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达成成本会计的目标,企业必须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主要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成本会计人员、建立成本会计制度。

一、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成本会计机构是指企业从事成本会计工作的职能单位。设置成本会计机构应明确企业内部对成本会计应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坚持分工与协作相结合、统一与分散相结合、专业核算与群众核算相结合的原则,使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与企业规模、业务数量、管理要求相适应。

由于成本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部分,因此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一般是企业会计机构的一部分。在大中型企业,企业会计机构一般设在厂部会计部门中,是厂部会计部门的一个成本核算科室。在小型企业,通常在会计部门中设置成本核算组或专职成本核算人员负责成本会计工作。厂部成本会计机构是全厂成本会计的综合部门,负责组织全厂成本的集中统一管理,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必要的成本信息。其主要职责包括: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编制成本计划,并将成本计划分解下达给各责任部门实行日常成本控制,监督生产费用的支出,正确地核算企业产品成本及有关费用;检查各项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考核各责任部门和个人的成本责任完成情况,实行物资利益分配;组织车间成本核算和管理,加强对班组成本核算的指导和帮助;制定全厂的成本会计制度,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

成本会计的组织分工通常有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两种组织方式。

在成本会计工作中,采用集中核算的形式下,厂部的成本会计部门要集中处理全厂的成本会计工作。也就是说,成本会计的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考核都由厂部成本会计机构集中处理,车间等二级机构的成本会计人员只负责登记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为厂部的成本计算工作提供资料。在这种方式下,除厂部成本机构以外的二级单位大多只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成本会计或核算人员。采用集中核算方式,厂部成本机构可以比较及时、集中地掌握全厂的成本信息,便于使用计算机处理成本资料,可以减少核算层次和核算人员。但此种方式不便于实行责任成本核算,不便于基层单位掌握和控制成本,不便于调动全体职工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非集中核算方式也叫分散核算方式,是指企业的成本计划的编制、成本控制、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都由车间成本会计组或会计核算员进行。厂部的成本会计机构除对车间成本工作进行指导以外,还负责成本数据的汇总和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等工作。非集中核算方式相应会要增加成本会计人员,但有利于车间等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会计人员,甚至职工都能了解和关心本部门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动情况,从而促使全厂从管理层到职工群众人人关心成本、处处降低成本。

究竟采用何种方式比较好,应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企业应根据其规模、内部各单位经营管理的要求以及这些单位成本会计人员的数量和素质,从有利于充分发挥成本会计工作的作用、提高成本会计工作的效率出发,确定采用哪一种核算方式。一般来说,大中型企业应采用非集中核算方式,中小型企业应采用集中核算方式。为了扬长避短,也可以在一个企业中结合采用两种方式,即对某些单位采用分散核算方式,而对另一些单位采用集中核算方式。

二、配备成本会计人员

成本会计人员是指在企业成本会计机构配备的成本会计工作人员。在企业的成本会计机构中,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业务繁简配备适当的成本会计人员是实现成本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充分地调动成本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了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这些职责和权限对于成本会计人员也是完全适用的。

(一)成本会计人员的职责

成本会计人员应该根据成本会计的工作要求,搞好成本预测和决策,编制有关成本计划,加强日常成本控制,做好成本的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参与和制定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出改进生产经营管理、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建议和措施。成本会计人员要当好企业领导的参谋,及时提供成本信息。成本会计机构的负责人应该在企业总会计师或财务副总经理的领导下,按照有关财经政策和法规,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组织全厂的成本会计工作,执行本企业成本会计制度和核算办法,并督促成本会计人员履行其职责,组织成本会计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成本会计的业务水平,定期考核成本会计人员的工作情况,合理配备成本会计人员,以保证企业成本会计机构有一支知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成本会计队伍。

(二)成本会计人员的权限

成本会计人员的权限是指成本会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过程中行使的工作职权范围。其工作权限包括:

(1)有权要求企业各单位、职工认真执行成本计划,严格遵守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

(2)有权参与制定企业与成本有关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各项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和费用定额等。

(3)有权督促检查企业内部各成本责任单位和个人对其责任的执行情况,按其责任完成情况实行物资利益分配。

(三)成本会计人员的素质

成本会计人员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要做到这一点,成本会计人员除了应精通成本会计、具备会计职业道德以外,还要懂得财务管理,也要熟悉生产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影响成本的因素很多,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技术因素;既有企业外部因素,又有企业内部因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因此,成本会计人员要努力学习生产技术、价值工程、成本优化理论等,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

成本会计工作不仅限于成本计划、核算和考核,同时还要进行成本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尤其是要把成本预测和决策放在首位,成本会计人员要熟练地掌握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在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时代,成本会计人员要学会使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以适应经济发展对成本会计越来越高的要求。

三、建立成本会计制度

成本会计制度是组织和从事成本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具体依据,是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和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对规范成本会计工作,保证成本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成本会计制度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体现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与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总会计师条例》《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法规制度保持一致。企业成本会计制度应从实际出发,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符合简便易行、适用有效的原则。

各企业为了具体规范本企业成本会计的工作办法,应根据各种法规和制度,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具体制定本企业的成本会计制度、规程和办法。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进行具体成本会计工作的直接依据。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是成本开支范围的规定;二是关于成本会计科目、成本项目和成本计算方法选择的规定;三是成本定额制定原始记录的规定;四是成本岗位责任制度;五是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六是目标成本制定和成本计划、费用预算编制制度;七是成本控制制度;八是成本核算制度;九是成本信息提供和相关报表编制制度;十是企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办法的制度;十一是成本分析和改善成本措施的落实制度;十二是成本考核和奖励制度;十三是其他有关成本会计的制度。上述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的前两项要根据国家统一的制度规定制定,企业不能随意改变。成本会计制度制定以后,企业要严格执行,保持其相对稳定性。成本会计制度也要随着经济形势和客观环境的变化适时修改,以保证成本管理的先进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成本的内涵?

2.成本指标有何作用?

3.简述成本会计的发展演进过程。

4.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什么?

5.简述成本会计的目标。

6.如何设置成本会计的组织机构?

7.现代成本会计有哪些内容?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8.简述对成本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具体要求。

9.简述成本会计的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