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外周血管疾病常用介入器械及耗材
【介入手术器械】
手术器械在手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手术的类型将手术器械按手术类型分类,组成各种手术使用的器械包,按器械包适用的手术命名,根据不同的手术进行搭配组合,完成手术的使用需要(表2-4-1,表2-4-2)。
表2-4-1 介入穿刺包、介入输卵管造影包、介入造影包
表2-4-2 介入血管器械包
为了能使各种介入手术顺利进行,配合医生准确地选择并使用介入器材非常重要,在介入手术室工作的护士需要熟悉各种类型介入器械及其型号。
【介入手术耗材】
一、血管鞘
作用:介入操作时,引导导管、球囊和其他器械进入血管病变部位进行下一步操作。血管鞘组由穿刺针、扩张鞘、短导丝等组成。
1.穿刺针粗细
4F~20F不等,可根据置入之导管和其他器械不同需求而选用。
2.扩张鞘作用
(1)建立通道,通过导丝导入进行下一步操作;(2)直接经建立的通道,采取病理组织、抽吸内容物、注入药物等(穿刺针)。长度一般为7~16cm,超过20cm者为长鞘,用于过度迂曲的动静脉插管和特殊需要。能跨越腹主动脉分叉至对侧髂动脉的导管鞘为“翻山鞘”(图2-4-1),也有叫“预弯鞘”。目前常用的Terumo公司生产的血管穿刺鞘(图2-4-2)带有塑料穿刺套管,穿刺套管比穿刺针稍短,由塑料制成,套在套针外,套管紧裹着套针与之一起穿刺。进入血管后,拔除穿刺针,留下套管,即可置入超滑导丝后换导管。还有一种前壁穿刺针,针尖锐利呈斜面,针柄可有不同形状,针柄内腔光滑,呈漏斗形。
图2-4-1 翻山鞘
图2-4-2 血管鞘组(introducer)
3.短导丝
一般为直径0.035cm,长度45cm。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外拔针,直至血液从针尾喷出,迅速插入短导丝,拔出针,通过短导丝置入鞘管。作用:将穿刺入血管的穿刺针置换为血管鞘。
二、导丝
原名导引钢丝(图2-4-3),为引导导管进入血管并作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插管的必要器械。
图2-4-3 导丝
1.性能及作用
(1)通过穿刺针进入体内腔道,在退出穿刺针后保持皮肤至腔道的通路。
(2)引导导管经皮肤穿刺道进入腔道。
(3)引导导管进入腔道分支或弯曲处。
(4)当在血管或体腔中,导管因过软而不易推进时,导丝可以起支撑作用,使导管得以推进。
(5)用于交换导管。
2.结构类型及特点
(1)钢丝导丝:导丝外层为螺旋状的高质量不锈钢丝圈。这有利于它在血管内向各个方向弯曲,而不发生折曲。钢丝圈内有两根细钢丝,为导丝内芯。其中一根较细,两端与钢丝圈的两端相焊接,使钢丝圈不致在操作时拉长松散,当钢丝圈断裂时也不会飘落在血管内,故称为安全导丝芯。另一内芯较粗,它的近端与钢丝圈近端(或称尾端)相焊接,远端则不与钢丝圈相焊接,且较钢丝圈短。这一内芯的作用是加强导丝的硬度,称加强导丝芯,因此,导丝的主体部分质地柔中有刚,而头端没有加强导丝芯的一段很柔软,称柔软段。钢丝导丝为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中常用的导丝,如:Cope mandrel导丝、Amplatz超硬导丝等。Amplatz超硬导丝与普通钢丝导丝相似,其内芯仅有一根,连接两端,主干很粗,头端较细,外层钢圈为扁而宽的钢带缠绕而成,故这一导丝特别硬,支撑力好。
