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辽宁省县域产业结构评价

研究辽宁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问题,不能以全国的形势为大背景,也不能简单地以辽宁省的总体情况为参照,而要将资源优势相近的区域作为一个模块进行研究。因此,本书将全省43个县、市(遵循原有的县域规划方式)分为沿海经济带(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盘锦、葫芦岛等六个沿海城市所辖的县域地区)、沈阳经济区(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五市所辖的县域地区)和辽西北经济带(朝阳、铁岭和阜新三个市所辖的县域地区)三个经济发展区域进行分区域分析。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部分的分析数据来源于2009年和2014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以2008年辽宁省每个经济区所辖县域的各自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产值为基期,2013年辽宁省每个经济区所辖县域的各自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产值为末期,分层次计算各区、各县的产业结构偏离—份额,从而对各区、各县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但是由于数据收集方面的原因,此部分没有对各县域三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