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老之将至”是孔子在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的第九个年头对自己的评价。此时,他已经63岁了,虽然历经千辛万苦,却依然没有得到诸侯的任用,而且险些丧命。然而,孔子并没有灰心丧气,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者来说,“不知老之将至”背后的那份乐观与豁达依然是极其重要的。
1.老骥伏枥
正如曹操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由于人们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之间存在差异,可能会出现“人老心不老”的现象。企业家“人老心不老”将是企业保持活力的重要推动力。
生理年龄由人体的生理器官及其所决定的各项生理指标确定,科学研究表明,现代人的生理年龄理论上可以达到120岁。美国兰德公司的研究也表明,随着现代医学及相关科学的发展,到21世纪60年代,可以实现人类生理器官的年轻化。心理年龄反映的则是人们的心理因素(包括意志、个性、社会适应性等)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某些人的心理年龄可能远远大于其生理年龄,因此,少年老成者有之,未老先衰者有之;某些人的心理年龄则可能远远小于其生理年龄,因此,少年得志便猖狂者有之,老当益壮者亦有之。
在企业创立之初,企业家满怀创业的激情,少年老成的心态能让企业家保持理性的头脑,使企业得以顺利起步。一旦企业进入成长期,企业家要避免走向两个极端:一方面,需要谨防少年得志便猖狂的心态,防止重蹈覆辙——像众多“明星企业”那样昙花一现;另一方面,需要警惕未老先衰的心态,小心陷入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陷阱。而当企业步入成熟期时,按照自然规律,企业家生理上的衰老将不可避免,但仍需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顺应客观环境的变化,致力于推动企业的各项变革,或者积极地培养企业的接班人,不失时机地功成身退,否则,企业将很快趋于保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企业的衰退期必然会提前到来。1973年,80岁的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辞去了公司总裁之职,转任最高顾问,将公司的接力棒交给了年轻的一代,同时成立“松下政经塾”,为日本培养政治、经济人才,在新的领域内继续作贡献。
对于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有所衰减,再加上平时的工作日程安排得很满,往往缺乏学习的环境,在不知不觉中知识结构已经趋于老化,而自己还浑然不知,导致其心理年龄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其生理年龄。因此,在喧嚣的商业环境中,管理者有必要养成一种终身学习的习惯,抱着“朝闻道,昔死可矣”(《论语·里仁》)的态度,记住“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第三章)的古训。如果每天坚持除旧更新,管理者就可以顺应环境的变化,使思想与时代共同进步。
在企业中,对于年长的管理者而言,其学习能力固然不如年轻的管理者,但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在很多情形中,“姜还是老的辣”。心理学将人的智力分为固态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和动态智力(fluid intelligence)。一般而言,年轻人的动态智力较强,而固态智力较弱,也就是说,年轻人的学习能力较强,知识更新得较快,但这些知识不一定能内化,因此,累积的经验较少;而老年人正好相反,虽然学习能力不如年轻人,动态智力较弱,但知识已经内化,所以,积累的经验较多,固态智力较强。在企业管理中,应该努力发挥不同年龄层次的管理者在智力上的互补效应,形成高效协作的管理团队。
2.从心所欲与不逾矩
73岁去世的孔子对自己的一生曾做出这样的总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句话的意思是:我15岁开始立志于学习,30岁能够自立于世,40岁遇事就不会感到迷惑了,50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60岁对于任何不同的意见都能够听得进去,到70岁就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但不破坏规矩。与许多普通人“越老越糊涂”不同,孔子在年逾天命之后,年纪越大越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也就是企业领导者自我实现的过程。然而,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的自我满足感很容易极度膨胀,尤其是对于那些作为企业创始人的企业家而言,随着企业的高速发展和自身地位的提升,这种自我满足感尤为强烈。因此,在一些企业中,“从心所欲”的现象非常普遍,企业领导者为人处事往往由着自己的性子,将制度、规矩全都抛在脑后。长此以往,必然上行下效,危及企业的制度建设,企业的整个管理体系也必然面临低效率的问题。
所以,对于位高权重的企业高层管理者而言,“从心所欲”固然是他们对自己所付出努力的补偿,也是他们每一个人所期望的理想状态,但前提是,需要牢牢地守住“不逾矩”的底线。同时,在功成名就之后,能够始终保持“耳顺”的状态,容得了下属的各种不同意见,也是企业家不可多得的品质。
3.长寿企业
从理论上讲,与自然人寿命的有限性不同,组织寿命可以无限长。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企业的平均寿命却远远小于自然人。曾在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工作达20年之久的阿里·德·赫斯(Arie de Geus)在退休后花了10年的时间研究企业生命问题,撰写了《长寿公司》一书。他的研究发现,作为组织生命体,一般公司的平均寿命只有12~40年,与自然人75岁的平均寿命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财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在40~50年之间;从理论上讲,一个企业的自然寿命至少为200~300年;多数企业之所以无法达到应有的寿命,是因为企业在“婴儿期”死亡率很高,约40%的新办企业在创业之初的头10年夭折。(注:Arie de Geus,The Living Company:Habits for Survival in a Turbulent Business Environment,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7,p.215.)
世界著名的投资银行J.P.摩根对《福布斯》杂志发布的20年来全球400名富人排行榜的数据进行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每5名榜上有名的超级富豪中,只有1人能在上榜之后20年仍然屹立不倒。这就意味着,已有80%的超级富豪或者已经离开人世,或者失去了昔日的辉煌。虽然企业家无论个人的心理年龄多么年轻,最终都无法逾越生理年龄之鸿沟,但是,他们所创立的企业这一组织生命体完全可以通过管理和技术方面的不断创新,完成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的一次次“蜕变”,做到永续成长。《经济学人》杂志曾经用“The business of business is business”这一颇像绕口令的语言来描述长寿企业的本质,强调做生意的关键在于:让生意真正具备“生意”(生生不息的态势)。
在那些已经步入成熟期后期或衰退期的行业中,企业保持“不知老之将至”的精神非常关键。这并不是说,面对严峻的形势,企业应该视而不见,而是强调,面对行业增长所出现的瓶颈,企业需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努力去抵御衰老,始终显现出勃勃的生机。
一种可行的选择是,企业尽量在相对有限的市场空间中努力创造或维持其行业领先地位。此时,即便众多同行逐渐被淘汰出局,企业依然能维持较高和较稳定的利润水平。另一种可行的选择是,企业可以依托自己现有的竞争优势,考虑进入生命周期处于相对前期的相关行业,实现有效的战略性转移。行业的寿命可能是有限的,企业之树却可以长青。