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高血压病的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高血压病的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的发病与体质因素、情志因素和生活失调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以体质和情志关系更为重要。

一、病因

1.体质因素

高血压与体质因素有关,这主要表现在先天禀赋、形体性质和发病年龄三个方面。很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其发病与患者的先天禀赋有关。人体禀赋来源于父母,男女媾精,形成胚胎,发育成形,所以子女体质情况与父母的先天之精的质量有极密切的关系。高血压病患者的体质来源于父母先天之精的影响,具有家族高血压发病史,其体质多属于中医肝肾阴虚、肝阳亢盛的类型。从人的形体类型来说,高血压患者常见于两种体形的人。一种是形体削瘦、急躁易怒,多见面色红赤,属中医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本形体质,阴虚阳亢,所以患高血压的多。另一种是形体丰腴或肥胖的人,这种人脾气虚而多痰湿,风痰相煽,因而血压升高。有人研究认为体重和血压有密切关系。形体肥胖的人,体重每增加12.5kg,其收缩压可上升10mmHg,舒张压可上升7mmHg。高血压发病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高血压发病的年龄高峰为40~49岁。中医认为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和先天之精有密切的关系,40岁以后人体肾气渐衰,肾精渐亏,肝肾不足,肝阳容易亢盛,所以容易患高血压。

2.七情因素

情志因素是高血压发病中占第二位的因素。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和发病的关系,人的情志变化过于激烈,超过人体脏腑的调节能力时就会发病。如人在盛怒之下,肝气上逆,血随气升,就会发生高血压。又如大喜、过度悲伤、极度忧愁、受到惊恐等,也会引起人体脏腑功能失调,心、肝、胆等脏腑功能受扰最甚。肝脏受扰、肝气郁结、肝气上逆、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情况会发生高血压病。心脏受扰也可见心肝火盛、心火亢盛、心肾不调等引发高血压。因此七情内伤影响心、肝、胆阴阳气血失调,会导致高血压,以青年人及身体壮实者为多见。精神长期高度紧张,心、肝两脏受累,也会引起高血压。

3.劳逸适度

人的生活规律的改变或失于调理,同样可以引起内在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也会导致高血压。劳逸失度会引发高血压病。过度劳作损伤人体正气,尤其是脾、肝、肾之气血阴阳失调,容易出现脾虚生痰湿,风痰上扰,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引发高血压病。中医还认为中年以后,肾精渐亏,应当节制房事,保养精液。如房事无度,耗损肾精,阴亏阳亢,也会发生高血压。生活过度安逸,缺乏运动,气血滞涩不畅,脾气不运,也会发生高血压。

二、病机

中医典籍中无高血压病名记载,而是以辨证的方法,根据患者主诉症状,分析它的原因以定病名。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根据临床症状、病程演变、结合辨证论治的经验比较,认为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中风”、“头痛”、“眩晕”、“肝风”、“肝阳”、“心悸”等症,与高血压病颇为相当。其中以“眩晕”论述最多,《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已有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而肝主藏血,营养五脏六腑,肾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因此肝肾亏虚、精血不足可导致头痛、眩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灵枢·海论》中有“髓海不足”之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等均认为是因虚致病。

汉代张仲景对眩晕一证虽未有专论,但有“眩”、“目眩”、“身为振振摇”、“振振欲擗地”等描述,与高血压部分症状表现较为接近。所载方剂小半夏加茯苓汤、泽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中阻证、脾肾阳虚证所常用。隋代巢元方于《诸病源候论》专设“风头眩候”篇,提出“头眩者,由血气虚,风邪入脑,而引目系故也”的学说。金元时期对眩晕一证从概念、病因病机到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金代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认为眩晕的发作当以“风火”立论。《丹溪心法·头眩》则曰“无痰不作眩”。后世张景岳主张因虚致眩,明代虞抟提出“血瘀致眩”。明代杨仁斋(直指方)曰:“瘀滞不行,皆能眩晕”。

对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历代医家也有详尽的论述。脑卒中又名“中风”,祖国医学有关“中风”的学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金元以前各医学家的代表性著作均以为“风邪外袭”是引起本病的原因。到金元时代,当时的著名医学家如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以“火”、“气”、“痰”来说明本病的发生原因。以本病的症状复杂多变,与“风”相似,而“火”、“气”、“痰”又属于内因,因此把这些内因统称为“内风”。到了明代,对本病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张景岳认为本病的发生阴虚是本,“内伤积损”是病因;这样就突破了“风”的范畴。并指出饮食、起居、七情酒色等在病因学上的意义。他更明确地认识到:“眩晕”是“中风”的先兆,“中风”乃是“眩晕”的后果。

肝经在本病的病理变化中居主要的地位。《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之性,喜条达疏泄,若郁结过久便可动风,也可化火,称肝风、肝阳,临床上便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目赤、易怒等症状。

肾经在本病病理变化中亦居重要地位。按照脏腑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肾和肝两脏的关系密切,肝有赖于肾脏阴精的濡养。肾阴不足时,肝阴也不足,阴虚不能敛阳,促使肝阳上亢,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贮藏五脏六腑的阴精,是真阴的根源,同时又蕴含着命门的真阳。肾脏真阴亏损的结果,首先影响肝阴,导致肝阳上亢,而反复肝阳上亢,又必然会损伤肾阴。其次,肾脏的阴阳是相互依赖的,阴虚之后,阳亏损,成为阴阳两虚。故在本病晚期,阴损及阳,可见精神呆钝,腰膝酸软,行动迟缓,动辄气急,夜间多尿以及肢冷等症。心是心脏的主宰,《灵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神明精神的含义包括精神状态、意识、思维活动等,心在这方面的功能发生障碍时,就会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心经的活动关系着五脏六腑,其中与肾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两者之间失去平衡,肾阴虚则心火上盛,就会出现失眠、烦躁、多梦、遗精等“心肾不交”的病症。在本病后期,由于肝肾阴虚,心血不足,除出现心悸、少寐等症状外,因阴损及阳,可见胸闷、心痛、气短、脉结代等心阳不振的症状。

根据上述,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是本病发病的主要原理。当阴阳不平衡始于肝经时,一般就产生肝阳上亢和肝阳不足两种现象,理论上,肝阳上亢后,一方面波及肝阴和肾阴成为肝肾阴虚,而肝肾阴虚又更促使肝阳上亢,因而形成阴虚阳亢;另一方面,肝阴不足也会波及心阴及冲任,形成心火亢盛和冲任不调。当阴阳不平衡始于肾经时,虽然一般可形成肾阴不足和肾阳亏损两种现象,但对本病来说,应该是肾虚先遭损害而后波及肾阳,故当肾阴不足时既波及肝阴、心阴、冲任,形成阴虚阳亢、心火上盛和冲任不调;也会波及肾阳而形成阴阳两虚。清代张伯龙在前人经验和论述的基础上,把治疗原则总结为“潜阳滋降”、“镇摄肝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