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多普勒超声入门与提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803年11月29日,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Salzburg)出生了一位改变脑血管病历史的人物克里斯蒂安·安德烈亚斯·多普勒(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这位后来成为世界知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的才子和医学并无任何关联。然而,在1842年,年仅39岁的多普勒推导出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频会改变,这就是著名的多普勒现象。多普勒的原意是通过这一原理解释双星颜色的变化,然而他没有想到这个现象在天文学之外发挥了更大的效用。
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蓝移(blue shift)]。在运动的波源后面,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红移(red shift)]。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光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恒星光谱线的位移显示恒星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除非波源的速度非常接近光速,否则多普勒位移的程度一般都很小。所有波动现象(包括光波)都存在多普勒效应。
将多普勒效应用于医学诊断有很长的历史,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发明和应用是脑血管病诊断的一个创举,为临床带来的丰富脑血流及其调节的信息,解决了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新技术的进步,很多新的、更复杂的检查方法掩盖了经颅多普勒超声,这项技术的临床应用并没有发挥应该有的作用。高端设备给生产厂家带来丰厚的利润,而简单的多普勒像是一个被富人家遗弃的孩子,在一些急功近利的地段厂商手中变成了胡乱和歪曲使用的挣钱工具。一时间,对这项检查产生了很多误解和误读,因此,规范和回顾本真成为这个领域不能忽视的任务。呼吁更多的规范培训和教材,这本书就是为此应运而生的。
感谢国内一大批专家为经颅多普勒超声的公平地位做的不懈努力,感谢火箭军总医院神经内科各位同仁对这个领域的贡献,感谢作者这么多年的积累和不放弃,你们的努力才是对那位在这个世界上只生存短短49年的石匠的儿子最好的纪念。
王拥军
2017年岁末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