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毒文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寫在前面

品之於近代中國,弱國病民,甚至令家亡國破,禍延甚廣極大。毒品除毒害人民健康和損害經濟民生之外,更由於國民奮起對抗毒品禍害、打擊不道德的鴉片貿易,而引發侵略性的鴉片戰爭,以致中國戰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回顧中國近代歷史,從清朝中葉以來到民國以及共和國的成立,雖然政權幾經迭變,百多年來一直傳承禁毒運動的薪火,警醒毒品的無窮禍害。中國在世界禁毒歷史上的先驅行動,無論在力挽民族國運,抑或在世界抗毒洪流之中,都貢獻了很大的力量,同時付出了很沉重的代價。

禁毒工作是長遠的,中國的禁毒工作有着二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傳承。而禁毒的文物,便是歷史的載體和見證。因為我是一個警察文物收藏家,在我收藏的文物專集之中,包含一個中國禁毒歷史文物的特藏。為了讓文物見證歷史,我從2012年開始,運用我的中國禁毒歷史文物特藏,建設禁毒文化,推動文化禁毒的工作,為社會的禁毒任務起着宣傳和教育的作用。因為我以前是當警察的,特別懷有一份警察情結,這份情結驅使我嚮往警察文化,也影響到我日後投入收集警察歷史文物的熱忱,再發展成為開拓警史文化的使命,也促使我在警隊退役之後,熱切推行以建設文化禁毒和建立禁毒文化的路向。

收藏本來是一個嗜好,將文物收藏嗜好轉化為保育文物、發揚文化、共創知識,達致學術研究的層次,是我要踐行的價值觀。在開拓和踐行達致學術層次的過程,是要發揮多機構、跨界別、多功能的合作,爭取認同我們的理念,達成相互合作、交流、發展以及得到共贏的成果。因此,我在2006年在香港創立「警察歷史收藏學會」,今年剛好是創會的十周年。它紀錄了我由一份警察的情意化為推動建設警察文化,將警史收藏的嗜好再提升至學術研究領域的心路歷程。路是漫長的,而我願意擔負這些披荊斬棘的艱巨工作,用至深之「警」情來努力耕耘,盡其在我。我欣然在弘揚警察文化以及宣揚禁毒文化的辛勤工作中,得到眾多的同仁、機構和組織的支持、認同和激勵。

收藏不是孤芳自賞的,而是要公諸於世;我們的展現,就是一個流動的博物館。我引用國際博物館在哥本哈根會議所訂出博物館的定義:「展出、公諸於眾,提供學習、教育及欣賞的機會。」因此,我推動的禁毒文物展覽於2012年2月啟航了,當時我與「獅子會禁毒先鋒隊」合作,並得到香港特區政府保安局禁毒處的支持,在香港的「賽馬會藥物資訊天地」舉辦一個名為《中國近代禁毒文物展覽》的展覽活動,公開展出我的中國禁毒歷史文物特藏,讓大眾認識我國自清代以來到民國肇建、再到解放前後的悠長禁毒歷史。這是作為我推動文化禁毒和建設禁毒文化的第一步,亦是香港歷史上第一次專題性展出中國禁毒歷史文物的活動。之後,我們在這一年內,分別在香港十個不同的地區巡迴展出這批禁毒文物,以讓更多市民參觀,造成廣泛的禁毒宣傳效應。

為開展和擴大文化禁毒的效應,我緊接着在2013年衝出了香港,在這年的「6‧26國際禁毒日」期間,在廣州市白雲區舉辦為期五天的《百年中國禁毒文物展暨白雲區禁毒成果展》的禁毒展覽,這次活動是我與廣州市禁毒委員會、廣州白雲區政協以及白雲區禁毒辦公室聯合舉辦。在第一次衝出香港之後,我在過去的2014年的「6‧26國際禁毒日」在澳門與澳門警察協會聯手合作,以及於2015年「6‧26國際禁毒日」在珠海特區與珠海市禁毒委員會携手舉辦有關的禁毒文物展覽,達致在廣泛地區以及廣為人知的禁毒教育和宣傳效果,希望喚醒大家對打擊毒品禍害的關注。

在今年警察歷史收藏學會創立十周年紀念之際,欣然得到中華書局的支持,將我收藏的中國禁毒歷史文物的特藏作為藍本,編寫和輯印成這本圖冊,得在建設文化禁毒和建立禁毒文化的路上繼往開來,盡其在我的為社會發出正能量作出貢獻。亦是我這多年來漫長的收藏之路,對中國禁毒專題文物的一沙一石之收集,一涓一滴的收藏,並且對這一些舊物斧鑿刨根的研究和整理的工作上的一份激勵,並與大家分享。

這冊圖集之成書是運用各個時期的珍罕官方文告、公私文獻、證書令狀、證章、舊報刊、老照片、老明信片、舊票據和公私書刊等的歷史實物,作出概略的編寫排列,從而展現中國自清朝中葉以至清末、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的民國時期、日本侵華時期的各個敵偽政權,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時期,這百多年來所實施的禁毒政策、打擊毒品的執法、推行戒除毒品癮癖的措施,以及對抗毒品禍害的宣傳等的歷史足跡,祈望我們得以從中深刻反思歷史的教訓。今年,是香港被英國人佔領的175周年,我們亦要思考在鴉片戰爭戰敗的原因。

在這本畫冊中,我根據所收集得的歷史文物,揭櫫百多年來毒品經濟在中國的禍害,從片鱗碎甲的歷史物證,反映以英國人為先導的不道德鴉片貿易,以至中國本土鴉片的罪惡產銷,甚而日本侵華時期的鴉片戰略等的罪惡經濟歷史。在畫冊中,我亦以所收集得的吸用鴉片毒品工具,給讀者展現中國百年來的「鴉片文化」,從這些平實無奇的工具器皿,或荀麗多彩的「鴉片工藝」,儆省毒品的幻象背後之無窮禍殃。

今天來說,毒品問題是隨着社會及科技高速發展而日新月異,毒品種類之繁多雖然是百怪千奇,但新型毒品的禍害依然是令人死路一條。今天,毒品的氾濫已是跨越國界、流通各地,甚而響起了吸毒者低齡化的警鐘;因此,對遏止毒品的戰鬥已經不是家門掃雪的工作,是進行多機構、跨界別、多功能的互相合作,是世界各國攜手的運動。

最後,我感激眾多支持我的同仁和機構,得以實現我從文物收藏結合警史研究的願景,從而增強我對中國禁毒文物的收集、保育、活化的信心,將本來沉沒在歷史角落的禁毒文物,再次展現它們本來所承載的歷史任務,細說出中國禁毒迂回曲折發展的道路。

林建強PMSM

警察歷史收藏學會創會會長

2016年6‧26國際禁毒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