(2)超滑导丝:目前常用的超滑导丝具有超弹性合金内芯,外敷聚氨脂,表面涂有亲水性复合物(聚四氟乙烯与磷酸胆碱),使导丝在水(血液)中特别润滑,操作方便。导丝头端圆滑,前端8cm较软、富有弹性,如普通导丝的柔软段,它从头部至体部内芯的粗细与柔顺性均有一移行过程,逐渐由细变粗,由软变硬,有利于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并能弯入角度较大的血管分支,让导管能顺此导丝弯入分支。超滑导丝Bentson导丝外形与普通导丝相似,其头部长且极柔软。当导丝头部被细小的血管分支或某一闭塞部位阻挡时,导丝头部近侧能自行弯曲成袢状向另一方向推进。如经皮经颈肝内门体分流手术时,穿刺针进入门静脉后,当推进普通钢丝导丝时,头端常进入分支细血管而不进入门静脉主干,而Bentson导丝的头端如进入小分支,则其近端常成袢状突向门静脉主干。
3.外形
导丝细而长,未敷聚四氟乙烯(eflon)的导丝可以看到螺旋状的钢丝圈,敷以聚四氟乙烯(Teflon)的导丝表面有均匀一致的一层Teflon及肝素膜,如有损坏则斑驳脱落,应废弃不用。亲水膜超滑导丝外形与普通导丝相似,唯更光滑。如果操作不当使导丝折曲,要想再予折回原状非常困难,故受损后的导丝不宜再用。
导丝近端一般无特殊形状。导丝远端一般分为直型(RS*A50K10SQ:直头导丝)或J型(RS*A40K25MQ1:J弯头金属线圈短导丝)两种,可自主塑形。J型为一弧状弯曲,弧的半径最大为15mm,最小为1.5mm,常用的为3mm。超滑导丝头部有直型或弯型两种,弯型者便于选择方向,进入体内血管分支。
4.规格
导丝的外径习惯上仍以inch计,常用的有0.014inch(0.36mm)、0.018inch(0.46mm)、0.021inch(0.53mm)、0.025inch(0.64mm)、0.028inch(0.71mm)、0.032inch(0.81mm)、0.35inch(0.89mm)及0.038inch(0.97mm)数种,尤为常用的为0.035、0.018inch及0.014inch(0.36mm)三种。
导丝的长度根据不同需要有多种,短导丝以30~40cm,普通导丝以145~150cm和190cm,交换导丝以180cm、260cm和300cm最为常用。
5.选用
(1)长度:一般成人血管造影时用150cm长的超滑导丝,但主要应根据所用导管程度而定。因为在插管时,导丝头部经穿刺针插入体内(至少10cm),留在体外部分必须比即将插入的导管更长一些,才能在导管套入导丝进入血管前,仍留有部分导丝露在导管的管座外面。这样,当导管插向血管时,造影者才可能抓住导丝的外露部分,避免导丝随导管一起进入血管而不能拔出。如果预计将导管插入某一级血管后,要交换导管方能插入下一级血管,则常选用交换导丝。因为这时有一长段导丝在体内,留在体外的导丝必须有足够的长度,才能适合换入的新导管的长度。
(2)外径:导丝粗细要与穿刺针粗细及随后插入的导管内径相匹配。如果导丝比穿刺针芯粗,则不能插入穿刺针;而导丝过细则又由于随后要插入的导管不能紧裹导丝,导管在皮下疏松组织不易进入血管,反将导丝从血管内牵出,一起进入皮下组织。
(3)外形:从穿刺针插入导丝,以及以后导引导管至第一血管分支时,一般都用J型导丝,只有颈动脉和某些过于狭窄的血管内才用直型(柔软段有10cm以上)的导丝,在导丝导管成袢时也用直导丝,术者要根据不同情况选用。目前一般常用头端略弯的超滑导丝。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导丝前均应先以10U/ml肝素盐水润湿表面,尤为超滑导丝,更需用水冲其表面。目前最常用的为亲水膜超滑导丝,它不仅摩擦系数低,操作方便,容易进入扭曲的血管分支,而且因为它有扭力,可以转动使导丝头进入靶血管分支,实现选择性插管。
三、导管(图2-4-4)
图2-4-4 常见导管
为薄壁空心的长管,习惯称导管,因为它没有导引作用,真正有导引作用的导管后来称为导引导管。
1.性能
导管随导丝进入血管或腔道内,通过注射对比剂,可以用于诊断,也可注入药物作灌注治疗,或注入栓塞剂作栓塞治疗。另有一些导管可作特殊用途,如球囊扩张、释放支架和滤器等。
2.结构
最初,导管用均质材料制成,以后为了加强扭力作用,在导管内用极细的不锈钢丝编织成网,称网络导管。
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以来,很多学者采用5F乃至4F管操作。它要求细导管要有强的扭力,因此,市面上出现“双层”钢丝网的导管,所谓双层实际上是加密的网。
