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引言

2009年,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中以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为题指出,某些地方发展势头良好,是因为它们遵循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提高密度、缩短距离和减少分割等方面的要求,因而促进了地理结构变迁。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建议,塑造区域竞争力必须以区域一体化来提高地方的供给能力,以全球一体化来扩大当地需求。当前,世界经济地理重塑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相互包容并相互促进,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寻求资源的优化配置并且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重塑经济地理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地区发展战略层面,从单一的城市发展逐渐演变为区域性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二是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一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区域发展规划陆续进入国家战略。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最近几年来统筹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正陆续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事实上,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实质上就是通过差别化定位获取国家整合资源、引导资源流入的能力。截至2011年上半年,国务院一共批复了十多个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充分显示了国家对区域发展的空前重视。比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并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指导意见》和《规划》都明确要求,要把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显然,国务院关于长三角《指导意见》和《规划》的出台,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快提升长三角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与一体化发展等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后金融危机时代阻遏新国际贸易保护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人们习惯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往往与地区间产业结构的相似性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那么,长三角地区到底是否存在着产业同构现象呢?如果存在一定的同构现象,那么造成产业同构的原因又是什么呢?适度的产业同构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呢?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正是本章研究的出发点。

所谓产业同构,是指区域间产业结构在变动过程中所出现的高度相似状态。而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间产业结构呈现某种共同趋向。理论上讲,在资源禀赋相同的区域,更容易形成相似或大体相同的产业结构。而在现实中,产业同构历来是人们批判的对象,因为人们习惯于将产业同构与地区重复建设联系在一起。由于在长三角两省一市地方政府主导的现行价格体系下,不存在相同的目标函数,因而投资趋同势必会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如果产业同构程度下降,说明三地政府合作的意愿在增强。问题是,在现行价格体系下,即便长三角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又应当如何评价这种同构现象呢?

要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给予明确的回答,必须有大量的统计分析作为基础。不过,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果真如此的话,人们不禁要问,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比例下降,究竟是地方政府协调的结果,还是企业的市场定位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是否意味着长三角内部产业分工差别化程度在提高,专业化能力在增强呢?而在原有的市场机制下,长三角出现产业同构的原因是什么?政府协调抑或市场竞争为什么会导致区域和谐呢?还有,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新贸易保护使得本土企业面临较大的出口压力,长三角作为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区域,三地政府应当如何科学地对待长三角内部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工问题呢?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回答,则是本章研究的重点。

本章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述评,第三部分是机制分析,第四部分进行统计分析,第五部分结论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