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薯蓣丸
【原文汇要】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16)
薯蓣丸方
薯蓣三十分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人参七分 芎芍药 白术 麦门冬 杏仁各六分 柴胡 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蔹二分 防风六分 大枣百枚(为膏)
上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原文释义】
薯蓣丸主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病已诸虚不足,营卫虚弱,乏卫外御邪之力,外感风邪(易夹杂它邪),见症不一。体虚感受外邪,治当以扶正为本,虚劳扶正又当以脾胃为先。方中用薯蓣(山药)为主药,伍人参、甘草、白术、茯苓补中益气;更用桔梗升提走上,杏仁宣肃导下,白敛开泄外达,豆黄卷、曲以和胃调中,干姜振奋中阳,共复中焦之斡旋。用麦门冬、芍药、干地黄、阿胶、当归、大枣益阴养血,填肾润胃;更用芎、柴胡、防风、桂枝调畅枢机且可解散外邪,二十一味配伍精当,炼蜜和丸,小剂缓投取效。
【文献概况】
设置关键词为“薯蕷丸”“薯蓣丸”,检索并剔重后,得到342篇相关文献,其中CBM、CNKI、VIP、WF分别为34篇、188篇、44篇、76篇。初步分类:临床研究35篇(10.2%)、个案经验21篇(6.1%)、实验研究87篇(25.4%)、理论研究144篇(42.2%)、其他55篇(16.1%)。在个案经验文献中,薯蓣丸及其加减方的医案有48则。
【文献病谱】
1.临床研究文献
共涉及12类病症(证)系统、25个病症(证)(表6-16)。
表6-16 薯蓣丸临床研究文献病症(证)谱

西医病症系统中,循环系统疾病在病症种类与文献数量上均居首位(图6-10)。各系统病症中,频数位居前列(至少为3)的病症有:脑卒中后遗症、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小球肾炎、肝癌(恶病质)。

图6-10 病症(证)种类及文献数量分布图
2.个案经验文献
共有12类病症系统、31个病症、48则医案(表6-17)。
表6-17 薯蓣丸个案经验文献病症谱

按文献病症种类和医案则数多少排序,西医病症系统中,肿瘤均居首位(图6-11)。各系统病症中,医案数位居前列(至少为3)的病症有:感冒、荨麻疹、肺结核。

图6-11 病症(证)种类及医案数量分布图
3.比较研究
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比较,两者在文献和病症数量上,循环系统疾病和肿瘤分别为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的高频病症系统。
【证据分级】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
截至目前,薯蓣丸及其加减方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为:B级3篇、C级14篇、D级18篇。详细情况见表6-18。
表6-18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分布情况

【证据示例】
1.肿瘤
(1)肝癌(恶病质)
C级证据3篇。
薯蓣丸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对照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肝癌(恶病质)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
欧阳钦等[1]实施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为80例。试验组、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思美泰等护肝、降酶、退黄,补充白蛋白等综合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薯蓣丸膏方口服,1次25g,l天2次,1个月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按现代处方习惯,组方药物按比例适当调整为:薯蓣300g,当归、桂枝、神曲、干地黄、豆黄卷各100g,甘草100g,西洋参150g,川芎、白芍药、白术、麦门冬、杏仁各60g,柴胡、桔梗、茯苓各50g,阿胶300g,干姜30g,白蔹30g,防风60g,大枣300g(为泥)。另外加入鳖甲胶300g制成膏方。同时因肝病患者忌酒,服用方法改为空腹米饮或温水服下。两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46,95%CI(1.10~1.93),P=0.008,有统计学意义。
2.循环系统疾病
(1)脑卒中后遗症(失语)
C级证据1篇。
薯蓣丸加减联合针刺对照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失语)在改善CADL量表评分方面有优势(C)
谭子虎等[2]实施的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为47例。试验组25例,对照组22例。入选患者均进行脑血管疾病的基础治疗,包括减轻脑细胞水肿,改善脑部循环和代谢,以及控制危险因素的治疗:调节血压、血糖、血脂,抗感染、防治并发症等。试验组给予加减薯蓣丸口服,每次9g,每日3次;头部穴位(前顶、语言1区)、舌部穴位(廉泉、金津、玉液)、肢体穴位(廉泉、通里为主穴)等相结合的针刺治疗:采用Schuell刺激法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比较,CADL量表评分加权均数差(WMD)14.92,95%CI(6.68~23.16),P=0.0004,有统计学意义(观察指标:ABC量表;CADL量表;NIHSS量表;治疗安全性观察)。
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1)慢性肾小球肾炎
D级证据3篇。薯蓣丸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疗效(D)
涂钟馨等[3]实施的一项临床病例观察,样本量为24例。用薯蓣丸治疗:山药600g,当归、桂枝、神曲、生地、扁豆各200g,炙甘草560g,异种参(或新开河参)、阿胶各140g,川芎、白芍、白术、麦冬、杏仁、防风各120g,柴胡、桔梗、茯苓各100g,干姜60g,白蔹40g,黄芪400g,蝉蜕300g。共为细末,大枣200枚去核为膏,炼蜜和丸。上一料分300丸,为1疗程。每日3次,每次1丸,空腹温水送服,并饮黄酒一茶匙以助药力尤佳(忌酒者勿勉强)。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物,单方治疗观察疗效。治疗结果:治愈8例,显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3.3%(疗效标准:尿蛋白每2个月查1次,均为阴性、观察1年以上未复发者为治愈。1年内偶发,经辨证论治,证候平稳后续服本方,停药半年未复发或尿蛋白偶见微量者为显效。1年内反复发作或停药半年内复发者为无效)。
【证据荟萃】
※Ⅱ级
薯蓣丸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肿瘤,如肝癌(恶病质)等。
※Ⅲ级
薯蓣丸及其加减方可以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后遗症(失语)、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金匮要略》原文中以本方治疗虚劳气血阴阳俱虚,御邪无力,复感外邪,其临床表现无定症,可能见头眩、心悸、肢痛、麻木等。肝癌(恶病质)、脑卒中后遗症(失语)、慢性肾小球肾炎等高频病症在某阶段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可与之相符。临床研究文献支持循环系统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是其高频率证据分布的病症系统。肝癌(恶病质)已有3项C级证据;脑卒中后遗症(失语)已有1项C级证据;慢性肾小球肾炎已有3项D级证据。
※Ⅱ级
薯蓣丸加减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对照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措施治疗肝癌(恶病质)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优势。
※Ⅲ级
薯蓣丸加减联合针刺对照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失语)在改善CADL量表评分方面有优势。
薯蓣丸加减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疗效。
【参考文献】
[1]欧阳欣,吴春明.薯蓣丸膏方辅助治疗肝癌恶病质40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126-127.
[2]谭子虎,刘昱.加减薯蓣丸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失语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34-35.
[3]涂钟馨,陈金炉.薯蓣丸加味治疗慢性肾炎24例[J].北京中医,1994,(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