外周血管介入常用微导管外径为2.6~3F(头端仅2.6F),表面有亲水涂层,内径多为0.025~0.027inch。因此可以像普通导丝导管一样匹配使用。这一导管的操作主要依靠与其相配的微导丝,微导丝外径为0.018~0.021inch,应较微导管长30cm左右,导丝核心为超弹性合金,外敷聚氨基甲酸乙酯,与亲水性复合物,头端有一黄金尖端,或头端3cm加强不透射线结构,使其在透视下易于识别。
3.种类
(1)造影导管:通常的导管称为造影导管,除作造影外,也做许多介入治疗,如灌注药物、注入栓塞剂等。
(2)扩张导管:最初,Duther等人设计的扩张导管是用粗导管套在细管上一起使用的,以扩张狭窄的血管,称为共轴扩张导管。现在仍用于扩张穿刺通道。随后,Gruntrig创用双腔,使得导管优点更显著,很快在扩张狭窄管腔时替代了共轴扩张导管。这种导管有两个腔,一个腔与普通导管一样,可通过导丝以引导导管,也可注入造影剂;另一个腔与围绕导管远端的囊相通,通过此腔注入稀释的对比剂,使囊膨胀,从而扩张狭窄部位起到扩张治疗作用。囊的长度与外径按需要各不相同,有的囊弯曲成弧形。囊的部位一般在距导管头1~2mm处。为使透视下能看清囊的部位,在囊的两端设有金属标记。
(3)微导管(micro catheter):有用于颅内动脉的和其他部位的两类。它必须随相配的微导丝一起操作。微导丝头端也有一金属标记,均便于透视下观察。
(4)导引导管(guiding):为薄壁大腔的导管,前端往往塑成各种形状,它经导管鞘进入某一血管后,就在体外与上述血管间构成一通道,可以插入另一导管,或导入金属支架、带囊导管,或导入栓塞剂等处理。通常导引导管的外径比可插入的导管外径至少大2F。导引导管头端不缩细,根据需要有一定弧度。灌注导管:为溶栓灌注所设计。可通过导丝插入血栓内部,为直头多侧孔导管,端孔头端由导丝阻塞,迫使药液从侧孔流出,使药物在血栓内均匀分布,提高溶栓效果。
4.外形
为了能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地将导管插入靶血管,必须根据靶血管的粗细、走向及靶血管与主血管之间的角度弯曲成一定形状,称为成形或塑形,有的导管外形似乎完全一致,但互不通用,如肠系膜上、下动脉导管,术者不仅要了解外形,更要了解其原理才能正确使用,并可自行弯制成“借用”某一导管为己所用。尽管各种导管外形不同,但其头端一般缩细,有利于随导丝进入血管而不损伤血管。除各种形状外,有的导管有侧孔,其数不等。各种导管的近端基本相似,呈喇叭状开口,以便与导管的接头套合在一起。有的接头为塑料所制,则与导管完全结合在一起。
5.规格
导管用F(french)表示其外径的大小。F前冠以导管外径的周长(mm)数,如6F导管表示导管外径周长为6mm,周长除以3(应为3.1416)等于直径,因此6F导管的外径约为2mm,以此类推。
导管按需要以2F至12F不等,成人常用5F或6F导管,儿童常用4F或5F导管。随着技术的发展,成人应用4F或5F导管已越来越多。
6.选用
(1)长度:导管长度主要取决于血管穿刺部位到靶血管的距离,原则上越短越好。
(2)外径:儿童多用4F或5F导管,成人多用5F或6F导管。导管必须与导丝相匹配。
(3)外形:不同导管的设计与命名就是针对插入某一血管而言,这里结合导管外形介绍部分常用导管:多侧孔导管,用于主动脉造影‚腹腔导管(表2-4-3),各类腹腔导管介绍如下:
表2-4-3 腹腔常用导管
Cobra导管俗称眼镜蛇导管,对主动脉弓以下各血管,尤为血管开口向下者,如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包括肾动脉、支气管动脉及对侧髂动脉均可使用。有时为了进入肝动脉或脾动脉,需采用成袢技术,详见后述。C1型适用于儿童、少年,C2型适用于中、青年,C3型适用于老年。
