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迷局:理财通识第一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让她由富返贫的私募

这是一次真实的维权经历。

2017年下半年,王女士认为房价已经涨到顶了,果断卖了一套房,买了一些理财产品,2018年年底有几笔到期了,兑付时却出现了问题。

这些产品的购买过程是这样的。起初,销售人员打电话对王女士说,他们只做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每个项目都有政府出函担保,所以不用担心项目的兑付问题,而且收益率还比银行、信托都高一些。王女士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一开始并不相信,一直在观望。

销售人员并不放弃(有时候这份精神倒是不得不让人感动),不仅每周给王女士打电话、发产品清单,还时不时邀请王女士参加各种活动,说是查看他们的项目。从邀请去龙虾城吃龙虾,到体验他们建造的酒店,再到观看他们组织的各种演唱会,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年。王女士见这家公司自己买地建造的写字楼正热火朝天地在建着,而且老板经常在全球各地演讲,不禁有些心动,最后决定买上一笔。按照销售人员的说法:地方政府会还钱的嘛,即便还不出来,公司还有这么多项目呢,随便卖几个就能还出来。

结果,2018年年底,理财产品到期了,销售人员却告诉王女士暂时无法兑付本金和利息,但是保证6个月内兑付,让王女士签一份补充协议。这份补充协议的大意是:产品到期了但暂不能兑付,保证6个月内连本带息(包括这6个月的利息,一起兑付。现在投资者可以选择几种方案:第一种,签了这份协议,保证兑付;第二种,公司帮投资者打折30%转让所持有的份额,但不一定转让得了;第三种,可将本金和利息置换成公司在香港的股票,行权价格是3.5元;最后,还有一条——每位客户必须保密,如有泄密视作无效。

王女士惊呆了——这简直就是霸王条款。签补充协议起码应该有相应的质押或抵押物吧?什么都没有。该股票行权价3.5元,现在的价格仅2.1元,市场没有成交量,也就是说很可能买盘和卖盘都在老板自己手里,拿了这股票,但凡行权就亏损,按照公司现在这种运营情况,涨回3.5元估计得等到传承给下一代了。可如今,一切都已太晚。几个月后,这家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被刑事调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家公司做的真的是政府项目吗?只要你穿透整个底层资产,就会发现其中的猫腻。

项目的底层的确是政府项目,但合同条款和王女士想象的并不一样。政府所说的还钱,是在项目验收成功后分3年支付,第一年支付50%,第二年支付30%,第三年支付20%,约定的利息是6.5%,是低于王女士理财产品的合同收益的。也就是说,在项目建设期内,政府是不出一分钱的,需要公司自行筹集资金进行建设,项目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政府才会分期拨付款项。所以,对于在建设期内到期的理财产品,是这家财富公司在兑付本金和利息,确切说需要由后面发行的产品来兑付前面到期产品的资金。最近,因为私募募集非常困难,所以公司资金链断裂了。但政府会不会付钱呢?会的,前提是项目按期完工并且通过验收。所以,如果这家财富公司募集不到资金,很有可能项目都不能完工,也就别谈政府按期付钱了。

此外,这家公司自称在积极处置自持项目还钱,如写字楼、酒店、别墅、古玩城。看似实力雄厚,实际上,这些项目都是当时发了私募募资加杠杆来做的。目前所有的私募都没有结束,也都面临兑付困难。这些所谓的“资产”,没有一个不是用杠杆堆起来的,没有一个是真正拥有产权的,如果要处置这些资产,还需要借来一大笔钱兑付私募基金后才能处置。

私募设立门槛较低,目前,全国有数万家持有私募牌照的私募公司。因为监管上的差异,私募产品比信托更加灵活,而灵活的背后则是风险。因为资金使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导致私募类项目无论是前期尽职调查还是运行中的跟踪,都有极大的难度。普通投资者很难具备对项目底层的穿透能力,甚至投资者看到的材料都有可能是假的。例如,材料说给某知名地产项目融资了10亿元,可能募集的10亿元最终只支付给开发商2亿元,剩下的都被挪用了;说是用某栋大楼作抵押,实际上这栋价值10亿元的大楼也许已经被抵押了无数次,腾挪出了30亿元的产品;说是A项目融资,可能钱去了B项目。这几年大量的私募产品爆雷,大多是这种虚假项目。只要包装得好看,给投资者的收益率够高,给销售人员的提成够高,就没有卖不出去的垃圾资产。只是买到这些项目的投资者,一旦项目出问题,大概率本息全无。

还有另一个关于私募的真实案例。

2018年,李女士经朋友介绍投资了一家量化私募,而且是保本保息的量化私募。这家公司成立了七八年,总裁是留学归来的海归,主要做二级市场及对冲。公司2016年盈利30%,2017年盈利23%,号称管理资金量达35亿元,并将增加至50亿元,且管理的量化私募多次入选股票策略私募公司十强榜单,其旗下71只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也在4.49%~31.92%之间,甚至有的基金月收益率达63.55%,年化收益率达109%。

虽然业绩亮眼,但李女士比较谨慎:万一亏损怎么办?正好朋友说和这家公司的总裁私人关系很好,可以在私募合同以外单独再签一份承诺书,保证每年最少12%的收益率,如果超过了这一收益率,超出部分全归私募;如果达不到,则由私募补上,而且这个承诺书很正规,盖有公司的公章。李女士听了非常满意,购买了100多万元的产品,直接打款到这家私募公司的账户。结果,不到半年就出现了问题,不少以前参与的投资者到期拿不到钱。李女士慌了,但她购买的产品没到期,也无法主张相关权利。很快,公安机关宣布这家私募涉嫌非法集资,17亿元资金无法兑付,公司一众高管都被刑事拘留。而李女士的朋友居然也是这家公司的兼职销售,推荐成功是有提成的。

其实,这个私募产品存在的问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首先,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股票类私募基金是严禁保本保息的,一家专业、合规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是绝对不可能私下签署这样的承诺书的。当这种明显违规的情况发生时,投资者千万要小心。

其次,李女士购买该私募产品时是直接打款到这家公司的账户,这就说明了一件事:该产品没有托管,资金是不受控的。目前,监管虽然并没有强制要求私募基金必须由银行或券商等持牌金融机构托管,但一般正规的私募产品都会申请银行或券商托管。所谓托管,指的是募集资金只能汇到托管银行或托管券商的指定账户。例如股票阳光私募,客户的投资资金仅能在托管账户和证券市场之间封闭流动,是一个闭环,管理人无法私自挪用资金。而这家私募并没有托管,投资者的钱直接转到公司账户,后期无法监控资金真实流向。几十亿元资金的管理完全靠良心是靠不住的,所以最后大量资金被转走挪用,甚至用于个人购买汽车、房产。

说到托管,补充一点,没有托管的私募肯定是要远离的,毕竟资金流向不可测,存在挪用风险,但有托管的私募不一定就可高枕无忧。股票类私募产品相对还好,但股权类和其他类(固定收益)私募,即使有银行托管,但托管机构仅按照私募契约将托管的募集资金以股权投资或借贷形式划入标的企业,至于这些企业有没有问题、是否会挪用资金,是无法跟踪管理的。

所以,对于私募类产品,除非你自己足够专业,对管理人足够了解,对底层项目足够清楚,对资金流动有足够的把握,才可考虑投资,否则,还是老老实实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更加稳妥,私募类项目并不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