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新疆民生建设历程
民生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因此,关心民生、重视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和终极目标。党的十八大指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2013年5月,习近平更是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
新疆在整个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新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政策和措施,以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促进新疆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是为新疆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4年,党中央做出“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大战略,明确了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2007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32号文件)指出,新疆是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高度重视新疆的民生建设,新疆民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社会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教育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新疆各族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当然,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地域发展差距大、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大、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依然需要全力提高民生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