Rosch导管由Rosch设计的内脏血管插管所用,RC1用于体形大的患者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RC2用于体形瘦小的患者,RIM用于肠系膜下动脉,RH用于肝动脉,RS用于脾动脉,RLG用于胃左动脉,RDP用于胰背动脉。RH常称罗氏肝型导管,RS称罗氏脾型导管,RH与RS因方向相反正适合插入肝动脉与脾动脉。
Shepherd Hook腹腔导管通称牧羊钩导管,用于腹主动脉择性插管,有大小不同两种型号。
Mikaelsson腹腔导管和钩型腹腔导管均用于腹主动脉分支插管。
肾双弧导管也称RDC导管,专用于经股动脉插至肾动脉所用。
【其他介入耗材】
1.连接管
连接管也称连接导管。有时造影导管较短,导管接头不能与压力注射器连接,这时,可在其间用一连接管。使用时先将连接管与压力注射器连接,使连接管充满造影剂后再与导管相连。连接中注意排除管内空气。
2.接头开关
有二通、三通及多通道开关数种。一般血管造影以二通或三通开关为好,血管成形术治疗时则需多通道开关。
3.金属类支架
金属支架主要有血管内支架和非血管腔道支架。配合支架植入的主要辅助器械是支架推送器。
4.腔静脉滤器
置于腔静脉内,防止静脉血栓回流至心脏的金属网,种类有永久滤器、可回收滤器。
5.栓塞材料
请见相关章节。
6.经皮活检针
活检针种类很多:
(1)抽吸针针径小于18G(多为20~25G),抽吸针的针尖斜面基本相同,针径小,主要用于取细胞学标本,少数情况下用来取得小块的组织学标本。
(2)切割针针径粗于18G,取得的材料可行组织学检查。
(3)环钻针主要用于骨骼病变。
常用活检针:自动活检枪(automatic biopsy gun):Cook公司生产的自动活检枪,日本DrJ公司Fiuocore半自动活检针,瑞典Bopince新型活检枪和德国Vitesse活检枪等。在B超、CT、X线透视引导下,定位的准确性及灵活性与自动活检针快速、安全相结合,使其广泛地应用在临床上,在国外已有逐步取代手动切割活检的趋势。
相关知识链接
微穿刺系统
现在使用的血管微穿刺鞘组通常包括21G针(长4~7cm)、0.018导丝(长40cm)、内扩张管(头端为缩细状,内与0.018导丝匹配,外与鞘大小匹配,常用规格4~6F)。
其他:RUPS100针、Brockenbrough针等分别用于经皮经颈静脉门-体静脉穿刺及房间隔穿刺用。活检穿刺针有各种切割状或细锯齿状等类型(图2-4-5)。脓腔穿刺引流的穿刺针针头尖锐,针外套一引流管,穿刺脓腔后拔出穿刺针即可引流。
图2-4-5 活检穿刺针
聚四氟乙烯(Teflon)
俗称“塑料王”,中文商品名“铁氟龙”、“特氟龙”、“特氟隆”等。它是由聚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性、密封性、高润滑不黏性、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耐力、耐温优异。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抗酸碱和有机溶剂中。
(刘小芸 莫 伟)
【参考文献】
[1]刘小明.介入专科护理.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9-10.
[2]李麟荪,徐阳,林汉英,等.介入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李麟荪,贺能树,邹英华,等.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4]甘晓琴,李寿兰,谢桂珍,等.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医用高值耗材的效果探究,重庆医学,2013,(25):3065-3066.
[5]史淑珍,吴福丽,李菊红,等.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的新探究.中国美容医学,2014,23(3):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