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礼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衣冠不整,君子引为耻”

服饰代表着一定的社会身份,也体现出时代的审美倾向与价值观念。对普通劳动者而言,粗衣短褐,并无不妥,且方便劳作;但对达官贵人与社会名流而言,服饰是身份、修养和品位的标志,是区别于普通人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各种公开场合,他们都力求衣端冠正,以此彰显风度和地位,亦即“衣冠不整,君子引为耻”。

孔子对服饰的穿着和搭配有独特的看法。在他看来,一个人的人格与理想可以通过衣着表现出来。穿着打扮,有其社会内涵和价值取向,并非可有可无,而是直接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以及社会的制度和秩序相关联。在孔子看来,服饰的形态及其穿着方式,既是“志道”、“据德”、“依仁”的补充,也是这三者的综合体现。孔子这种将服饰与人的意识、社会治乱联系在一起的思想,长期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服饰观。

历史上甚至有为正衣冠而丢了卿卿性命的事情。《左传·哀公十五年》记录了卫国的一次内乱。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政变,太子蒯聩因图谋刺母未遂,被流放国外。蒯聩不甘失去王位,一直蠢蠢欲动。十五年后,他买通关系,重回卫国,混入王宫,雇佣五个武士挟持卫国执政大夫孔悝,逼其立下誓约,宣布蒯聩继国君位。当时孔子的两个门生子路和子羔都在孔悝手下做事。子羔闻讯,害怕受到牵连,惊慌失措地逃离卫国,回到鲁国;子路则挺身而出,持剑闯入宫廷,要求蒯聩放了孔悝。面对即将失而复得的王位,蒯聩如何听得子路的呵斥?他命两位武士对付子路。在搏斗中,子路系冠的缨带被打断,头上戴的冠帽眼看就要掉落。铭记君子正衣冠思想的子路,在危急关头,顾不上厮杀,口里喊着“君子死,冠不免”,竟然放下武器,结缨系冠。然而,武士如何能听从子路的休战建议?一念之间,利剑刺向正在系带正冠的子路。子路倒在血泊之中。满怀正义感的子路,死在了对手的剑下,更是死在了他的“君子正衣冠”的信条之下。

衣端冠正,展现的是个人的仪容风度,当然也是一种礼貌,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在祭祀、上朝、接待使者等重大场合,君子必须恪守礼仪,端正衣冠。但是在特定场合,危急关头,死守“君子正衣冠”的教条显然没有意义。

阶级社会逐渐形成的服饰等级,使得原本用于御寒护体的服饰,具有了某些社会功能。这种社会功能逐渐完善并制度化,形成了帝王之服与官员之服的区别,又因官阶高低而产生了官服等级差别,人为地划分出君王、官员、百姓的身份差异,具体地体现出服饰“别等级,明贵贱”的社会功能。

服饰不仅体现着审美倾向,还包含着政治、历史等文化内涵。穿什么,不穿什么,什么可以穿,什么不可以穿,什么情况下穿什么服饰,并非由个人爱好和审美倾向决定,而是由社会地位和社会环境所左右。古诗有“满朝朱紫贵”,“不是养蚕人”,红色、紫色是高品级官员服饰的规定色,平头百姓岂能僭越使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的《琵琶行》诉说了小官吏被贬的悲凉,“青衫”就是小官吏官袍的服色。明黄色是皇室专用色,具有专指性、唯一性。董仲舒云:“五色莫贵于黄。”汉代以降,黄色倍受统治者青睐,渐渐成为皇帝专用服色,黄袍成为皇帝权威的象征,于是才有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