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烂陀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僧人悄悄离开了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发出“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誓愿,不畏路途遥远,克服艰难险阻,前往西天取回“真经”。这位僧人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那烂陀寺,便是玄奘西天取经的终极目的地。它的另一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就是《西游记》中所描写的西天大雷音寺。
当年的世界佛教中心——那烂陀大学,位于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附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藏书丰富,学者辈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描绘该寺为:“宝台星列,琼楼岳崎,观束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墉,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晖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处……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中国著名僧人玄照、义净、智弘、无行、道希、道生、大乘灯等都曾留学于此。寺内制度严格,规定凡要进寺参学者,须经辩论后,赢者才可入寺学习,否则“多屈而还”。玄奘在那烂陀寺中学习十数载,掌握了佛教大小乘理论,并受戒日王的委托,辩赢了外道,声誉五印。那烂陀寺的印度僧人对中国西藏宗教的建设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开创了西藏密教的寂护和莲花生大师也都曾经是那烂陀寺的僧人。
那烂陀寺先后有六位印度国王参与了建寺工程,最鼎盛时期曾达到占地方圆48里的规模,常住僧侣4000人左右,加上各国来的僧客,有上万人在此居住、学习并积累研究成果。《印度佛教史》有这样的记载:那烂陀创建于公元前3世纪。著名的古印度佛学家龙树大师曾住持过那烂陀。公元6世纪中叶该寺扩建,进而成为学习文化、尤其是研习佛学的大学院。公元7世纪比哈尔王戒日王时期又被扩建了一次,公元10世纪成为印度最有名的大寺。那烂陀是研究佛学的重要地方,也是培养佛教徒的重要场所。除此之外,还有所医院、三个规模不同的图书馆和一个给僧人供奶的畜牧场。据记载,该寺鼎盛时期学习大小乘佛教的人达一万名以上,教师达1500名,精通三藏的达1000多人。僧人的生活来源于当地国王向所属两百个村镇支差。那烂陀培养了大量的佛学家,印度的大多数大学者都出于此寺,例如,龙树、无著、世亲、陈那、法称等。
那烂陀寺还收藏着浩瀚的大乘、小乘佛教、密教经典以及婆罗门教最古老的经典和天文、地理、医药、数学、音韵等书籍,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最高学府。这里不但成为讲经说法、学习佛法的场所,而且是个研究因明、声明、医学、天文历算、工巧学、农学等的地方。“五明”,也称“五明处”。“明”谓学问、学科,为古印度的五门学科,概括了当时所有的知识体系。所谓“五明”为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前四明是各学派共同的,后一明各学派各有自己的典籍、宗旨,内容亦不相同。如佛教以三藏十二部经典教义为内明,婆罗门教则以四吠陀为内明。大乘佛教主张积极利益众生,以五明为学人所必学的内容。《大乘庄严经论》卷五云:“若不勤习五明,不得一切种智故。”并认为它是圆成佛果的“大智资粮”。在佛教中,能够被称为班智达,代表他精通五种学问——也就是五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甚至后期又发展出小五明,与五明合起来即为十明(小五明是韵律学、修辞学、辞藻学、戏剧学和历算学)。
公元12世纪,那烂陀古寺毁灭。据说,当时约900万册的藏书被持续焚烧了六个月。幸存的僧人大量逃亡国外。从此以后,那烂陀成为废墟。
1861年,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康宁汉姆依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挖掘出了这片寺庙遗址。那烂陀寺院遗迹被陆续挖掘,已发掘出8座大型寺院、4座中型寺院和1座小型寺院。8大寺按南北方向一字排列,大门朝西。大寺每边9僧室,恰如义净所述,中寺每边7僧室,小寺院每边5僧室。经过与《大唐西域记》的记载核对,证明这就是那烂陀寺。当时出土了多件精美的佛教石雕,有些石雕只有拳头大小,上面雕刻的佛教故事却异常细腻精美。此外还出土了铜像、铜盘和印章等,其中有一枚刻有“室利那烂陀摩诃毗诃罗僧伽之印”。大部分出土文物都展览在那烂陀寺对面的博物馆里。现在那烂陀寺的发掘面积已经超过了15万平方米。那烂陀寺分为僧院区和教学区。僧院区由大致相近的院落组成,共有12座。每个院落的四周排列着狭窄局促的僧房,院子内有石桌、水井和厨房,每个院落都有走廊通向外面。教学区有寺庙和佛塔。佛子主要在寺庙里学习佛经。周围散布着许多佛塔,其中真身舍利佛塔最富有气势,座塔分三层,外观雕有精美的图案,角楼的壁龛中雕刻着佛陀在菩提伽耶、王舍城和鹿野苑弘法的故事。1915—1937年印度考古工作者发掘了那烂陀遗址,人们发现那烂陀原占地面积为100万平方米。
2007年1月,印度总理辛格在第二届东亚峰会上提出重建那烂陀大学的倡议,玄奘法师留过学的那烂陀大学开始招生,能够得以重建源于印度和18个亚太国家的共同倡议,其中中国提供100万美元资金。据《印度时报》消息,到2020年,那烂陀大学将拥有7个学院,只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7个学院将开设科学、哲学、精神和社会科学课程。目前,7个学院中的生态与环境研究学院和历史研究学院已经开学。包括5名女生在内的15名学生和11名教师,成为时隔近千年后重新开张的那烂陀大学的首批生力军。

很有文化气息的那烂陀

那烂陀大学

那烂陀古建1

那烂陀古建2

那烂陀古建3

那烂陀古建4

那烂陀古建5

当年的学生宿舍1

当年的学生宿舍2

浮雕1

浮雕2

舍利弗尊者舍利塔及塔群

图中里面的砖是没有修复前的遗址原貌

一座古寺院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