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一 手针工艺的形成与发展、针法与特点
任务目标
1.了解手针工艺的形成与发展。
2.了解手针工艺的针法与特点。
任务描述
我国的手针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手针工艺了解我国民族服饰的特点和民族元素在服饰中的运用。
任务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服饰文化及工艺特点。
任务实施
手针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初期,人类的祖先就已经会使用石头制造简单的工具。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骨针”这种粗糙的缝制工具,它表明我国古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骨针来缝制兽皮用以遮体。
一、手针工艺的形成与发展
手针工艺以最初实用为主的缝制手针工艺技巧,演变为以装饰为主的装饰手针工艺技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与社会发展,人类开始有目的、有意识地用自身以外的材料来满足生存的需要。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能够巧妙地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创造出粗糙的缝制工具“骨针”,用兽筋将兽皮一针一针地缝制在一起,制成御寒的衣服(图1-1)。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类在生活、劳动的实践中,发现了麻、葛等植物纤维经过加工可纺织成麻布、葛布,蚕丝、羊毛等动物纤维可加工成丝绸和毛布。与此同时,粗糙的骨针也被灵巧锋利的玉针、铁针所取代。手针的缝制技巧,也因材料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二、手针工艺的针法与特点
实用性手针工艺是缝制服装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的针法有:短缝针、长短缝针、回针、斜针、拱针、缲针等。这些基本针法的主要特点是使衣片相互拼接、固定、有机组合。根据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工艺要求,使用不同的针法,是服装缝制工艺的技术要求。

图1-1 手针的形成
装饰性手针工艺不局限于缝制服装的传统技艺,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家居用品到环境艺术,再到服装、饰品等,装饰性手针工艺均能发挥其优势。主要的装饰针法可归纳为四类:
①绗缝针类:纳绗针、穿绗针、绕绗针、八字针等。
②倒回针类:倒回针、柳针、点珠针、双回针等。
③套针类:辫子股针、宽链针、扭形链针、环蜂窝针等。
④绕针类:绕针、打籽针、竹节针、撸花针、穿珠针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针工艺已被机器所代替,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手工制造(图1-2)。手工艺正逐渐消失,人们收获的是越来越多的工业化产品。伴随着手工艺消失的,不仅仅是一种行业,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审美情操。但如今,很多人越来越厌倦工业化生产出的千篇一律的产品,他们日益怀念诞生于手工作业时代的精美产物。
我们也相信在这个工业化的时代,民族手工工艺会越来越彰显出其自身独特的醇厚与灵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希冀高品质生活的人们的追求。

图1-2 机针
拓展练习
1.收集整理各种装饰性针法。
2.练习四类装饰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