮射击之际,中国军队因恐损伤及于租界,至于不肯还炮。举此一例,则中国政府及人民之忍耐程度,可以想见了。各位先生来自日本,或者听见说过中国人民有排日的事实,如抵制日货等等。鄙人如今附带说明,中国人民之有此等事实,乃日本对于中国侵略行为所激成。例如民国四年间日本以哀的美敦书强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曾因此而引起中国人民抵制日货的事实;十七年间,济南惨案亦是如此;至去年九月十八日以后,则中国人对于日本之恶感,随日本的侵掠行为而日益扩大。如欲消除此等排日的事实,其唯一有效之方法,在日本消除其侵略行为。因为中国人民本来没有排日的意思,中国人民对于现在时局所抱的希望及志愿,为领土与主权之完整,所以对于东北最近的傀儡政府的出现,认为与日本当日吞灭朝鲜同一手腕,决不能容忍。至于在东北从事于经济的开发,则中国人民亟愿与各友邦携手进行,而其希望得有和平以遂其发展,亦与各友邦维持商务之热望,无有异致。兹者各位先生受国际联盟之重大使命来华调查,鄙人深幸得此机会,贡献其所见,以供各位先生参考,并愿尽其能力,协助各位先生完成此重大任务。敬祝各位先生为公理为和平有所成就。谨满举一杯,以祝各位先生之健康。”

罗欢迎词

【南京二十八日下午十一时本报专电】 罗外长俭(二十八)晚八时宴国联调查团于华侨招待所,并致欢迎辞如下。“诸君:诸君是代表全世界最高的权威(即国际联合会),本部长现在代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欢迎诸君,非常欣幸。这次事变发生之始,我们就立即诉诸国联,深信各国正式并自由签订的国际条约,必能为我们作正义的保障。对于国联行政院及大会殚心竭力的工作,以求缓和此次事端或缩小事变的范围,本部长深幸得此机会,明白表示中国感谢的热忱。尤其使我们不能忘怀的,即曾充国联行政院主席的一位大政治家的溘然长逝,引起全法国人民的哀悼和人类的同情。诸君莅临中国,适当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悲惨的时期。当诸君离欧时,东省事变的勃发,已足危及中国领土的完整;随后日本在上海的军事行动,更使中国社会和政治组织的基础濒于危殆的境地。诸君都知道中国自宣布共和以来,想法适应政治上和社会上的近代观念,希望由和平而渐进的发展,中国对于全世界的繁荣和进步可以有充分的贡献。我国完全明了这种事业的前途横布着许多的困难,在幅员辽阔的国家,差不多占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加以交通不便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致智识阶级对于民众的努力,未免迟延而少功效。中国政治与行政的组织,与诸君本国不同。中国所有关于领导和发展共和政体的大业,至为艰巨,因此各种障碍,亦在所难免。我们有时不得不尝试新试验,以促进实现我们的新理想,但我们至少希望没有外来的危险,并获得各国的同情和友助,尤其是土壤相接的邻邦的同情和友助,以继续我们的努力。在我们正在试行解除各种阻碍的时候,不意竟有一邻邦于事前不为预告,也不诉诸国际公法上与中日两国共同签字的条约上所规定的和平解决国际纷争的方法,而突然用军事力量攻入我国,先袭我东省,继攻我天津,复攻我上海。我们对于这个邻邦,本来希望和他依据平等、互相尊重主权独立的原则竭诚合作的,乃不料他竟有此种出乎寻常的举动。我们是最爱和平的国家,所以自始即采取最和平的态度,满望着以我和平的态度来改易他侵略的行为,不料此种希望终归泡影。而此次在沪时,对于自一月二十八日以来关于上海事变的经过,谅已能搜集适当的情报,尤以诸君公平的眼光,来估计一般无辜的民众所受的痛苦。我们为保护领土起见,对于侵略者曾经加以抵抗,并为自卫计,将继续抵抗。但我们深愿和平,并愿根据国联决议案及现行条约,缔订任何公正办法,以解决时局。我们对于诸君调查的结果和诸君对国联的建议很为信赖,我们深知诸君具有大公无私的精神,在调查时所需各项材料和各种情报,自当尽量供给。我们毫不隐蔽,深信坦白无私最足表现我方理由的公正。鄙人谨举杯,祝诸君的康健和诸君使命的成功。”

李顿答词

【南京廿八日下午九时专电】 外交部长罗文干俭(廿八)晚宴国联调查团。罗致词后,李顿代表该团致答词,略谓:“适聆罗外长讲到白里安为世界和平努力,现已溘然长逝,此诚为全世界足资痛悼之一事。但余认为白里安虽不幸与世长辞,然世界和平决不因之而中止。国际联盟为世界和平之柱石,对此次中日间不幸问题,决负责解决。中国由旧国家一变而为新国家,中间必经若干困难,若能万众一心,努力做去,必能迅速的达到预期的成功”云云。李顿发言时,态度极为诚恳。至十时,宾主始尽欢而散。

【南京二十八日下午七时五十分本报专电】 李顿答汪欢迎词,谓蒙招宴,甚感,国联最大使命,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消弭人类敌对战争。对中日争端所引起惨战,殊觉不幸,定当遵照行政院大会决议案,秉公调查,使争端能和平解决,纠纷早日消弭。调查团对报界茶会谢却,惟云愿分批接见各报记者。闻京报界以招待调查团非徒系探询消息,实欲将舆论界所欲言之事实供该团参考,拟将意见书送去,派代表晤调查团解释。

(《益世报》,1932年3月29日,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